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A.华生B.马斯洛C.霍尔D.杜威2.心理学属于(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D.哲学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无意注意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适应现象B.听觉适应C.嗅觉刺激D.味觉刺激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秒钟。
A. 1~2B. 20~40C. 60~70D. 70~80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A.前摄干扰B.倒摄干扰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A.感觉登记B.注意C.组块D.复述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
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 )了。
A.大B.多C.小D.增加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A.爬山法B.逆向工作法C.手段—目的分析法D.尝试错误法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B.卡特尔C.瑟斯顿D.吉尔福特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A.追求利益的倾向B.回避失败的倾向C.回避困难的倾向D.追求刺激的倾向14.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A.热情B.心境C.激情D.应激15.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
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制16.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 )A.信息传播B.人际沟通C.人际吸引D.人际关系17.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A.否认B.文饰C.投射D.幻想18.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
这是采用了( )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A.升华B.补偿C.退行D.转移19.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A.增强B.变化C.成熟D.死亡20.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
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CADABBCCC BBBBA BBBBC21.下列选项中,哪项完整地表达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心理过程及其规律B.情绪人格及其规律C.生理现象及其规律D.心理现象及其规律22.心理现象的产生方式是()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23.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24.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选项因素的干扰?()A.消退和干扰抑制B.倒摄和干扰抑制C.前摄和消退抑制D.前摄和倒摄抑制25.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强——平衡——不灵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相对应?()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26.下列哪种选项属于一般能力的范畴?()A.记忆能力B.创造能力C.运动能力D.社交能力27.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与集中性C.指向性与分散性D.集中性与紧张性28.“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受人的下列哪种情绪影响所致?()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29.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C.丰富想像力D.分化概念30.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A.从众B.依从 C.服从D.遵从31.提出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A.卡特尔B.奥尔波特C.霍兰德D.斯坦伯格32.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理论是()A.智力二因素论B.智力结构论C.智力多元论D.智力三元论33.下列哪种方法属于精神分析法?()A.系统脱敏法B.支持疗法C.宣泄疗法D.认知作业法34.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原有的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叫()。
A.学习 B.成熟 C.学习准备D.知识准备35.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提出的。
A.皮亚杰 B.布鲁纳 C.桑代克 D.斯金纳36.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学习迁移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认知结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及稳定性和清晰性三个变量,是()的观点。
A.相同要素说 B.认知结构迁移说 C.概括说 D.关系转换说37.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所学内容并不依靠他们独立的发现,学习者只须接受或理解,以便今后可以利用或重视。
这就是()。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机械学习 D.掌握学习38.一个人在一系列道德行为中反映出来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特征,称之为()。
A.道德评价 B.道德观念 C.道德认识D.道德品质39.用自己的话来表达问题的结构,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路径是指()。
A.形成问题的表征 B.解题成果的评价C.知识技能的调用 D.知识的准备40.认知领域的口标分为六级,其中()是最低水平的认知结果。
A.知识 B.运用 C.领会 D.评价答案:DBADC ABBDA BCCCA BBDAA41.根据练习的时间分配方式,可以将练习分为()。
A.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 B.整体练习和部分练习C.内隐练习和外显练习 D.一般练习和特殊练习42.当个体处于不明情境中时,倾向于仔细考虑所观察到的现象及所面临的问题,在行动前致力于把问题考虑清楚的认知方式是()。
A.场依存型 B.冲动型C.慎思型D.独立型43.处于概括水平同等层次的两种学习之间的影响属于()。
A.逆向迁移 B.顺向迁移C.水平迁移 D.纵向迁移44.在记忆的三个系统中,短时记忆的容量较小,一般仅能驻留()个单元的信息。
A.7± 2 B.5± 2 C.9-20 D.10—1545.自我评价是()的一种形式。
A.自我控制B.自我意识C.自我体验 D.道德品质46.成熟是指个体()的变化。
A.各种器官 B.心理机能 C.生理过程D.心理机能和生理过程47.用饿猫逃出笼箱的著名实验,解释试误学习现象的心理学家是()。
A.苛勒B.桑代克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48.作为个体的我对于自己以及自己周围事物关系,尤其是人一我关系的认识,称为()。
A.自我意识B.自我观念 C.自我控制 D.自我体验49.皮亚杰认为,当儿童已经掌握了口头语言,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时,儿童的认知发展则处于()阶段。
A.感知运动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50.布鲁纳倡导的教学方式是()。
A.发现学习 B.掌握学习 C.接受学习 D.模仿学习51.心理学家认为,教师的期望经历了一系列循坏事件,这一循环事件是一种()A.单向连贯 B.固定不变 C.定期变化D.互相作用的反馈52对于那些常说“我知道这样做不好,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学生,教师应加强其道德()的培养。
A.情感 B.判断 C.认知 D.意志53.学习就其本质来说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这是()的观点。
A.反射说 B.联结说 C.认知说 D.工具说54.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级,其中()是最高水平的认知结果。
A.领会 B.知识C.评价D.运用55.根据练习的反应性质,可以将练习分为()。
A.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 B.整体练习和部分练习C.内隐练习和外显练习 D.一般练习和特殊练习56.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同化有三种形式,从例子到规则的学习属于()。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派生类属学习57.练习曲线的典型势态是练习曲线呈()变化。
A.正加速B.负加速 C.S型加速 D.零加速58.苏联心理学家阿格法诺夫做的“拾柴火”实验是( )A.观察法实验B.自然实验C.实验室实验D.自然实验与实验室相结合实验5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其它科学研究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客观原则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60.提出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等的学习观是( )A.罗杰斯B.布鲁纳C.班杜拉D.斯金纳答案:ACCAB DBABA DDBCC BBBBA60.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学习行为是属于( )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C.自我强化D.替代性强化61.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 )A.学生的智力水平B.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C.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D.学习的方法62.梅耶学习过程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A.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B.强调模仿的作用C.强调强化的作用D.强调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63.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 )A.成正比关系B.成反比关系C.没有关系D.成倒U性曲线关系64.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有意义学习65.提出认知发现理论,提倡发现学习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是( )A.布鲁纳B.苛勒C.奥苏伯尔D.班杜拉66.多伊奇认为,对于学生的同伴关系和学习动机能够产生更为积极影响的目标奖励结构是( )A.竞争目标结构B.个人主义目标结构C.合作目标结构D.友谊目标结构67.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先后一致D.不快不慢68.一种学习中所习得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这种迁移是( )A.正迁移B.横向迁移C.特殊成分迁移D.非特殊成分迁移69.小学生的个性倾向性主要表现在( )A.需要、动机、世界观B.理想、信念、世界观C.兴趣、动机、世界观D.兴趣、爱好、理想70.“自信、坚强、勤奋”描写的是人的哪种心理特征( )A.气质B.性格C.能力D.动机71.应遵循形象化、组织化与联想化三条原则的学习策略是一种( )A.复习策略B.群集策略C.形象联想策略D.元认知策略72.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形式,通常把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 )A.活动技能B.学习技能C.一般技能D.认知技能73.提出问题的解决的五步模式被人们看作是一种经典的解决问题过程的标志是( )A.杜威B.纽厄尔C.华莱尔D.巴甫洛夫74.1990年提出品德形成的三维结构理论模式的我国心理学家是( )A.肖锋B.章志光C.邵瑞珍D.李伯黍75教师往往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主要是由于教师扮演了( )A.知识传授者B.学生楷模C.学生家长代理人D.严格管理者76.教师注意力的特点集中表现在( )A.注意集中能力B.注意稳定能力C.注意转移能力D.注意分配能力77.用饿猫逃出笼箱的著名实验,解释试误学习现象的心理学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