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截桩施工方案(1)

截桩施工方案(1)

目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工程概况 (3)
三、 ....................................... 施工准备4
1、技术准备 (4)
2、施工机械、车辆准备 (4)
3、组织准备 (4)
4、作业准备 (5)
四、....................................... 操作工艺5
五、质量标准 (6)
1、质量保证措施 (6)
2、确保质量的若干要点 (6)
六、成品保护 (7)
七、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7)
八、安全技术措施 (8)
九、机械管理措施 (9)
、编制依据:
国家及地方、行业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
、工程概况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 )、清除土方和截桩头前积极了解现场及工程情况,熟悉施工图纸,弄清结
构物定位及轴线尺寸,各部位高程,为顺利施工做好技术准备。

2 )、测量复核:测量人员及时掌握相关的控制轴线及水准点,复核无误后方可使用,同时与资料室办理施测资料交接手续。

经双方复核认可后方可进行施工。

3)、编制好桩体泥浆土的清除、截桩头施工方案,经批准后逐级做好技术交底。

2、施工机械、车辆准备:
机械进场前仔细检查施工机械、车辆的机械性能,可能出现问题的各部零配件提前更换,对车辆外观较差的提前进行喷漆整容,确保机械、车辆以整洁、优良的性能进场。

1 )机具:铁锹、手推车、无齿锯、小白线、白灰、撬杠、钢卷尺等。

2 )机械:一台小型挖掘机、一辆自卸汽车等。

3 、组织准备:
对工地参施人员提前进行素质教育,树立以企业形象为重的意识,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施工。

作业队的主要人员加强与项目部各业务口联系,熟悉工程环境,提前进入工作状态。

带领挖机司机、运输人员、作业等有关人员提前熟悉现场情况及至弃土场的路线交通状况,为下步施工组织车辆做好准备。

4 、作业条件:
1 )清土前,将施工现场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 )如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错截桩头。

3 )开始清槽时,应根据当时降低的地下水位。

一直要降至低于开挖面0.5m,
然后才能开挖和截桩头。

4)根据施工现场的地形与作业条件,土壤类别与厚度,总工程量和工期综合考虑,发挥施工机械效率。

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要畅通无阻,必要时要重修道路加宽加高。

(6)在机械无法作业的部位,修整边坡坡度以及清理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

四、操作工艺
1 、修复道路:
根据现场的临时道路情况,对场内道路进行整平、加强及修复。

2、桩体间泥土清除:
选用好挖掘机先将未打到标高的桩周边的土体挖除,遇间距较小桩体间泥土用人工挖挖出堆集起来,然后再由挖掘机装上自卸车,利用修筑好的临时道路运往指定空地上,。

3、截桩头:
由测量人员用红油漆按照图纸上的设计标高,标在桩头上,先用无齿锯沿标高线把桩头锯上一周,然后人工用钻子、大锤把设计标高以上的桩头截掉,装车运往指定的垃圾堆场。

4 、清除泥土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的深度。

5 、用反铲挖土机开挖时,从基坑的两端,以倒退行驶的方法进行开挖,自卸汽车配置在挖
土机的两侧装运土。

开挖顺序:由东北向西进行。

6 、开挖时不得东抓西挖及过度深挖,因土层中有桩, 机械挖到桩时停止运作向上提起挖
斗,保护桩头。

7 、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方运到机械挖
到的地方,以便及时挖走。

五、质量标准成立以项目负责人为主的质量管理小组,经常对参施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对参施的机械手,测量人员及作业队等签定质量奖罚协议,确保不出现任何质量事故。

(一)、质量保证措施
1、经常教育;职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强化职工的质量意识,严格执行各
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认真落实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
2、强化质量保证体系,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各种质量制度,加强验收工作分
工负责,责任明确,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优标准;
3、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重点部位、工序由设计、甲方、监理和政
府部门共同参加验收;
4、施工方案必须经各级审批并按审批意见修整完善,经上报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二)、确保质量的若干要点:
1 、严禁扰动地基,即控制保留距设计基底 30cm 的原状土采用人工清底。

2 、开挖过程中密切监视地下水位情况,发现与施组设计不符及水位上升及时上报情况,采取措施。

3 、检查边坡设置情况,使其不小于设计值,不允许边坡偏陡。

4 、当挖至设计基底高程时,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地基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六、成品保护
1 、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柱、标准水准点等,挖运土时不得碰撞,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基
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定位标准桩和水准基点应定期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

2、施工中如发现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及时报当地有关部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
工。

如发现永久性标桩或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

3、基础周围的水管要有排水措施,开关、接头跑水、渗漏要及时修理,不使用时关好要
加箱上锁,防止跑水泡塌基础。

七、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 、基底超挖:开挖基坑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

2 、基底末保护:基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

3 、施工顺序不合理:应严格按预先规定的施工顺序进行开挖,应注意,宜先从低处开挖,
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得排水。

4 、施工机械下沉,施工时必须了解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

推土机、铲土机一般需要在地
下水位 0.5M 以上。

推铲土、挖土机一般需要地下水位 0.8M 以上挖土。

以防机械自身下沉。

5 、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基坑底部的开挖宽度和坡度,除应考虑结构尺寸要求外,
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

6 、清土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让机械碰坏桩头。

八、安全技术措施
1 、对所有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技术交底。

2 、临电使用和机械使用应遵守相应的安全管理规定。

3 、破桩人员应随土方的开挖进行观察露出的桩长,当发现桩体开挖过程中有异常时,应及时离开危险区域。

4 、破桩人员进入破桩前要先与挖机驾驶员进行沟通,协同作业。

5 、破桩时要划出一定范围作为倒桩的危险区域,此范围内除破桩人员外不得有其它任何操作人员。

6 、破桩人员要经验丰富,正确处理相应的安全隐患问题以确保自身安全。

7 、机械施工区域内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场地内。

8 、夜间施工时,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的地段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并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挖错或超挖。

九、机械管理措施
1、施工机械使用中要定期检测,并做好安全使用检测自检记录。

2、现场施工车辆时速不得超过 5 公里,严禁抢行,并距离坑边不小于一米。

3、手动电动机械,操作时必须使用绝缘手套和绝缘鞋,操作手套采用绝缘措施。

4、乙炔灭火器必须采用金属防爆膜,禁止使用胶皮薄膜代替。

5、工程设备施工前进行性能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专人操作。

6、吊装作业中操作人员要集中精力,监视被牵引物,禁止将重物在空中悬挂。

物件
提升后,操作人员不得离开。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