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玲玲的画》教案2

《玲玲的画》教案2

25 玲玲的画教材分析:《玲玲的画》是第七组的一篇课文。

本组教材围绕“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

”这个主题选择了几篇课文。

这类专题的课文从一年级下册就开始渗透,像《乌鸦喝水》、《称象》等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二年级上册第四组,也是围绕这个专题学习的。

在本册第四组的课文中也讲了动脑筋思考的故事,纵观整个小学的语文学习,这是一个重要的专题。

通过不同体裁的文章,从了解故事,点燃智慧的火花,到明白道理,指导学习、生活,开出灿烂的智慧之花,逐渐使学生养成善于动脑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玲玲的画》讲述了玲玲不小心弄脏了参加评奖的画,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划了一只小狗,不仅巧妙的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

就像玲玲爸爸说的那样:“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这句话是本文的主题。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课后泡泡语“这样的事我也遇到过……”,让学生谈生活中这样的事,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品味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使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多动脑筋,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 会认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懂得生活中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认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动过多种形式的读、举实例等方法,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方法:教法:利用形象直观的图片认识生字;通过ppt课件直观展示玲玲的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爸爸的话。

学法: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在多种形式读中体会人物的语气,及人物的情感变化;体会本文的主题,善于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Ppt课件、哭脸、笑脸。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上课!”师:“同学们喜欢画画吗?”生:“喜欢。

”师:“有一个叫玲玲的小朋友也很喜欢画画。

玲玲画画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个故事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注意“玲”字王字旁的最后一笔变成了提。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标自然段。

师:“打开课本请大家先给课文标上自然段。

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谁来说?”生:“十个自然段。

”师:“对,十个自然段。

”2、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

师:“请大家自己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

”生:读课文,画生字。

3、识记生字。

⑴(ppt出示生字“岭、叭”)师:“请把课本放好,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生:“它们都是形声字。

”师:“对他俩都是形声字。

只要记住声旁就很容易记住读音了,快读一读吧。

”⑵(ppt出示奖状、脏手图片)学习“奖、脏”师:“这是什么?生:“奖状。

”师:“对,奖状,你认识奖状的“奖”了吗?快读一读吧!”生:读生字。

师:“看这个小朋友的手怎么了?”生:“弄脏了。

”师:对,弄脏了。

你认识弄脏的“脏”了吗?快读一读吧!”生:读生字。

⑶(ppt出示“祥、幅、催、筋”)师:“我们已经学了许多识字方法了,快和你的同位说说你是怎样认识他们的。

”生:交流识字方法。

4、巩固生字。

⑴小老师领读。

师:“这是这节课的生字,谁能当小老师领读大家?”(ppt出示全部生字)生:小老师领读生字。

师:“小老师表现真帮!”⑵(ppt出示生字苹果树)师:“我们来做个游戏。

你能读对苹果上的生字,摘到苹果吗?”生:读生字。

⑶(ppt出示全部生字)开火车练读生字。

师:“快让我们的小火车开起来吧!”生:开火车读生字。

师:“我们的小火车开得真快。

”三、精读课文,感悟课文。

1、再读课文。

师:“生字跑到课文里去了,你能把课文读正确吗?请大家试一试。

”(接读课文。

)生:读课文。

2、学习第一段。

⑴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师:“谁能为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吗?”生:读第一段。

师:“你读的真流利。

请坐。

”师:这就是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

你觉得怎么样?(出示玲玲的画)生:“非常漂亮。

”师:“你能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这一段吗?”⑵体会玲玲的心情。

师:“这时玲玲会想些什么?”(高兴、满意、一定能一等奖) 生1:“明天我一定能得一等奖。

”生2:“一等奖是我的了!”师:“你能试着再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吗?”生:读第一段。

师:“我听出来了,玲玲对她的画非常满意。

”⑶词语体会玲玲满意的心情。

师:“你从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哪些词语还能体会到玲玲满意的心情?”(满意、端详)生1:“满意。

”生2:“端详。

”师:(板书:端详)“唉,什么事端详?这就是玲玲的话,你能做一个端详的动作吗?”生:拿着玲玲的画做端详的动作。

师:“对,就是这样仔细的看,而且心里美滋滋的。

我们一起读读这一自然段吧。

”师:“这时玲玲的心情我们可以用一张笑脸来表示。

”(师板贴一张笑脸)。

3、学习2-6自然段(弄脏画)。

师:“可是就在这时,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谁来给大家读读2-6自然段?来你来。

生:读2-6自然段。

师:“发生什么事了吗?”生:“玲玲的画弄脏了。

”师:“是啊,玲玲的画弄脏了。

”(板书“弄脏”)师:“这时玲玲的心情会怎样?生:“伤心。

”师:“你从课文哪些地方能看出玲玲伤心?”生:“玲玲哇的哭了。

”师:“请大家自己练读这一部分。

”生:练读课文。

师:“谁读?”生:读。

师:“你能再伤心读一读这一段吗?”生:读(ppt出示玲玲的话:我的画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师:“这时玲玲的心情怎样?(ppt出示着急)”生:“伤心。

”师:“只是伤心吗?现在时间可不早了,爸爸已经催过好几次了。

”生:“玲玲心里还非常着急。

”师:“那,我们应该怎样的这句话?你再来试试。

”生:读。

师:“我们着急时有时急的怎样?”生:“急得跺脚。

”师:“你能想象着表演一下玲玲跺着脚说这句话吗?”生1:边读边表演。

师:“谁能表演的更着急?”生2:边读边表演。

师:“这时玲玲的心情要用一张哭脸来表示了。

”(师板贴哭脸)4。

、学习7、8自然段,解决问题。

师:“就在这时,爸爸的话给了玲玲提示。

请大家默读课文7、8自然段看玲玲是怎样做的。

”生:生默读。

师:“谁能说一说玲玲怎么做的?看,这就是玲玲弄脏的画,玲玲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

”(ppt演示)师:“有了这只小花狗,让这幅画显得更温馨了。

玲玲的这幅画得了一等奖。

(板书:得奖)这时玲玲的心情怎样?生:“高兴。

”师:“现在我们又可以用一张笑脸来表示玲玲的心情了。

”(师板贴笑脸)5、学习第9自然段,点明中心。

师:“这时爸爸是想怎样教导玲玲的?请从课文第九自然段画出爸爸的话,自己读一读。

”生:读玲玲爸爸的话。

师:“这就是爸爸的话,看了这句话你想说点什么?”(ppt 出示爸爸的话)生1:“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动脑筋。

”生2:“遇到问题要多动脑筋。

”师:“是啊,爱动脑筋的孩子们,当你不小心把衣服弄破时,你想到了玲玲爸爸的话,(齐读玲玲爸爸)于是你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生1:“可以找同样颜色的线缝好。

”生2:“可以买个补贴缝上。

”师:“大家的办法真不错。

”师:“当你不小心把一只完整的铅笔弄成两段时,你想到了玲玲爸爸的话,(齐读玲玲爸爸)于是你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生1:“可以把断的地方销一销,就成两支铅笔了。

”生2:“可以用纸卷成管套在铅笔上,这样还是两支铅笔。

”生3:“可以用不用的钢笔帽套在铅笔上,也是两支长铅笔。

”师:“看来我们大家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

”四、总结师:“这节课老师也要送给大家一幅画,(ppt演示)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快乐,偶尔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让我们收获更多快乐。

最后还有和大家分享的一句话(ppt出示玲玲爸爸的话)齐读。

”结束课堂。

板书设计:端详弄脏得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