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农学概论复习思考题2020.11
农学概论复习思考题2020.11
地膜覆盖对棉花的影响表现为“四早”,即早出苗、早现蕾、早开花、早吐絮。由于棉花是无限生长作物,地膜覆盖棉花打顶时间与露地棉一致,但增加了单株果枝数;地膜覆盖改善了棉花的水肥条件,减少了蕾铃脱落,提高了有效铃数;地膜覆盖吐絮时间早,从吐絮到下霜为棉花的吐絮成熟期,地膜覆盖延长了棉花的吐絮时间,提高了棉花的单株成铃数;地膜覆盖改变了棉花的“三桃”比例,增加了伏前桃和伏桃,几乎没有霜后花,提高了棉花的铃重和纤维品质,使得棉花既高产又优质。
水分 、温度、氧气
作物的有性繁殖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
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氮、磷、钾
作物生长发育的温度三基点包括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和_________温度。
最适
土壤质地
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径的矿物颗粒的组合状况。
温度临界期
作物性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和开花时,对外界温度最敏感,遇低温或高温会导致严重减产,称为温度临界期。
营养最大效率期
在作物一生中,有一个对养分需求量和吸收速度都很大的时期,这时的施肥作用最明显,增产效果也往往最好,这一时期称为作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
温度
在生产实践中确定合理的作物种植密度,应综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因素加以确定。
作物种类及品种、茬口、土壤肥力、栽培管理水平、气候条件
种子萌发需要的适宜环境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学概论》复习思考题
一、选择题
题干
答案
1975年由泽文和茹可夫斯基共同编写的《栽培植物及其变异中心检索》确定的地理基因起源中心有( )个。
A.12 B.13
C.14D.15
A
按照肥料来源可以把肥料分为( )和( )肥。
A.农家肥B.商品肥C.有机肥D.无机肥E.碱性肥
A B
在同一块田地上,连年种植同一作物或同一复种方式,称为( )。
A;B;D
下列作物根系属于须根系的是( )。
A.大豆 B. 玉米 C.茄子 D.马铃薯
B
下列作物中,属于喜凉作物的是( )。
A.花生 B.水稻 C.青稞 D烟草
C
小麦属于()。
A.长日照作物B.短日照作物C.中日照作物D.定日照作物
A
选配优良组合最需注意的是( )。
A.双亲一般合力要高B.双亲产量都要高
(1)地膜覆盖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地膜覆盖提高了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如地膜覆盖能促进棉花早出苗、早现蕾、早开花、早吐絮。
(2)地膜覆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地膜覆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表现为改变了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在同期播种条件下,地膜覆盖在不同的作物中,增产原因不同。玉米地膜覆盖可使出苗率和成穗率提高,增加了单位面积穗数,生殖生长时期延长,促进了穗分化,增加了穗粒数,叶面积的增加和干物质积累量的提高促进了粒重的增长。地膜覆盖对谷子的增产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了谷子的有效分蘖数,从而提高了谷子的单位面积穗数,对其它产量构成因素影响不大。
(4)促进微生物活动和养分分解:地膜覆盖后,土壤温度升高、墒情好,促进了微生物的繁殖与活动,从而使微生物数量大大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均有下降趋势。因此覆膜栽培必须重视增施有机肥,补充土壤有机养分,不断提高土壤肥力。
(5)增强田间光照强度:地膜本身及膜下附着的水珠能反射太阳光线,增加了反射光的光照强度,使植株中下部叶片光照增强,增加了群体内光强。
简述抗旱农艺措施。
(1)抗旱锻炼。生产中常采用蹲苗来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所谓蹲苗,就是在作物苗期减少水分供应,使之经受适度缺水的锻炼,促使根系发达下扎,根冠比增大,叶绿素含量增多,光合作用旺盛,干物质积累加快。经过锻炼的作物如再次碰上干旱,植株体内保水能力增强,抗旱能力显著增加。
(2)肥料调控。通过增施磷、钾肥来提高植株的抗旱性。磷、钾肥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提高胶体的水合度;改善作物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增加原生质的含水量;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提高作物吸收能力。多施有机肥能增加土壤中腐殖质的含量,从而有利于增强土壤的持水能力。
A. 叶面积指数B. 收获指数
C. 叶龄指数D. 复种指数
D
全年收获作物的总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为()。
A.叶面积指数B.收获指数
C.叶龄指数D.复种指数
D
确定播种期须考虑的因素有( )。
A.品种特性B.种植制度
C.气候条件D.土壤湿度E.病虫害发生情况
ABCDE
土壤基本耕作方法有哪些?()
A.翻耕B.旋耕C.圆盘耙犁地D.深松土E.深耕
(3)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地膜覆盖期间土壤表层避免或减缓了雨水和灌溉水的冲击和淋洗,同时因中耕、除草等田间作业次数的减少,避免了人畜的碾压和践踏,从而使土壤结构仍保持播前土壤整地时良好的松软状态。此外,由于膜下地温的变化,膜内水汽不断发生胀缩运动,使土粒间空隙变大,土壤变得疏松透气,土壤物理性状得到改善。
简述土壤耕作对作物生长环境的改善作用。
(1)蓄水保墒:土壤耕作使耕作层土壤松软、并切断耕层与底土层的土壤水分联系,减少地面蒸发,吸纳雨水,有利于蓄水保墒。
简述地膜覆盖的生态效应。
(1)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温效应:第一,抑制土壤水分蒸发,从而减少了由于水分蒸发造成的土体热量的消耗。第二,阻碍近地层空间的热量交换,由膜内向外的地面辐射减少,净辐射增加,从而升高了膜内的温度。
(2)地膜覆盖的保墒作用:地膜覆盖的阻隔作用,使土壤水分垂直蒸发受到阻挡,土壤水分的蒸发速度相对减缓,总蒸发量大辐度下降,使土壤水分能在较长时间内贮存于土壤中,达到良好的保墒效果。
经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____________ 。
春化作用
净光合速率为零时的光强称为__________。
光补偿点
某种土壤能保持最大数量的毛管悬着水的含水量,称为____ __。
田间持水量
土壤耕作的机械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冬小麦从我国北方引到南方地区种植生育期会变。
长
播种前种子处理技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晒种、消毒、包衣、浸种催芽
长日照作物要求在24小时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_________某个临界日长,才能开花。
(6)抑制土壤返盐、抑制杂草:由于地膜覆盖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量,从而减少了盐分随水上升并积聚于地表的数量,使耕层土壤盐分明显下降。地膜覆盖对杂草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简述复种对农业增产的作用。
复种的意义在于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内的自然资源,提高单位耕地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复种对农业增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A.轮作
B.连作
C.间作
D.套作
B
按照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把作物分为( )。
A.长日照作物
B.短日照作物
C.暗期作物
D.中性作物
E.定日照作物
A;B;D;E
光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通过()来实现的。
A.光照强度B.日照长度
C.光谱成分D.光合作用E.光合速率
A;B;C
农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大田作物B.农业
三、名词解释
题干
答案
复种
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或收获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灌溉定额
作物生育期间需要进行多次灌水,每次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称为灌水定额。各次灌水定额之和叫灌溉定额。
光周期现象
作物在发育的某一阶段,要求一定长短的昼夜交替才能开花结果,这种现象称为作物的光周期现象。
品种纯度
C.双亲长期要接近D.以上全不对
A
一复合肥料标识为20─10─10,则其意指( )。
A. N20%、P 10%、K 10%
B. N20%、P2O510%、K2O 10%
C. C 20%、H 10%、O210%
D. CO220%、H2O 10%、O210%
B
杂草的生物学特点有() 。
A.适应性强B.拟态性强
松碎土壤、混拌土肥、平整地面、压紧土壤
土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相组成的。
固相、液相、气相
土壤水分的主要散失途径有径流、渗漏和_________。
植物吸收
土壤有效水的下限是____________。
萎蔫系数
土壤中各粒级土粒配合的比例,或各粒级土粒在土壤重量中所占的百分数,称为___________。
成本低,养分含量全,且分解释放缓慢,肥效长
杂交方式一般根据育种目标和亲本的特点确定,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方式。
单交、回交、复交
在冰点以下的低温对植物组织、器官所造成的伤害叫_______。
冻害
在气候条件中,__________是影响播期的主要因素。
土壤质地
喜温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低温度为__________℃左右,全生育期需要较高的积温。
10
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的需水临界期是__________。
孕穗期~抽穗期
小麦需水临界期在____________。
孕穗至抽穗期
有机肥料的主要特点是来源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扩大播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年产量。全国70%以上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是由复种地区生产的。
(2)缓和了作物之间争地的矛盾。由于复种指数的提高,有效地缓和了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等争地的矛盾,促进了作物的全面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