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务检查的账务调整

税务检查的账务调整

遇到财政税收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税务检查的账务调整税务检查的账务调整,是指纳税人根据税务机关检查结果,按照会计制度规定,把存在错误的账务处理调整为正确的账务处理,使账账、账证、账实相符。

正确、及时地调整账务,既可以防止明补暗退,又可避免重复征税,能使税务机关的征收管理资料与纳税人的会计核算资料保持一致。

如果只查补税款而不调整账务,除影响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外,还可能为今后的征收管理造成混乱,下次查账时还可能会出现重复劳动。

第一节账务调整的原则和基本方法一、账务调整原则:1、应符合国家税法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2、应坚持保证税基的原则,在做补税分录时,同时做增加税基的分录,以防止明补暗退问题发生;3、应坚持账实一致的原则;4、应坚持从简账务调整的原则。

二、账务调整的基本方法:在一个会计年度结账前,税务检查人员查出纳税人的错账或漏账,可以在当期的有关账户直接进行调整。

调整方法主要有:1、冲销调整法:就是先用红字编制与原分录相同的会计分录,冲销原有的记录,然后再用蓝字编制正确的会计分录。

冲销调整法适用于错用会计科目及会计科目正确但核算金额错误的情况。

一般在发现错误且没有影响后续核算的情况下,多使用冲销调整法。

2、补充调整法:按会计核算程序用蓝字编制补充遗漏事项或少记金额的会计分录进行调整,以更正错账,它适用于漏记或错账所涉及的会计科目正确,但核算金额小于应计金额的情况。

3、综合调整法:即补充调整法与冲销调整法的综合运用。

一般在错用会计科目时使用这种方法。

第二节主要地方税种的账务调整方法与查获额的分配一、主要地方税种的账务调整方法:(一)、营业税的账务调整:营业税检查中,对应补缴税款的问题,涉及到账务调整的内容,本年和以前年度的处理方法有所不同。

若查获额在本年度,则账务调整为:①对需要调整查获额的账务借:查获额错计的会计科目贷:主营业务收人其他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清理②计提查补税金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固定资产清理贷:应交税金一一应交营业税一一应交城建税其他应交款一一应交教育费附加若查获额发生在以前年度,则账务调整为:①对需要调整查获额的账务借:查获额错计的会计科目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②计提查补税金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金一一应交营业税一一应交城建税其他应交款 ---应交教育费附加税金补缴账务处理,本年和以前年度一致借:应交税金一一应交营业税一一应交城建税其他应交款一一应交教育费附加贷:银行存款(二)、个人所得税的账务调整:个人所得税检查中,对查补的个人所得税税款,如扣缴入库,账务调整为:借:应付工资(员工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应付股利(股东个人股息、红利所得)其他应付款一×个人(个人劳务报酬所得)应付利润(承包人承包所得)贷:应交税金一一应交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检查中,对按规定计算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查补税款,账务调整为:借:留存利润贷:应交税金一应交个人所得税③税金补缴账务处理 :借:应交税金一一应交个人所得税贷:银行存款(三)、资源税的账务调整①若查获额在本年度,对应补缴的资源税查补税款,账务调整为: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销售应税矿产品)生产成本(自产自用矿产品)物资采购(收购未税矿产品)贷:应交税金一一应交资源税②若查获额发生在以前年度,则账务调整为: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销售应税矿产品,销售成本应分摊的自产自用和收购未税矿产品)生产成本(应分摊的自产自用矿产品和收购未税矿产品)物资采购(应分摊的收购未税矿产品)贷:应交税金一一应交资源税③税金补缴账务处理:借:应交税金一一应交资源税贷:银行存款(四)、土地增值税的账务调整①税务检查中,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连同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若查获额发生在本年度,按规定计算应补缴的土地增值税查补税款,账务调整为: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房地产开发企业)贷:应交税金一应交土地增值税②若查获额发生在以前年度,则账务调整为: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金一应交土地增值税③税金补缴账务处理:借:应交税金一应交土地增值税贷:银行存款(五)、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的账务调整:①若查获额在本年度,按规定计算应补缴的上述各税查补税款,账务调整为:借:管理费用贷:应交税金一应交房产税一应交城镇土地使用税一应交车船使用税②若查获额发生在以前年度,则账务调整为: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金一应交房产税一应交城镇土地使用税一应交车船使用税③税金补缴账务处理:借:应交税金一应交房产税一应交城镇土地使用税一应交车船使用税贷:银行存款(六)、印花税的账务调整:①若查获额发生在本年度,按规定计算应补缴的印花税查补税款,账务调整为:借: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②若查获额发生在以前年度,则账务调整为: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银行存款(七)、企业所得税的账务调整:①查获额为本年度事项的账务调整企业所得税实行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的办法,如查获额属于本年度需要调整损益的错漏项目,可直接调整本期损益账户。

例如,查明某企业本年某月份多转主营业务成本20000元(法定税率33%),可以直接调整当年损益,调账会计分录为:借:库存商品 20000贷:主营业务成本 20000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00贷:本年利润同时 20000借:所得税 6600贷:应交税金一应交所得税 6600这样处理不仅正确地补缴了税款,也保证了企业本年度利润表的准确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检查当年的账务进行调整时,为了保证会计报表资料的真实性,需要先调整当年有关的“非连续性账户”,从而确认当年的收入、费用和利润。

所谓“非连续性账户”,是用以反映每一个会计期间各项收入和费用的发生额,并据以计算当期的损益和编制“利润表”的损益类账户。

这类账户的余额在年终结账时应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年终结账后无余额。

②查获额为以前年度事项的账务调整一是查获额为企业永久性支出的账务调整查获额为企业永久性支出,或查获额在期末元余额的账户,一般只能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进行调整。

假设上例为检查以前年度,调账会计分录应为:调整上年损益时:借:库存商品 20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00计算补缴所得税: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600贷:应交税金一应交所得税 6600 实际缴纳所得税:借:应交税金一一应交所得税 6600 贷:银行存款 6600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3400贷: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 13400在对检查以前年度账务进行调整时不需要调整“非连续性账户”,只需将利润调整的净额计入检查年度的利润总额即可,也就是说“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只能相应调整“连续性账户”。

所谓“连续性账户”是指据以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各类账户。

这些账户每一个会计期末结账后仍可以留有余额,反映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实存额。

二是查获额发生在期末有余额的账户如果查获额发生在“连续性账户”且该账户期末有余额,则必须在本年度账户上如实进行调整。

一般账务处理为调整上年损益:借:查获额应计人的会计账户贷:应调整的相关会计账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计提补缴所得税: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金一应交所得税实际缴纳所得税:借:应交税金一一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我国现行税制实行计税所得与会计利润分离的原则。

因此,在企业所得税检查时,发现的错误额存在着两种情况:一是同时影响两种所得额,即一笔会计处理同时为税法和财务会计法规所不容。

凡在本年利润核算中由于违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收入、费用错记影响本年利润的,在补税的同时,均应调整损益处理。

二是一笔错误只影响计税所得并不影响会计利润的,如超计税工资标准列支的工资支出,超标准列支的对外捐赠、赞助、业务招待费等。

从计算会计利润的角度无可非议,但按税法的要求,不允许税前扣除。

对此类错误额无需调整损益,只需作补税处理,以免因调账而歪曲企业的会计利润。

二、查获额的分配:查获额是指税务检查中查出的使税基减少的差错额。

查获额的分配是在对纳税人进行所得税各环节检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它涉及到查获额入库的时间和有关的账务调整。

1、查获额的划分:企业所得税检查中的查获额按其对利润额的影响基本可分为两类,即绝对查获额和相对查获额。

绝对查获额,是指直接构成利润额,属于利润的组成部分。

如从“库存商品”账户贷方查出的错误额,反映为错记的销售收入;从“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等账户的借方查出的错误额,往往属于错列的费用等。

由于这些查获额直接影响纳税人当期的利润,因此,应直接调整利润处理。

相对查获额,是指间接影响当期利润的查获额。

如在材料采购成本、产品生产成本核算中发生的错误,如果尚未完成一个资金循环周期,其错误额应依次转入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成本(即利润)中,而不是全部转移到当期利润中。

相对查获额如果全部作为应纳税所得额补缴税款,当期就产生多计所得额、多征税款现象。

而以后各期分别摊人成本时,会产生以后各期成本上升、利润减少现象,实质是自动抵扣了上期缴纳的所得税。

所以相对查获额存在一定的时间性差额。

对相对查获额,原则上应根据具体情况,在期末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和已销售产品间按存销比进行合理分摊。

对挤入销售成本的查获额,如果年终库存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等存货余额皆为零,因其错误额已随产品的完工、销售结转成本全部转入利润,可以直接调整利润。

对年终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虽有库存,但距离错误发生的时间较长,发生的错误额已随着产品的完工、销售全部进入利润,或年终库存很小,或查获额较小时,为简化计算,也可以商得纳税人同意直接调整利润。

2、查获额的分配方法:查获额的分配计算一般采取逐步分配法或比例分配法。

①逐步分配法逐步分配法就是将需要分配的查获额,按材料、自制半成品、在产品、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成本等核算环节的程序,逐步分配。

逐步分配法的基本分配公式为:分配给下一程序的查获额=转出数/(转出数+结存数)×需分配的查获额分配结存程序的查获额=结存数/(转出数+结存数)×需分配的查获额②比例分配法比例分配法就是把查获额按应调整的各环节期末数字或累计数字所占比例而进行分配的方法。

它只需一次分配,与逐步分配法中需多次分配相比简便很多,因此在税务检查工作中较为常用。

计算步骤如下:第一步:计算分摊率分摊率=需分配查获额/(期末材料结存数+期末生产成本结存数+期末库存商品结存数+本期结转主营业务成本数)×100%第二步:计算各环节的分摊额材料结存应分配数= 材料期末结存数×分摊率生产成本结存应分配数= 生产成本期末结存数×分摊率库存商品结存应分配数= 库存商品期末结存数×分摊率主营业务成本应分配数= 库存商品累计结转主营业务成本数×分摊率在分配时应注意,上述公式是基本计算公式,具体运用时,应根据错误额发生的环节,相应地选择某几个项目进行计算分摊,不涉及的项目则不参加分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