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宋词鉴赏复习题

宋词鉴赏复习题

高二语文必修四期中宋词鉴赏复习题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8分)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苏轼
一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1)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纵饮的醉意表现出来的呢怎样理解他这份醉饮的豪兴(4分)(2)“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4分)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

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么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前。

(1)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三苏父子、曾巩、一同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1分)
(2)上片描绘的色调和谐、情趣盎然的湖上游春图,经“逐”、“拍”等的点化,顿使形象呼之欲出。

请分析“逐”、“拍”的艺术效果。

(3分)
(3)有人说词的下片有“及时行乐的消极情调”,你同意吗请简要分析。

(3分)
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1)后人认为该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怀抱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亦体现作者秦观的心中的“淡淡的愁”。

请你说说“淡淡的愁”的“淡淡”二字在词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答。

(2分)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棼在《宋词赏析》中将其成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4分)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作者辛弃疾__词派的代表,这一词派是宋代大词人__开创的。

(2分)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首词所描写的内容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张继有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辛弃疾这首词中说“明月别枝惊鹊”。

请就辛词这句中“别”字的精妙之处作简要的分析。

(2分)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苏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谴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①开头三句写景,其主要作用是什么(2分)
②上片运用多种手法描写弹筝女,请择其一种作具体分析。

(3分)
③下片重在写音乐,最后三小句诗意味深长,试作简要评析。

(3分)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

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1)苏轼,字子瞻,号,宋代著名文学家。

“鹧鸪天”是他写的这首词的名。

(2分)
(2)词的上片写景。

你认为这首词写景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请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3分)
(3)最后两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画龙点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慨(3分) 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析“吹皱一池春水”中“皱”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3分)
(2)诗评家认为,作者用饱蘸感情的笔墨刻画了主人公复杂的心理状态和变化过程,请从这一角度做简要分析。

(4分)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武陵春春晚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⑴从词的格式看,“武陵春”是这首词的。

李清照是(朝代)婉约派词人。

(2分)
⑵这首词的上阕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细致刻画一个流荡无依、孤苦凄凉的中年妇女形象请作出具体的分析。

(3分)
⑶古代词人运用多种手法来形容人的愁绪。

如李煜《虞美人》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秦观《江城子》云:“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与这两个名句相比,你是否认为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在艺术效果上比它们更胜一筹,为什么(3分)
9.阅读下列诗词,回答下列问题。

(8分)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①
辛弃疾
郁孤台②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注:①造口:地名,在江西万安。

②郁孤台:在江西赣州西南,又名“望阙台”。

愁予:使我发愁。

①本词作者是宋代词坛上两大流派之的代表作家;另一大流派是。

代表作家有、(填两个)(3分)
②此词写于淳熙二、三年(1175-1176),诗人当时正任江西提刑。

其中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人们称道的名句,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这两句诗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意境。

(5分) 10.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更漏子
温庭筠
玉炉香,红烛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衿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夜夜,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1)根据你的判断,这首词属于(流派),这种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2分)(2)这首词的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说明。

(2分)
答:
(3)“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是什么意思在抒情上有什么特点(4分)
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