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试】高三理综1月月考试题

【考试】高三理综1月月考试题

【关键字】考试成都龙泉中学高2017届高三1月月考试题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揩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作答: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考生应根据自己选做的题目准确填涂题号,不得多选。

答题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N—14 O—16 Na—23 Al—27 P—31Cl—35.5 Fe—56 Ni—59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教材中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斐林试剂中,NaOH为CuSO4与还原糖的反应创造碱性条件B.脂肪鉴定实验中,花生子叶细胞间可能观察到橘黄色小颗粒C.用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色素D.蝗虫精巢永久装片是观察有丝分裂的最佳选择2.下列与植物激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生理活动B.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成塔形与激素有关C.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D.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3.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乳酸菌的遗传信息传递都发生在生物大分子间B.HIV的遗传信息传递中只有A-U的配对,不存在A-T的配对C.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4. HIV能够识别并入侵人体的T细胞,与HIV识别T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有关.而用同种受体修饰人的红细胞也能被HIV识别、入侵,但HIV却无法增殖.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HIV的遗传物质含有胸腺嘧啶;②T细胞、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不同;③HIV入侵T细胞与上述红细胞后的结果不同,与其细胞结构有关;④HIV会随其入侵的红细胞的凋亡,而被免疫系统清除;⑤HIV识别T细胞及上述红细胞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

A.②③④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5.下图为ATP分子的结构示意图,① 一 ④表示相应虚线框内的物质结构,a、b、c表示有关的化学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是腺苷,是ATP中A代表的物质B.②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③是ADP,④是ATP,活细胞中ATP与ADP可以相互转化D.a、b、c中都储存着大量能量,所以ATP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6. 下图表示绵羊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若经a细胞(AaBb)分裂产生的配子有四种基因型,则过程Ⅰ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B. c、d细胞的融合过程,依赖于生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以及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 要将外源基因导入e细胞需先将外源基因与运载体连接,然后将重组DNA导入细胞D. 过程Ⅲ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在分裂中期的细胞中仍有少量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7.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因铝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所以铝制餐具可以长期使用B.因废弃物易污染环境,腈纶不宜大量取代棉、麻等天然材料C.SiO2用途广泛,因其高熔点的特性成为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D.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通过缩聚反应制得的8.(原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按照系统命名法,烃分子的名称为2,3-二甲基-3-乙基戊烷B.鸡蛋白、大豆蛋白等蛋白质可溶于水,在这些蛋白质溶液中加入(NH4)2SO4或Na2SO4的浓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C .可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D .有机物(俗称“一滴香”)的一种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9.短周期元素 A、B、C、D、E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的最高价氧化物与 B 的氢化物在水中反应得到的生成物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C、D 为金属元素,且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 K 层电子数,而 C 的阳离子半径大于 D 的阳离子;若往 E 单质的水溶液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能观察到先变红后褪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的氢化物和E的氢化物能相互反应,且得到的产物只含有共价键B.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ⅠA族C.金属D能在A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燃烧,生成A的化合物D.E单质的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E单质具有漂白性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B.将铜粉加入 1.0mol·L-1Fe2(SO4)3溶液变蓝、有黑色金属铁比铜活泼溶液中固体出现C.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CuSO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Cu(OH)2的溶解度比Mg(OH)2的小1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N表示粒子数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HF中分子总数为N AB.室温下,31.0g白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1.5N AC.常温常压下,17 g甲基(﹣14CH3)所含的电子数为9N AD..将1molCl2通入到水中,则N(HClO)+N(Cl﹣)+N(ClO﹣)=2N A12、a mol的下列铁及其化合物分别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假设还原产物只有一种),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均可看作两部分,一部分为作氧化剂的硝酸,另一部分为起酸作用的(即以硝酸根离子的形式存在于反应后的溶液中维持溶液的电中性)硝酸,下列各选项中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正确的是(单位:mol)①Fe:3a+a;②Fe3O4:9a+a\3;③Fe(OH)2:3a+a3;④FeSO4:a+a\3A.①②③④ B.只有①② C.只有③④ D.只有①②③13.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 mL浓度为0.1 mol·L-1的CH3COOH 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B.c NH+4c NH3·H2O先增大再减小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 mL时,c(NH+4)=c(CH3COO-)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的A、B两个物体,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μmg,现用水平拉力F拉B,使A、B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拉力F的最大值为A.μmg B.2μmg C.3μmg D.4μmg15.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质量为M的斜面,斜面表面光滑、高度为h、倾角为θ.一质量为m(m<M)的小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不计冲上斜面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如果斜面固定,则小物块恰能冲到斜面的顶端.如果斜面不固定,则小物块冲上斜面后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A.h B.C. D.16.许多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等等.以下关于物理学史和所用物理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光电门测算瞬时速度是用了放大法B.伽利略为了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了控制变量法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17.学习物理不仅要掌握物理知识,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在下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中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相同的是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丙、丁18.专家称嫦娥四号探月卫星为“四号星”,计划在2017年发射升空,它的主要任务是更深层次、更全面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貌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档案资料。

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的平均密度为ρ,嫦娥四号开始探测时与月球中心的距离为r,根据以上信息可求得A.引力常量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引力常量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嫦娥四号的运行速度v=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嫦娥四号的运行速度v=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9.如下图所示为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圆环,可在水平放置的足够长的粗糙细杆上滑动,细杆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不计空气阻力,现给圆环向右的初速度v 0,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圆环运动的速度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20.如图所示,摆球质量为m ,悬线的长为L ,把悬线拉到水平位置后放手。

设在摆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F 阻的大小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重力做功为mgLB .绳的拉力做功为0C .空气阻力F 阻做功为-mghD .空气阻力F 阻做功为-12F 阻πL 21.如图,A 、B 两小球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A 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B 、C 两小球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相连,C 球放在水平地面上。

现用手控制住A ,并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滑轮左侧细线竖直、右侧细线与斜面平行。

已知A 的质量为4m ,B 、C 的质量均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

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释放A 后,A 沿斜面下滑至速度最大时,C 恰好离开地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斜面倾角α=30°B .A 获得的最大速度为km g 52 C .C 刚离开地面时,B 的加速度为零D .从释放A 到C 刚离开地面的过程中,A 、B 两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