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紫癜是由血络受伤,血渗于肌肤之间,皮肤表现点状或片状青紫斑块的病症。
相当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或血管性、过敏性紫癜。
21.1诊断依据
21.1.1全身或四肢可见点状或斑块状出血,不高出皮肤,反复发作。
或出血斑点略高出皮肤,色鲜红或暗红,微痒,可伴腹痛或关节酸痛等症。
21.1.2可伴低热,齿衄,鼻衄,月经过多。
严重者可出现头痛,昏迷,便血,尿血。
21.1.3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出、凝血时间延长,束臂试验阳性。
骨髓象:巨细胞正常或增多,血小板形成减少或缺如。
若均正常者多为过敏性紫癫。
21.1.4必要时查免疫球蛋白PAIgG和IgA,PAC3有助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
21.2证候分类
21.2.1风热伤络:起病较急,皮肤紫斑色较鲜红,呈腰部以下对称性分布,略高出皮肤,或有痒感。
伴有发热,腹痛,关节酸痛等症。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21.2.2血热伤络:皮肤骤见青紫或鲜紫色点状或斑块,此起彼伏。
身热烦渴,面红升火,可伴有齿衄、鼻衄,
甚或便血、尿血、月经过多。
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数有力。
21.2.3阴虚火旺:皮肤有青紫点或斑块,时发时止。
手足烦热,颧红咽干,或午后潮红,盗汗,月经过多,伴有齿衄、鼻衄。
舌红,少苔,脉细数。
21.2.4气不摄血:病程较长,皮肤紫斑反复发作,色暗呈乌青斑块。
面色huang(恍)白,神倦乏力,头晕目眩,心悸少寐。
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1.3疗效评定
21.3.1治愈:紫斑紫点及全身症状消失,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
21.3.2好转:皮肤青紫斑点明显减少,全身症状减轻,实验室指标有改善。
21.3.3未愈:皮肤青紫斑点、全身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均无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