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稽查账务调整核算举例
(一)查补增值税的账务调整
对税务机关查补增值税,企业应当按照会计差错更正的要求进行账务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查补增值税会对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影响,企业应作相应的税务处理。
1、查补本年增值税的账务调整
【例一】新欣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2007年8月3日,某国税稽查局对新欣公司缴纳增值税情况进行了日常稽查,检查中发现该企业2007年6月的两笔业务会计处理有误:
1、将下脚料出售,取得收入117000元,企业账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117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17000
2、购进办公用设备一批(假设折旧年限为5年,残值为0),支付价款3510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企业账务处理为:借:固定资产 3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51000
贷:银行存款351000
处理意见:出售下脚料应补缴增值税:117000÷(1+17%)×17% = 17000(元);购进固定资产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合计查补增值税:17000 + 51000 = 68000(元)
账务调整:国税发[1998]44号文件规定,增值税检查后的帐务调整,应设立“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专门帐户。
企
业应按会计差错更正的要求作如下调账处理:
①借:固定资产51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7000(红字)
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68000
②7月份应补提折旧:51000÷5÷12 = 850(元)
借:管理费用 850
贷:累计折旧 850
此外,企业应将损益类科目余额结转本年利润,同时结出“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帐户余额,并按国税发[1998]44号文件规定,将余额相应结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应交税费――未缴增值税”科目。
2、查补上年增值税的账务调整
【例二】假设例一中两笔会计业务发生在2006年6月,国税稽查局查补上年增值税68000元。
(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33%) 假设上述差错属于重大会计差错,企业应作如下账务调整:
①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7000
固定资产 51000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68000
②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100(补提2006年折旧:850×6)
管理费用 5950(补提2007年折旧:850×7) 贷:累计折旧 11050
③2003年度多缴所得税为:(17000+5100) ×33%=7293(元)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7293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293
④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4807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4807
(二)查补所得税的账务调整
【例】2009年6月某稽查局对某企业2008年所得税进行专项检查,在检查时, 发现:①企业将外购发给职工的食品8万元计人了管理费用;该企业“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尚有15万元的余额;②“营业外支出”账户列支工商管理部门罚款6万元,并在纳税申报时未进行调整当年应税所得额的处理;③企业根据会计制度规定采用了加速折旧法, 当年计提折旧60万元, 而税法规定应采用直线法, 当年应提折旧50万元。
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
分析:
①账务处理错误, 需调账,需调增当年应税所得8万元, 补交所得税并作账务处理。
②账务处理正确, 不需调账, 但税法规定, 行政罚款不得在税前扣除, 对未调整的罚款形成了永久性差异, 应调增当年应税所得6万元, 补交所得税并作账务处理。
③账务处理正确, 不需调账, 但对计提折旧因会计制度和税
法规定计算口径不一致所形成的时间性差异(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不一致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应调增当年应税所得10万元, 补交所得税并作账务处理。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8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800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5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25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600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5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