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的除草剂化学分类表

完整的除草剂化学分类表


乳氟禾草灵、氯氟草醚
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
恶草酮、氯炔恶唑酮、丙炔恶
最大特点是在保持现有高活性、对环境友好的前提下,不仅对作物安全,而且对后茬
4
四取代苯类
(Protox),抑制 罗纳普朗克 草酮、甲磺草胺、唑酮草酯、
叶绿素合成。
唑啶草酮
作物无影响。
土壤处理剂,主要杀灭杂草的幼芽,因而多在作物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施,此除草
扑隆、绿麦隆、伏草隆 胶体吸附,停留在0-3cm深土层。除草效果与土壤含水量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墒
情好则除草效果高。主要通过土壤生物进行降解,在土壤中的持效期数月至1年以上
(DHP)合成酶抑制

剂,脂肪合成抑制,
15
氨基甲酸酯类
永农
细胞分裂抑制,其次
由于品种的不同,可被植物根、胚芽鞘及叶片吸收,对成株杂草的防效差。主要作用 甜菜宁、甜菜安、燕麦灵
草胺、氟吡草胺、氟噻草胺 收。(3)多数品种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种子发芽和幼芽生长,使幼芽严重矮化而最终
死亡。
唑嘧磺草胺、甲氧磺草胺、氯 被植物的根、叶吸收;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传导;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从而
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
10
磺酰胺类
道农业 酯磺草胺、双氯磺草胺、双氟 抑制支链氨基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的生物合成。
隆、砜嘧磺隆、嘧磺隆
3-4叶期使用效果最好。由于其死草速度较慢,为了扩大杀草谱,提高死草速度,多 与唑草酮、二甲四氯、2.4-D、乙羧氟草醚等复配使用。茎叶处理后可被杂草茎叶、 根吸收,并在体内传导,通过阻碍乙酰乳酸合成酶,使缬氨酸、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 受抑制,阻止细胞分裂,致使杂草死亡。抗药性。ALS抑制剂作用靶标单一,连续使 用易诱发杂草产生抗药性。残留药害和抗性问题日益突出。
部位是植物的分生组织,受害作物的根尖肿大、矮化、幼芽畸形。
是抑制光合作用
16 硫代氨基甲酸酯类 脂类合成抑制剂
孟山都
丁草特、禾草丹、野麦畏、灭 可以防除多种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对部分阔叶杂草有效。大多数品种是通过杂草幼根 和芽被吸收,重要是土壤处理剂。主要抑制植物分生组织的生长,杂草受药的主要症
草猛、禾草特、环草特、哌草 状是:禾本科杂草从胚芽鞘抽出的叶片异常,生长畸形;大部分情况下施药后,禾本
剂(ALS)
磺草胺、五氟磺草胺 主要特性:长残留除草剂;防除阔叶杂草为主;土壤处理或茎叶处理。
最大特点是高活性。以茎叶吸收为主,兼有封闭作用,主要防除阔叶类杂草,在杂草
苄嘧磺隆、吡嘧磺隆、烟嘧磺
11
磺酰脲类
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 剂(ALS)
杜邦
隆、氟嘧磺隆、噻磺隆、甲磺 隆、绿磺隆、胺苯磺隆、氯嘧 磺隆、环丙嘧磺隆、甲基二磺
剂典型作用特性是抑制次生根生长,对芽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单子叶的效果好些
微管组装抑制剂与细
5
二硝基苯胺类
巴斯夫 二甲戊乐灵、地乐胺、氟乐灵 。除草机制只要是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分化,破坏核分裂,被认为是一种核毒剂,
胞膜破坏剂
使根尖呈鳞片状。易挥发和易光解是此类除草剂的冲突特征,因此在田间喷药后必须
20
有机磷类
蛋白质受干扰
孟山都
草甘磷、莎草稗
灭生性的除草剂用。莎稗磷通过植物的根、胚芽鞘及幼叶被吸收。
除环苯草酮为水田除草剂外,其它均为旱田除草剂。具有选择性的内吸传导型茎叶处
21
环己二酮类(环 乙酰辅酶A羧化酶
己烯酮类)
(ACC酶)抑制剂
曹达
禾草灭、稀禾啶、噻草酮、烯 理剂。具有很好的内吸性(渗透转移型)。施药后药剂可被杂草茎和叶迅速吸收,并
17

(ACC酶)抑制剂
道农业
、噻唑禾草灵、喔草酯、炔草 酯、氰氟草酯
羧化酶(ACC酶),使脂肪酸合成停止,细胞的生长分裂不能正常进行,膜系统等含 脂结构破坏,最后导致植物死亡。 由于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具有高效、低毒、杀 草谱广、施用期长以及对后茬作物安全等特点。
杀草谱广,不仅防除一年生阔叶。个别品种还能有效的防除多年生杂草和木本杂草。
丹、磺草灵 科杂草发芽、出苗,并长出1-2片真叶后死亡。
可用于阔叶作物,能防除多种禾本科杂草。特点是药剂经茎叶处理后,迅速被杂草茎
精吡氟禾草灵、精喹禾灵、高
叶吸收,并传导到顶端以至整个植株,积累于植物体的分生组织区,抑制乙酰辅酶A
芳氧基苯氧基丙酸 乙酰辅酶A羧化酶 汽巴-嘉基、 效氟吡甲禾灵、精恶唑禾草灵
的抑制剂
(苞卫)
周内死亡3、可以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与部分禾本科杂草,有些品种对莎草也有较好
的效果4、在土壤中不易挥发和光解,残效期长,有些平中可达半年之久,对后茬敏
感茎作叶物吸有收伤为害主。,一些品种也可以通过根系吸收,能够在植物体内传导。
13
嘧啶水杨酸类
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 剂(ALS)
组合化学
嘧硫草醚、嘧草醚、双草醚、 1)高活性、低用量,可与磺酰脲类除草剂匹敌; 嘧啶肟草醚、环酯草醚 2)杀草谱广,主要防除阔叶杂草,有的品种也兼治稗草,尤其是稻田稗草;
脂类合成抑制剂或细
丙甲草胺、苯噻草胺、甲氧噻 果差,活性如下:乙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丁草胺>甲草胺>毒草胺
9
酰胺类
胞分裂与光合作用, 孟山都 草胺、异恶草胺、吡草胺、四 (2)大多数品种都是土壤处理剂,主要在作物播后芽前施药。单子叶植物的主要吸
生长抑制剂
唑酰草胺、氟丁酰草胺、吡氟 收部位是幼芽(胚芽鞘),而双子叶植物则主要通过幼根(下胚轴)、其实是幼芽吸
大。 防除多种一年生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可以被植物根与茎叶吸收,而以根吸收为
嗪草酮、环嗪酮、苯嗪草酮
主,然后沿着木质部导管向地上部分传导。是光合作用的强烈抑制剂,他们抑制光合 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固定,并导致植物体水化合物含量下降。主要通过土壤微生物降解
和化学分解而消失,部分品种在土壤中比较稳定。
8
三酮类
叶绿素合成。
住友
氟烯草酸—利收;丙炔氟草胺 —速收;氟噻甲草酯、嗪草酸
甲酯—阔镰刀
被植物幼芽和叶片吸收,叶片吸收时不向下传导。作用靶标是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 叶绿素合成。主要特性:触杀性;超高效。
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
噁草酮 —农思它、恶草灵;
被植物幼芽和叶片吸收,叶片吸收时不向下传导。作用靶标是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
除草剂分类汇总表
序号 按化学结构分类 杀草原理
代表企业
品种
作用机理
苯氧羧酸类(阻碍植 苯氧羧酸类 (苯氧 物激素的正常活动) 1 乙酸类)(羧酸
类)
喹啉羧酸类(阻碍植 物激素的正常活动)
巴斯夫 巴斯夫
属于激素型除草剂,杂草中毒症状与生长素物质的作用症状相似。药剂能穿透角质层
和细胞质迅速传导到植物的各个部位,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当传到生长点时,使其停
3
二苯醚类
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 (Protox),抑制
叶绿素合成。
罗姆哈斯
乙羧氟草醚、乙氧氟草醚、氟 磺胺草醚、氟呋草醚、氟酯肟 草醚、氟草醚酯、氟萘草酯、
芽期,芽后茎叶处理。抑制光合作用,使叶绿素合成受阻,从而导致杂草叶片枯萎死 亡。这类除草剂作用速度快,且稍有药害,但通常不影响作物产量,对后茬作物安全 。
羟苯基丙酮酸双氧化 酶活性抑制剂( HPPD )
先正达
磺草酮、甲基磺草酮、双环磺 草酮
最大优点是:①水溶液的贮存稳定强,不易挥发与光解;②与其它除草剂的物理相容 性好,利于开发混合制剂;③弱酸性除草剂,便于植物吸收。植物分生组织失绿白 化,造成植物死亡。
乙草胺、甲草胺、丙草胺、异 (1)几乎所有品种都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特效除草剂,对阔叶杂草的防除效
、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则可达1-2个月。 使用剂量和植物种类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注
意漂移药害。不能与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混用,会明显降低芳氧(基)苯氧基丙
酸类除草剂的除草效果。
二氯喹啉酸和喹草酸
2
苯甲酸类
阻碍植物激素的正常 活动
巴斯夫 先正达
麦草畏
用于禾本科作物 内吸传导,根茎叶都可吸收,阻碍植物激素的正常活动。移药害。
抑制类叶红素的生物
氨氯吡啶酸、氯氟吡氧乙酸、
18
吡啶类
合成
陶氏
绿草定(三氯吡氧乙酸)
可以被植物叶片与根迅速吸收,并在体内迅速传导,具有植物激素的作用,单位面积 用药量小。在土壤中的稳定性强,故持效期长。
19
联吡啶类
光合系统、抑制光合 作用
先正达
百草枯、敌草快
杀草谱广,可防除多种双子叶杂草。触杀性,作用迅速,往往在光照条件下1-2小 时,植物便产生十分明显的受害症状。
1、内吸传导作用强,通过植物茎、叶和根吸收后在木质部和韧皮部内传导,积累于
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
咪唑喹啉酸、咪唑烟酸、咪唑 分生组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使植物生长停止而死亡。2、此类除草剂可做土
12
咪唑啉酮类
剂(ALS)或乙酰羟 酸合成酶(AHAs)
氰胺
乙烟酸、甲氧咪草烟、甲咪唑 壤处理,也可做茎叶处理。土壤处理后,杂草分生组织坏死,生长停止,虽然一些杂 烟酸、吡唑啉酮类苯唑草酮 草能发芽出土,但不久后便停止生长而死亡,茎叶处理后,杂草生长停止,并在2-4
尽快耙地拌土。
6
三氮苯类
7
三氮苯酮类
抑制光合作用 抑制光合作用
安道麦阿甘 拜耳
西玛津、扑草净、氰草津、西 土壤处理剂,主要通过植物的根吸收,个别能被茎叶吸收。对植物主要抑制是植物的
草净、莠灭净、扑草津、异丙 光合作用。主要防除一年生杂草,阔叶好于禾本科的。生物化学选择性是重要特征,
净、氟草净
位差选择性对深根作物是很重要的。长期使用易产生抗药性。结果不同,性质差异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