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除草剂的主要类别及其特性-1
除草剂的主要类别及其特性-1
6)除草效果受杂草的大小影响很大.
土壤处理剂的特点
1)持效期较长,能够长期控制杂草。但残效期太长会造成后茬敏感作物的药害。 2)在杂草发生之前用药,能够早期控制杂草。 3)不能够因草施药,选择除草剂有一定的盲目性。 4)除草效果受土壤特性影响较大,药效不稳定。影响混土处理剂药效的主要因 素依次为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质地、土壤酸碱度、土壤墒情、整地质量、土 壤温度等;影响封闭处理剂药效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土壤墒情、整地质量、土壤 温度、有机质含量、土壤质地、土壤酸碱度等的影响。 5)封闭处理剂对大粒种子的杂草和多年生杂草效果不好。 6)封闭处理剂用药后降大雨及在沙土地、低洼地上应用易发生药害。 7)封闭处理剂单从除草效果考虑,用药时期为杂草出苗前越晚越好。
酰胺类
磺酰脲类 咪唑啉酮类
嘧啶水杨酸类
磺酰胺类 三氮苯类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三氮苯酮(三嗪酮类)类 氨基甲酸酯类 硫代氨基甲酸酯类 N-苯基肽亚胺类 噁二唑类 二苯醚类 二硝基苯胺类 三酮类 有机磷类 取代脲类 其他主要除草剂品种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基本结构
3)作物药害较轻时表观症状不明显,但会影响产量。一般 把药害症状不明显的药害称为隐性药害。
4)喷药质量要求相对较低,如果药量足够只要杂草的部分 部位接触到药剂,整株杂草就会全部死亡。 5)茎叶处理剂施药浓度过高会降低除草效果。特别是激素 类除草剂表现最为明显。
触杀性除草剂的特点
1)药效发挥速度快。药剂不经过传导直接发挥作用,吸收部位 与作用部位在一起,所以需要时间短。 2)杀草不彻底,对多年生杂草及大龄杂草效果不好。多年生杂 草及大龄杂草具有再生能力,处于休眠状态的芽由于顶芽被 杀死而开始萌发,形成新的植株。 3)作物药害较轻时表观症状也很明显,但一般不影响产量。 4)喷药质量要求相对较高。必须保证杂草植株所有部位都接触 到药剂才能将整株杂草杀死,杂草未接触到药剂的部位不受 害。 5)茎叶处理剂施药浓度应尽可能低,以提高药剂在叶片内的扩 散面积,提高除草效果,降低药害。
生化选择性受植物生长发育状况、植物品种、外部 环境条件的影响。
生化选择性在培育抗除草剂作物中的应用 改变靶标的敏感性(导入不敏感的靶标酶); 提高作物降解的能力(导入降解酶); 增加靶标酶的量(导入催化靶标酶合成的酶)。
位差选择性
利用杂草与作物在空间上的位置不同,将除草剂有针对性地施到杂草生 长的地方来杀死杂草,而作物由于接触不到除草剂而不受害。
二、根据除草剂的选择性分类
根据选择性分类除草剂的类别
选择性除草剂的特点 灭生性除草剂的特点
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
选择性除草剂的特点
1)杀草谱窄。一般情况下杀草谱越宽对作物的安全性越差。
由于农田中杂草种类较多,所以一般需要两种或几种杀草
谱不同的除草剂混合或搭配应用。 2)除草剂的选择性是相对的,用药量、环境条件、用药方法、 用药时期、杂草及作物的发育状况等对其有很大的影响。 3)除草剂的选择性是对某一种或几种作物而言,不可能对所
除草剂的主要类别及其特性
一.根据使用方法分类
二.根据选择性分类
三.根据传导性分类
四.根据对不同类型杂草的活性分类 五.根据作用方式分类 六.根据化学结构分类
一、根据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分类
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除草剂的类别
茎叶处理剂的特点 土壤处理剂的特点
土壤兼茎叶处理剂的特点
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除草剂的传导
短距离传导 :通过胞间连丝或扩散作用在非共质体内移动。 长距离传导 :通过木质部和韧皮部进行长距离传导。
叶吸收
随 光 合 产 物
新生叶
筛 管
蒸 腾 导 作 管 用
顶芽、幼叶、根尖
对多年生深根杂草有作用。 药量过大会杀死筛管细胞,
破坏输导功能。
根吸收
导管为非生命物质, 故施药量较高时,木质部 仍能向上传导。
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杀草原 理
大多数被植物叶片吸收,在共质体内传 导到根、芽的分生组织。个别品种如禾 草灵除了被叶吸收外也能被根吸收,在 植物体内进行有限的传导。
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
形态差异选择性
生理选择性 生化选择性 人工选择性
时差选择性
水平位差选择性
位差选择性
垂直位差选择性ຫໍສະໝຸດ 形态差异选择性指由于杂草和作物植株形态差异,使得它们接收 药量不同而实现的选择性。
在形态选择性上禾本科植物比阔叶植物更有优势: 叶 片 生长点
阔叶植物:宽阔,着药面积大 窄叶植物:窄而挺直,着药面积小 阔叶植物:裸露在外 窄叶植物:包被于叶或叶鞘内
对弱酸性的除草剂的吸收受pH影响,低pH值情况
下吸收量大。
茎叶处理剂的吸收
角质层吸收
蜡质是除草剂进入角质层的主要障碍。 角质层的厚度与除草剂的穿透量成负相关。 油类助剂可提高角质吸收量。
气孔吸收
表面张力是除草剂进入气孔的主要限制因子。 药液进入气孔,需表面张力小于30mN/m2; 大多数除草剂的表面张力在30-35mN/m2。 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可大大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
时差选择性
是利用某些除草剂见效快、土壤中持效期短的特 点,在作物播种前或出苗前施用,利用杂草与作物出
苗的时间差达到杀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的目的。
根据除草剂的传导性分类
类别及概念 传导性除草剂的特点 触杀性除草剂的特点
概念
传导性除草剂
被植物的根、茎、叶等吸收后,经
输导组织从吸收部位传导至其它器官的
草地平(dinoben)
杀草畏(tricamba)
主要用于麦类、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及草坪。 茎叶处理,防治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 与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一样,注意漂移药害。
主要特性
• 同苯氧羧酸类。
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基本结构
CH3 R1 O O C* H COOH
酯
形成不同的除草剂品种
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主要品种
2,4—D丁酯的漂移
两次漂移
第一次为喷洒漂移 ↓ 量大,浓度低
第二次为挥发漂移 ↓ 量小,浓度高
苯甲酸类
1. 基本结构
COOH
苯环上取代基不同形成不同的除草剂品种。
主要品种
COOH Cl OCH 3
O2N Cl COOH Cl
Cl
O
CH3 O C OH
Cl
Cl
Cl
麦草畏(dicamba) ——百草敌
混土处理 土壤处理剂 :只能做土壤处理
茎叶处理 茎叶兼土壤处理剂 土壤处理 封闭处理 毒土处理 混土处理 封闭处理 毒土处理
茎叶处理剂的特点
1)可以根据杂草种类选择相应的除草剂品种。 2)在土壤中无持效期,只能杀死已经出来的杂草,控草时间短。 3)除草效果受土壤特性影响小,药效相对比较稳定。但天气过于干 旱,由于杂草为了避免体内水分过于蒸腾,叶片气孔会关闭、角 质层和蜡制成会增厚,进而影响除草剂的吸收,导致除草效果降 低。 4)茎叶处理剂对大粒种子的杂草和多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好于土壤 处理剂。 5)茎叶处理剂施药后短时间内降雨会因药剂被雨水冲刷而无效,需 要重喷。
O Cl O Cl CH2 C OH
2,4—D丁酯 2,4—D异丁酯 2,4—D异辛酯 2,4—D丁氧基乙酯 2,4-滴乙二醇双酯
Cl Cl O O CH2 C Cl O CH2 CH2 O
O O CH2 C CH2CH2CH2CH3
Cl Cl
O C CH2 O Cl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杀草原理
٭被植物的根和茎叶吸收 ٭通过木质部或韧皮部在植物体内上下传导 ٭在分生组织积累 ٭具有植物生长素的作用。
禾草灵(diclofop-methyl)——伊洛克桑、禾草除 精喹禾灵(quizalofop-P-ethyl) ——精禾草克 精吡氟禾草灵(fluazifop-P-butyl) ——精稳杀得 右旋吡氟乙草灵(haloxyfop-P-methyl)——高效盖草能 精噁唑禾草灵(fenoxaprop-P-ethyl)——威霸、骠马 喹禾糠酯(quizalofop-P-tefuryl)——喷特 氰氟草酯(cyhalofop-butyl)——千金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主要特性
1)低用量时具有激素作用,能够刺激植物生长,高用量时具有 选择性除草作用。 2)茎叶处理时主要应用于禾本科作物田,土壤处理主要为大粒 种子的作物田进行封闭处理,但盐类化合物不能应用。 3)主要防除阔叶杂草。 4)施药时期为禾本科作物3叶期以后6叶期以前,否则药害严重。 5)酯类化合物活性高,但漂移严重,应注意漂移药害问题。 6)均为传导性除草剂。 7)不能与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混用,会明显降低芳氧(基) 苯氧基丙酸类除草剂的除草效果。
有的作物都具有选择性。一般适用作物种类越多的除草剂,
杀草谱越窄。
灭生性除草剂的特点
1)杀草谱宽。正常情况下能够杀死绝大多数植物。
2)灭生性除草剂也可根据其除草特性、杂草及作物发生特
点,利用人工选择性将其应用于(时差选择性、位差选 择性)农田中。
3)抗灭生性除草剂的作物品种,已经通过作物育种手段培 育出来且已经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所以灭生性除草剂对 某些作物品种来说可能是具有选择性。
2、根据对不同类型杂草的活性分 类
禾本科杂草除草剂 阔叶杂草除草剂
莎草科杂草除草剂 广谱性除草剂
3、根据作用方式分类
根据作用方式分类除草的主要类别
光合作用抑制剂
呼吸作用抑制剂
脂肪酸合成抑制剂
氨基酸合成抑制剂
微管形成抑制剂
生长素干扰剂等。
3、根据作用方式分类
&土壤处理除草剂的吸收
土壤兼茎叶处理剂的特点
1)具有封、杀双重作用。
2)可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特点、作物种类选择相应的处理方 法,处理方法灵活。气候、土壤条件不利于土壤处理剂药 效发挥时做茎叶处理;小粒种子的作物田选择茎叶处理; 利用垂直位差选择性时做封闭处理;利用水平位差选择性 时做茎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