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云南师范大学2015—2016学年下学期期末统一考查《计量经济学》答卷学院数学学院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年级 2012级考查方式:开卷班级 A 班学号姓名得分国内生产总值与地面运输的关系分析摘要:国民生产总值(GDP)是一国经济的最大基本面,它是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演变趋势的主要解释变量,也是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因而无论对经济政策的制定,还是投资分析均具有重要意义。

地面运输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GDP,文章通过选取多种与地面运输有关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解释这些因素与我国GDP之间存在的关系,并进行经济分析,提出相关政策的。

关键词:地面运输;国民生产总值;实证分析一、引言交通运输主要包括了五方面,分别是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在本文中主要研究的是方向最为常规的铁路与运输、公路运输等地面运输、因为地面运输对于GDP的贡献是这些交通运输中最大的。

地面运输主要分为了公路运输与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的优势在于机动灵活,适应性强、可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在中、短途运输中,运送速度较快、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掌握车辆驾驶技术较易、运量较小,运输成本高、运行持续性较差、安全性较低,环境污染较严重。

铁路运输的特点则为运输能力大,适合于大批量低值产品的长距离运输单车装载量大,几乎能承运任何商品,可以不受重量和容积的限制、车速较高,平均车速在五种基本运输方式中排在第二位,仅次于航空运输、受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小,在运输的经常性方面占优势、可以方面地实现驮背运输、集装箱运输及多式联运。

铁路运输的以上优点是其他运输方式不能比拟的,但是铁路运输也存在着相应的缺陷,具体如下:1、铁路线路室专用的,固定成本很高,原始投资较大,建设周期较长2、铁路按列车组织运行,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有列车的编组、解体、和中转改编等作业环节,占用时间较长,因而增加了货物在途中的时间3、由于装卸次数多,货物损毁和丢失事故通常比其他运输方式多4、不能实现“门到门”的运输,通常要依靠其他运输方式配合,才能完成运输任务,除非托运人和收货人均有铁路支线。

若果继续保持自己的优势,客服自己的缺点,那么地面运输行业将继续稳定地位我国GDP做出卓越的贡献。

二、文献综述随着中国GDP的飞速增长,不少学者建立了GDP与各行业的模型,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其中也有不少研究是关于GDP与地面运输的。

徐晓伟在高校科技中发表的文章选取了,某省公路运输业对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公路交通运输对GDP影响定量评价的数学模型。

并得出了两点结论:一方面公路建筑业的发展促进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有赖于其他行业的发展。

唐世政在其学术论文中针对公路运输业对GDP影响的问题,综合利用了数形结合、多元统计、离散分析、回归分析、灵敏度分析方法分别构建了GDP比例预测、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多元非回归等模型,使用Excel、Matlab、Eviews软件,得出了公路运输业于直接贡献、波及效果、对于相关行业的直接消费和创造就业机会四个方面对GDP的贡献结果。

最后,将模型结果和实际相结合,对模型的深层次推广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范莉莉在其文献中提出了假设,包括了假设题目中的公路运输业只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公路建造业以及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假设生产部门保持原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假设有些数据过于庞大,因此可以理解为坏数据,则直接处理掉与该数据有关的任何指标等五点假设内容,然后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估计公路运输业对于GDP的影响。

丁尚仁则通过对对面运输与GDP之间的关联因素进行研究,并对我国地面运输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三、预设模型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它不仅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交通运输业是核算国民经济的重要成分,而GDP是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硬性指标。

因此,本文研究公路运输业对于国内成产总值的影响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选定旅客运输量、货物运输量、公路里程、铁路营业里程来表示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通过这些因素来研究铁路运输与我国生产总值的关系,并契机从中寻找GDP与铁路运输存在的某些联系。

为了具体分析各要素对我国生产总值的影响,采用的线性模型进行研究:11223344iy x x x x uββββ=++++其中,y代表国内生产总值,1x代表旅客运输量(万人),2x代表我国货物运输量(万吨), 3x代表国公路里程(万公里),4x代表铁路营业里程(万公里), iu代表随机扰动项。

我们通过对该模型的回归分析,得出各个变量与我国GDP的变动关系。

四、数据收集2014 640796.4 2209361 4381089 446.39 11.18五、模型建立1.散点图分析根据表1中的样本数据,运用Eviews作出x1,x2,x3,x4与Y之间的散点图,如下:被解释变量Y与各变量间的散点图可以看出,被解释变量Y与每个解释变量间都呈线性关系2.模型预模拟为估计模型参数,根据已收集到的统计数据,运用Eviews,利用最小二乘回归方程,在出现的估计对话框中,键入:y x1 x2 x3 x4 c,得到如下结果:12340.0014160.1352124.8925724.57261412.2y x x x x-=+++-回归结果表明,判定系数=0.9989,这说明模型对样本拟合得很好,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可达到99.89%。

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查t分布表得自由度为n-k=21的)(2knt-α=2.08。

X1的t检验并不通过,X2的t 检验通过,X3的t检验通过,X4的t检验通过。

F统计量值为4634.598,αF(3,21) (显著性水平为0.05)=3.07,因此F检验通过,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旅客运输,货物运输量,公路里程,铁路营业里程这些变量联合起来确实对中国生产总值有显著影响。

为了完善模型,对模型进行多种检验六、模型检验(一)计量经济学检验1.多重共线性检验通过共线性研究,我们发现各个变量之间的系数都十分高,1x 与2x 的系数关系达到了84.37%,与3x 的相关性达到了87.88%,与4x 的关系更是达到了80.49%。

2x 与3x 的相关性也达到了93%,与4x 的关系达到了92%,3x 与4x 的相关程度也有92%说明可能各个变量之间的确是存在了多重共线性,需要进行修正。

依次对1x ,2x 3x ,4x 进行线性回归,发现最优,2x 的判定系数=0.9952,t 值高达61.59,说明对模型十分显著,因此决定以2x 货物运输量作为留下的变量,进一步做下面的多重共性修正。

分别对各变量进行回归,我们发现X 2的显著性及拟合优度最佳、因此选择它作为基础变量,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回归。

在2x 的基础上再引入其他变量。

加入4x 后的效果最佳,在2x ,4x 的基础上再加入其他变量,最终发现,X2,X4的效果最佳。

因此模型更正为:24298706.90.13132336.65y x x =-++2.自相关性的检验:采用拉格朗日乘数检验法在5%显著性水平下,n 2R =1.22<2(1) 3.84X =,所以该模型不存在显著序列相关。

3.异方差检验及修正:采用怀特检验,通过怀特检验可以得到数据:从上表可以得到数据:2()n p R-=13.38,查表得2()x p=11.07,2()n p R-=13.38> 2()x p=16.92,说明存在异方差,需要进行修正。

七、模型确定与分析:24293277.60.13231256.53y x x=-++经济意义:((1)iu=-293277.6,表示当所有因素保持原有规模,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减少293277.6这种结果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2)2β= 0.132,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国货物运输量(每增长1个单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132个单位;反之,降低0.132个单位,符合经济现实。

(4)4β= 31256.53,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铁路营业里程每增长1个单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31256.53个单位;反之,降低31256.53个单位,符合经济现实。

回归结果表明,判定系数=0.9997,这说明模型对样本拟合得很好,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可达到99.97%。

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查t分布表得自由度为n-k=22的)(2knt-α=2.09。

2x的t检验通过,4x的t 检验通过。

F 统计量值为36105.8,F (3,22) (显著性水平为0.05)=3.07,F 检验通过,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货物运输量,铁路营业里程这些变量联合起来确实对中国生产总值有显著影响。

八、总结:通过模型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铁路运输行业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显著的影响,开拓地面运输市场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带动中国经济。

交通运输仍是保持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瓶颈因素。

为此建议如下:1.我国经济正处在新一轮经济周期上升期。

新一轮经济上升期将对我国的运输需求产生极大影响,运输需求与基础设施供给之间的矛盾将日趋突出,必须继续加快我国交通设施建设。

2.提高运输效率,一是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提高运输效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它是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长期战略。

二是尽快消除提高运输效率的制度与体制障碍,要加快交通改革,建立适应交通发展的管理体制,完善交通发展的市场环境,以使市场在运输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是国家应当制定相应的投资、税收、价格等政策,防止和抑制单纯数量型扩张增长方式,鼓励、支持交通行业部门和企业提高运输效率。

3.实施交通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适应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运输方式选择、运输资源配置、交通设施建设与运营等方面,一定要做到交通发展的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的统一。

其次,要协调好交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关系,做好交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 唐世政.依托区域优势和铁路优势加快铁路物流企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铁道经济研究.2012(2): [2] 范莉莉.铁路运输的战略优势 [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1(8) [3] 丁尚仁.地面运输系统[J]规划师.2011(2)[4] 徐晓伟.公路交通运输对GDP 的影响[J]高校科技.2014(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