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树学复习题-林学院

测树学复习题-林学院

、林学本科《测树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林分平均胸径:与林分平均断面相对应直径。

2、复层林:乔木树冠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明显树冠层的林分。

3、树种组成系数:为了表达各树种在组成林分所占的成分,而分别以各树种的蓄积(或断面积)占林分总蓄积量(或总断面积)的比重来表示,这个比重叫做树种组成系数。

4、平均实验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

比较圆柱的横断面为胸高断面,其高度为树高加。

5、郁闭度: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6、生长率:树木调查因子的连年生长量与原有总量的比值。

7、进界生长量:在调查期初时没有达到起测径阶的幼树,在期末调查时已长大进入检尺范围内,这部分林木的材积称为进界生长量。

8、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称为形数。

该圆柱体的断面积为树干上某一固定位置的断面,高度为全树高。

9、疏密度: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断面积(或蓄积)之比,称为疏密度。

10、标准木:在标准地中具有指定平均材积的树木。

二、单项选择题1、立木材积三要素不包括(C)。

A、胸高形数B、胸高断面积C、胸高形率D、树高—2、树干上部直径恰好等于(B)处的部位称作望点。

A、1/2树干中央直径B、1/2胸径C、1/3树干中央直径D、1/3胸径3、以误差百分率来看,下面正确的是(A)。

A、平均断面式>中央断面式>牛顿式B、牛顿式>中央断面式>平均断面式C、中央断面式>平均断面式>牛顿式D、牛顿式>平均断面式>中央断面式4、树干的形状,有通直、弯曲、尖削、饱满之分,就一株树来说,树干各部位的形状(D)。

A、是一样的B、都是饱满的C、都是弯曲的D、也不一样\5、纯林是有一种树种组成或混有其他树种但蓄积分别占(A)的林分。

A、低于10%B、低于5%C、低于20%D、10%6、在一般情况下,林分疏密度大于林分郁闭度的是(C)。

A、幼龄林B、中龄林C、成熟林D、以上都不是7、树干的横断面形状更接近于(B)。

A、圆形B、椭圆形C、不规则的封闭曲线D、不确定8、林分平均胸径是指(B)。

A、林分内所有林木直径的算术平均值B、林分平均断面积所对应的直径C、林分内具有平均生长状态的树木的直径D、林分内具有指定平均材积的树木的直径(8、在标准地调查中,通过每木检尺得标准地总断面积为,总株数为339棵,则该林分平均直径为(C)。

、角规绕测树木时,当缺口与树木胸径相余时,记数为(D)。

A、1B、C、2D、010、树木年轮的形成是由于树木形成层受外界季节变化产生(D)生长的结果。

A、季节性B、间断性C、连续性D、周期性11、在角规测树时,当d/R=1/50,则用到的角规测器缺口宽度为2cm,则直尺长度为(B) ; ; 、下列关于树木生长方程的特点,错误的是(C)。

A、当t=0时,y(t)=0,这是树木生长方程需满足的初始条件;)B 、y(t)存在一条渐近线y(t)=A ,A 是该树木生长极大值;C 、由于树木生长是依靠细胞的增殖不断增长的,所以y(t)是关于年龄t 的单调增函数;D 、y(t)是关于t 的连续光滑的函数曲线。

13、由于受外界外界环境条件的制约,是年轮环带产生不完整的现象称为(C )。

A 、年轮变态 B 、年轮畸形 C 、年轮变异 D 、年轮消失 14、树木的真、伪年轮的区别之一是(A )。

A 、伪年轮的宽度比相邻真年轮小; B 、伪年轮的宽度比相邻真年轮大;—C 、伪年轮的宽度与相邻真年轮基本一致;D 、无法确定;15、把树干当做抛物线导出,得3.1f =(C )A.20q ; B.21q ; C.22q ; D.23.1q 16、角规绕树法中,当d/R 固定为(C )时,g/A 恒等于1/10000。

A 、1/20 B 、1/25 C 、1/50 D 、1/10017、材积差法是将一元材积表胸径每差(B )的材积差数,作为实现林分中林木胸径每生长该长度条件下所引起的材积生长量。

A 、 B 、1cm C 、2cm D 、"18、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是43m 2,而在相同的条件下标准的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为,则该林分的疏密度为(A )。

A 、 B 、 C 、 D 、19. 一株树干的区分量测值(树干全长)据干基长度 直径(cm)断面积(2m ) 备注 1,5]79(10梢长。

以中央断面积区分求积式可得到此树干材积为(A)3m;3m;3m;、设一树高,按1m为区分段采用中央断面积求材积,需在()米处取圆盘。

A.根颈.1、2、3、4、5、6、7;B.根颈、胸径、1、2、3、4、5、6、7;C.根颈、胸径、、、、、、、;D.根颈、胸径、、、、、、、、7三、多项选择题1、(A、D)不能独立反映树木干形。

—A、胸高形数B、绝对形率C、正形数D、胸高形率2、(A、B、C)属于林分密度指标。

A、疏密度B、郁闭度C、株数密度D、单位面积3、(A、B、C)可以计算树木直径和树高生长率。

A、单利公式B、复利公式C、普雷斯特公式D、施耐德公式4、下面关于形数的表述,正确的是(A、B、C)。

A、形数是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B、fx越小表示树干尖削度越大,上面部分可用的少;【C、胸高形数不能独立反应树干形状指标;D、形数不属于材积三要素之一。

5、形率的种数包括(A、C、D)。

A、胸高形率B、平均实验形数C、正形数D、正形率6、(B、C、D)可以独立反映树木干形。

A、胸高形率B、绝对形率C、正形数D、正形率四、简答题1、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的关系。

|答:(1)两者在一般情况下遵循以下四点关系:◎在幼龄林阶段: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都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连年生长量增加速度较快,其值大于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比平均生长量早;◎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值时,与连年生长量相等;◎在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值以后,连年生长量永远小于平均生长量。

(2)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有时可能出现以下几种变化:◎两者不存在交点;◎出现多个交点;*2、如何选择标准地答:(1)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2)必须设置在同一林分内,不能跨越林分。

(3)不能跨越小河、道路,且远离林边。

(4)标准地设置在混交林中时,其树种、林分密度要均匀。

3、如何确定标准地面积。

答:在林分调查中,为了充分反映林分结构规律和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度,标准地内必须要有足够数量的林木株数,因此应根据林木株数来确定标准地面积大小。

具体规定是:(1)在近、成过熟林中,标准地内至少应有200株以上的树木;、(2)在中龄林中,标准地内至少应有250株以上的树木;(3)在幼龄林中,标准地内至少应有300株以上的树木;4、在树干解析中,如何计算各龄阶树高和梢头底直径答:(1)在树干解析中,各龄阶树高采用内插法来计算(2)在树干解析中,梢头底直径计算分两种情况来计算:其一,当梢头长度小于半个区段时,采用相似三角形来计算;其二,当梢头长度大于或等于半个区段时,采用梯形中位线定理来计算。

5、如何运用二元材积表计算林分蓄积量答:①测设标准地,得各径阶株数和树高;②拟合树高曲线方程;"③计算各径阶平均高;④根据径阶中值和径阶平均高查二元材积表得各径阶单株材积;⑤计算径阶材积:用各径阶株数乘各径阶单株材积;⑥计算标准地蓄积:各径阶材积之各即标准地蓄积;⑦计算林分蓄积:将标准地蓄积换除以标准地面积得林分每公顷蓄积。

6、简述标准木法计算林分蓄积量的基本步骤。

答:①测设标准地,进行标准地调查;②根据标准地每木检尺结果,计算平均直径;、③根据平均直径在树高曲线上查出林分平均高;④根据平均胸径、平均树高,选择1~3株标准木;⑤将标准木伐倒,用伐倒木区分求积法计算其材;⑥根据标准木材积计算标准地蓄积量;7、简述间接编制法一元材积表的基本步骤。

答:(1)资料的收集:在编表地区随机选择1000株样木,实测胸径和树高;(2)将样本分成编表样本和检验样本;(3)资料整理:剔除异常数据;《(4)拟合树高曲线方程;(5)根据树种二元材积表确定二元材积方程;(6)根据树高曲线方程计算径阶平均高,将径阶中值和径阶平均高代入二元材积公式中,计算各径阶平均材积,例表即为一元材积表。

8、什么叫形率和形率,它们之间有何关系(10分)答:(1)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称为形数。

该圆柱体的断面积为树干上某一固定位置的断面,高度为全树高。

(2)形率:树干上某一位置的直径与比较直径之比称为形率。

(3)它们之间关系:形数是计算树干村积的一个重要系数,但形数无法直接测出。

研究形数与形率的关系,主要是为了通过形率推求形数,这对树木求积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4)形数与形率的关系主要有下列几种:《①f=q22②f=q2-c(c:)③f=+*q22+(q2*h)④f=*q2+q2*h五、计算题1、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

解:2. 一株立木,树高为,胸径为,树高二分之一处的直径为 cm,试计算其材积。

》解:Q2=8/20==q22== 或=+* q22 +(q2*h)=V=*h*=****4)*10-4=或= m33、一株解析木,树高,如果以为区分段,应在哪些部位截取圆盘如果0号圆盘的年轮个数为22,其它某一圆盘的年轮个数为10,请用示意图对这两个圆盘进行龄阶划分(以5年为一个龄阶)。

解:(1)应、、、、、、、、和处截取圆盘;或在、、、、、、、、和处截取圆盘。

(2)龄阶划分:0号圆盘应从内向外划分,其它圆盘应从外向内划分,但首先应除去0号圆盘不足一个完整龄阶的年数。

本题应除去2个年轮。

图略。

4、一林分中设置面积为公顷的标准地,调查结果见下表;查得标准林分每公顷断面积为㎡,标准蓄积量为。

试计算林分的每公顷断面积和林分的平均胸径以及每公顷蓄积。

解:(1)G=(62*18+82*22+142*26+102*10+122*8+162*4)*40000=㎡/}(2)G ==㎡/hm2(3)D g=(()*4/=㎝(4)M=(25)*126=5、一株树木,带皮胸径为㎝,胸高处皮厚㎝,胸径外则1㎝上的平均年轮宽度为㎝,树高二分之一处的直径为㎝,树高 m。

试计算树木的材积生长率和材积连年生长量(K=530)。

解:(1)V =()2***40000=(2)P v=530*()=%(3)Z v=*=6、一株树干解析的数据如表4所示,试根据表中的数据数据进行计算(单位:m、㎝、m3)。

"表4 树干生长过程总表}7、在一林分中做一标准地调查(标准地面积),结果如下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并计算林分过去10年和预估未来10年林分蓄积生长率。

解:(1):(1)过去10年生长率Pm=()/(+)*20=%(2)末来10年生长率Pm=()/(++)*20=%8、在某林分中进行角规控制检尺,结果见下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