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理综试卷化学试题7.中国丝绸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能促进蚕丝表层的丝胶蛋白杂质水解而除去,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色泽光亮。
这种“碱剂”可能是A.食盐B.火碱C.草木灰D.胆矾8.茅台酒中存在少量具有凤梨香味的物质X,其结构如右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难溶于乙醇B.酒中的少量丁酸能抑制X的水解C.分子式为C4H8O2且官能团与X相同的物质有5种D.X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比为1∶29.W是由短周期元素X、Y、Z组成的盐。
X、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X、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Y、Z同周期且相邻,但与X不同周期。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三种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中,Z的最大B.W溶液显碱性或中性C.原子半径:X>Y>Z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10.一定条件下,实验室利用右图所示装置,通过测电压求算K sp(AgCl)。
工作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均增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装置工作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左池中的银电极作正极C.总反应为Ag+(aq) +Cl−(aq)AgCl(s)D.盐桥中的K+向右池方向移动11.室温下,0.1 mol·L−1 NaHCO3溶液的pH = 8.31,有关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A.c(Na+) > c(OH−) > c(HCO3−) > c(CO32−) > c(H+)B.K a1(H2CO3)·K a2(H2CO3)< K wC.c(H+) + c(Na+) = c(OH−) + c(HCO3−) + c(CO32−)D.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c(Na+) = c(H2CO3) + c(HCO3−) + c(CO32−)12.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甲乙13.加热HCOONa 固体,发生的反应有:2HCOONa == Na2C 2O 4+H 2↑ ① 2HCOONa == Na 2CO 3 +H 2↑+CO 2↑ ②Na 2C 2O 4 == Na 2CO 3 + CO ↑ ③HCOONa 加热分解时,固体失重率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 <415℃时,只有反应①发生B .反应①、②不可能同时发生C .570℃<T <600℃时,残留固体的主要成分是Na 2CO 3D .残留固体中m (Na 2C 2O 4) = m ( Na 2CO 3)时,反应①、②的反应速率相等△ △△CuCl晶体呈白色,熔点为430℃,沸点为1490℃,见光分解,露置于潮湿空气中易被氧化,难溶于水、稀盐酸、乙醇,易溶于浓盐酸生成H3CuCl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s) + 3HCl(aq) ⇌ H3CuCl4(aq)。
(1)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CuCl,反应原理为:2Cu2+ + SO2 + 8Cl− + 2H2O == 2CuCl43− + SO42− + 4H+CuCl43−(aq) ⇌ CuCl(s) + 3Cl−(aq)①装置C的作用是。
②装置B中反应结束后,取出混合物进行如下图所示操作,得到CuCl晶体。
操作ⅱ的主要目的是;操作ⅳ中宜选用的试剂是。
③实验室保存新制CuCl晶体的方法是。
④欲提纯某混有铜粉的CuCl晶体,请简述实验方案。
(2)某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高炉煤气中CO、CO2、N2和O2的百分组成。
已知:i. CuCl的盐酸溶液能吸收CO形成Cu(CO)Cl·H2O。
ii.保险粉(Na2S2O4)和KOH的混合溶液能吸收氧气。
①D、F洗气瓶中宜盛放的试剂分别是、。
②写出保险粉和KOH的混合溶液吸收O2的离子方程式:。
以某菱锰矿(含MnCO3、SiO2、FeCO3和少量Al2O3等)为原料通过以下方法可获得碳酸锰粗产品。
(已知:K sp(MnCO3) = 2.2×10−11,K sp[Mn(OH)2] = 1.9×10−13,K sp[Al(OH)3] = 1.3×10−33)(1)滤渣1中,含铁元素的物质主要是(填化学式,下同);加NaOH调节溶液的pH约为5,如果pH过大,可能导致滤渣1中含量减少。
(2)滤液2中,+1价阳离子除了H+外还有(填离子符号)。
(3)取“沉锰”前溶液a mL于锥形瓶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作催化剂)和过量的1.5%(NH4)2S2O8溶液,加热,Mn2+被氧化为MnO4−,反应一段时间后再煮沸5min[除去过量的(NH4)2S2O8],冷却至室温。
选用适宜的指示剂,用b mol·L−1的(NH4)2Fe(S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H4)2Fe(SO4)2标准溶液V mL。
①Mn2+与(NH4)2S2O8反应的还原产物为(填化学式)。
②“沉锰”前溶液中c(Mn2+) = mol·L−1(列出表达式)。
(4)其他条件不变,“沉锰”过程中锰元素回收率与NH4HCO3初始浓度(c0)、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NH4HCO3初始浓度越大,锰元素回收率越(填“高”或“低”),简述原因。
②若溶液中c(Mn2+) = 1.0 mol·L−1,加入等体积1.8 mol·L−1 NH4HCO3溶液进行反应,计算20 ~ 40 min内v(Mn2+) = 。
28.(15分)乙二醛(OHC—CHO)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
Ⅰ. 工业生产乙二醛(1)乙醛(CH 3CHO )液相硝酸氧化法在Cu(NO 3)2催化下,用稀硝酸氧化乙醛制取乙二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法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但也存在比较明显的缺点是。
(2)乙二醇(HOCH 2CH 2OH )气相氧化法① 已知:OHC —CHO(g) +2H 2(g) HOCH 2CH 2OH(g) △H =−78kJ·mol −1 K 1 2H 2(g) + O 2(g) 2H 2O(g) △H =−484kJ·mol −1 K 2乙二醇气相氧化反应HOCH 2CH 2OH(g) +O 2(g)OHC —CHO(g) + 2H 2O(g)的△H = kJ·mol −1。
相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用含K 1、K 2的代数式表示)。
② 当原料气中氧醇比为1.35时,乙二醛和副产物CO 2的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反应温度在450~495℃之间和超过495℃时,乙二醛产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
Ⅱ. 乙二醛电解氧化制备乙醛酸(OHC —COOH )的生产装置如下图所示,通电后,阳极产生的Cl 2与乙二醛溶液反应生成乙醛酸。
(3)阴极反应式为。
(4)阳极液中盐酸的作用,除了产生氯气外,还有 。
(5)保持电流强度为a A ,电解t min ,制得乙醛酸m g ,列式表示该装置在本次电解中的电流效率η= 。
(设:法拉第常数为f C •mol −1;η=%100电极上通过的电子总数子数生成目标产物消耗的电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略)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氢化铝钠(NaAlH4)是一种新型轻质储氢材料,掺入少量Ti的NaAlH4在150℃时释氢,在170℃、15.2MPa条件下又重复吸氢。
NaAlH4可由AlCl3和NaH在适当条件下合成。
NaAlH4的晶胞结构如右下图所示。
(1)基态Ti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2)NaH的熔点为800℃,不溶于有机溶剂。
NaH属于晶体,其电子式为。
(3)AlCl3在178℃时升华,其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67,蒸气分子的结构式为(标明配位键)。
(4)AlH4-中,Al的轨道杂化方式为;例举与AlH4-空间构型相同的两种离子(填化学式)。
(5)NaAlH4晶体中,与Na+紧邻且等距的AlH4-有个;NaAlH4晶体的密度为g·cm-3(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若NaAlH4晶胞底心处的Na+被Li+取代,得到的晶体为(填化学式)。
(6)NaAlH4的释氢机理为:每3个AlH4-中,有2个分别释放出3个H原子和1个Al原子,同时与该Al原子最近邻的Na原子转移到被释放的Al原子留下的空位,形成新的结构。
这种结构变化由表面层扩展到整个晶体,从而释放出氢气。
该释氢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乙基香兰素是最重要的合成香料之一,常作为婴幼儿奶粉的添加剂。
制备乙基香兰素的一种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下图所示:已知:①R—ONa + R’—Br —→R—O—R’ + NaBr②Ⅲ中生成的Cu2O经氧化后可以循环利用回答下列问题:(1)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
A的结构简式为。
(2)Ⅰ中可能生成的一种烃是(填名称);催化剂PEG可看作乙二醇脱水缩聚的产物,PEG的结构简式为。
若PEG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7618,则其平均聚合度约为。
(3)Ⅱ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填反应类型)。
(4)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Ⅳ中,有机物脱去的官能团是(填名称)。
(6)D是乙基香兰素的同分异构体,其分子结构中不含乙基。
由A制备D的一种合成路线(中间产物及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下图所示:C和D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2016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理综试卷化学试题参考答案7.C 8.B 9.D 10.B 11.B 12.A 13.C26.(14分)(1)①吸收SO2尾气(2分)②促进CuCl固体析出、防止CuCl被氧化(2分)水、稀盐酸、乙醇(2分)③避光、密封(2分)④将固体溶于浓盐酸后过滤,取滤液加入大量水,过滤,洗涤,干燥(2分)(2)①NaOH溶液(或“KOH溶液”“Ba(OH)2溶液”等其他合理答案)(1 分)CuCl的盐酸溶液(1 分)②2S2O42−+3O2+4OH− == 4SO42−+2H2O (2分)27.(14分)(1)Fe(OH)3(1分)Al(OH)3、SiO2 (各1分,共2分)(2)Na+、(各1分,共2分)(3)①SO42− [或“H2SO4”“Na2SO4”“(NH4)2SO4”] (2分)②(2分)(4)①高(1分)②根据K sp=c(CO32−)·c(Mn2+),c(NH4HCO3)越大,c(CO32-)越大,c(Mn2+)越小,析出的MnCO3越多[或c(NH4HCO3)越大,c(CO32-)越大,使平衡MnCO3(s)CO32− (aq)+Mn2+ (aq)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析出的MnCO3越多](2分)(5)7.5×10−3 mol·L−1·min−1(2分)28.(15分)(1)3CH3CHO + 4HNO33OHC—CHO + 4NO↑+ 5H2O (2分)尾气有污染(或“腐蚀设备”等其他合理答案)(1分)(2)①− 406 (各2分,共4分)②温度升高,主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温度大于495℃,乙二醇大量转化为CO2等副产物(各1分,共2分)(3)2H+ + 2e-=H2↑(2分)(4)增强导电性(或“平衡阴极区电解液电荷”等其他合理答案)(2分)(5)% (或“%”“” 等其他合理答案)(2分)37.(15分)(1)(或其他合理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1分)(2)离子Na+[∶H]-(各1分,共2分)(3)(2分)(4)sp3 (1分)NH4+、BH4−(或“SO42−”“PO43−”等其他合理答案)(2分)(5)8 (2分)(或“”)(2分)Na3Li(AlH4)4 (1分)(6)3NaAlH4 == Na3AlH6 + 2Al + 3H2↑(2分)38.(15分)(1)(2分)(2)乙烯(2分)(或“”)(2分)400 (2分)(3)加成反应(1分)(4)(2分)(5)羧基(1分)(6)(1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