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光学镜头和运动镜头第一节光学镜头的作用我们平常所说的镜头有时指摄像机每次开机至关机所摄取的一段连续视听合一的素材,即前面讲的电视画面,有时指技术性的光学意义上的镜头。
从造型艺术角度理解长焦距镜头、广角镜头和变焦镜头。
一、长焦距镜头又叫望远镜头、远摄镜头、窄角镜头等等。
不管是长焦距镜头还是变焦距镜头里的长焦距部分,在造型上都有以下特点。
(一)造型特点1、视角窄。
2、景深小。
3、可以压缩现实的纵向空间。
4、有“望远”效果。
5、在表现运动时,对横向运动表现动感强,对纵向运动表现动感弱。
(二)作用1、调拍远距离的对象2、利于拍摄人物。
3、利用其压缩纵向空间的特点,拉近纵向景物之间的距离,使画面形象饱满,烘托环境气氛。
4、利用景深小的特点,可以调整镜头焦点快速形成画面形象的转换,进行场面调度。
5、创造虚焦点画面。
二、广角镜头广角镜头又称短焦距镜头。
(一)造型特点1、视角宽。
2、景深大3、画面包容的景物范围大。
4、有畸变现象。
5、广角镜头对横向运动的对象表现动感弱,并且物距越远越弱;对纵向运动的对象表现动感强,并且物距越远越强。
6、画面平稳清晰。
(二)作用1、有利于近距离表现大范围的景物。
2、适于展现画面主体及其所处的环境。
3、可以对被摄对象进行多层次地表现,增加画面的容量和信息量。
4、可以近距离接近拍摄对象,完成偷拍抢拍。
5、利用夸张和畸变现象实现某种特殊的造型意图。
6、利于在运动摄像中保持画面的稳定。
三、变焦距镜头变焦距镜头是相对于定焦镜头而言的一种可以连续变换集中的镜头。
一般都包括广角镜头,标准镜头和长焦镜头三个部分,方便了拍摄。
(一)造型特点1、一个变焦距镜头可以替代一组不同焦距的定焦镜头。
2、在机位不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变焦推拉,实现画面的景别变化。
3、变焦装置可以使画面景别的变化平稳而均匀,也可以急拉和急推方式形成新的画面节奏。
4、变焦推拉镜头的画面变化带有强制性。
(二)作用1、实现变焦距推拉。
2、追随运动的被摄主体,保持画面景别的相对稳定。
3、便于运动构图,突出视觉重点。
4、急速推拉镜头可以恐惧、愤怒、惊奇、狂喜等爆发性的心理变化和情绪。
5、变焦距镜头的推拉与其他运动摄像方式相结合可使画面内部的蒙太奇更为丰富。
第二节推摄推摄是摄像机向被摄主体的方向推进,或者变动镜头焦距使画面框架由远而近向被摄主体不断接近的拍摄方法。
用这种方式拍摄的运动画面,称为推镜头。
一、推镜头特征:1、推镜头形成视觉前移效果2、推镜头具有明确的主体目标3、推镜头将被摄主体由小变大,周围环境由大变小二、推镜头的动用和表现力1、突出主体人物,突出重点形象2、突出细节,突出重要的情节因素3、在一个镜头中介绍整体与局部、客观环境与主体人物的关系4、推镜头在一个镜头中景别不断发生变化,有连续前进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5、推镜头推进速度的快慢可以影响和调整画面节奏,从而产生外化的情绪力量6、推镜头可以通过突出一个重要的戏剧元素来表现特定的主题和涵义7、推镜头可以加强或减弱运动主体的动感三、推镜头的拍摄及应注意的问题1、推镜头应有其明确的表现意义2、推镜头的重点是落幅3、推镜头在推进的过程中,画面构图应始终注意保持主体在画面结构中心的位置4、推镜头的推进速度要与画面内的情绪和节奏相一致5、在移动机位的推镜头中,画面焦点要随着机位与被摄主体之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第三节拉摄拉摄是摄像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或变动镜头焦距(从长焦调至广角)使画面框架由近至远与主体拉开距离的拍摄方法。
用这种方法拍摄的电视画面叫拉镜头。
一、特征:1.拉镜头形成视觉后移效果2.拉镜头使被摄主体由大变小,周围环境由小变大二、拉镜头的功用和表现力1、拉镜头有利于表现主体和主体所处环境的关系(1)表现此点在此面的位置。
拉镜头常有“某人(或某物)在某处”的意味。
(2)表明点与面所构成的某种关系。
2、拉镜头画面的取景范围和表现空间是从小到大不断扩展的,使得画面构图形成多结构变化3、拉镜头可以通过纵向空间和纵向方位上的画面形象形成对比、反衬或比喻等效果4、拉镜头从不易推测出整体形象的局部为起幅,有利于调动观众对整体形象逐渐出现直至呈现完整形象的想象和猜测5、拉镜头在一个镜头中景别连续变化,保持了画面表现时空的完整和连贯6、拉镜头内部节奏由紧到松。
7、拉镜头常被用作结束性和结论性的镜头8、利用拉镜头来作为转场镜头三、拉镜头的拍摄及其要求拉镜头的拍摄除镜头运动的方向与推镜头正相反外,其他在技术上应注意的问题与推镜头大致相同,有着基本一致的创作规律和一般要求。
第四节摇摄摇摄是指当摄像机机位不动,变动摄像机光学镜头轴线的拍摄方法。
用摇摄的方式拍摄的电视画面叫摇镜头。
摇镜头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一、特征(1)摇镜头犹如转动头部环顾四周或将视线由一点移向另一点的视觉效果。
(2)一个完整的摇镜头包括:起幅、摇动、落幅三个相互贯连的部分。
摇镜头的运动使得画面的内容不通过编辑而发生变化,画面变化的顺序就是摄像机摇过的顺序,画面的空间排列是现实空间原有的排列,它不破坏或分隔现实空间的原有排列,而是通过自身运动忠实地还原出这种关系。
(3)摇镜头迫使观众不断调整自己的视觉注意力。
二、摇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1、展示空间,扩大视野2、有利于通过小景别画面包容更多的视觉信息3、介绍、交待同一场景中两个物体的内在联系4、利用性质、意义相反或相近的两个主体,通过摇镜头把它们连接起来表示某种暗喻、对比、并列、因果关系5、在表现三个或三个以上主体或主体之间的联系时,镜头摇过时或作减速、或作停顿,以构成一种间歇摇6、在一个稳定的起幅画面后利用极快的摇速使画面中的形象全部虚化,以形成具有特殊表现力的甩镜头7、用追摇的方式表现运动主体的动态、动势、运动方向和运动轨迹8、对一组相同或相似的画面主体用摇的方式让它们逐个出现,可形成一种积累的效果9、摇出意外,制造悬念。
10、利用非水平的倾斜摇、旋转摇,表现一种特定的情绪和气氛11、摇镜头也是画面转场的有效手法之一三、镜头的拍摄要求1、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2、速度应与画面内的情绪相对应3、摇动过程的完整与和谐第五节移摄移摄是将摄像机架在活动物体上随之运动而进行的拍摄。
用移动摄像的方法拍摄的电视画面称为移动镜头,简称移镜头。
一、特征:(1)画面内的物体不论是处于运动状态还是静止状态,都会呈现出不断移动的态势。
(2)摄像机的运动,使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3)移动镜头表现的画面空间是完整而连贯的二、移动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1、移动镜头通过摄像机的移动开拓了画面的造型空间,创造出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2、移动镜头在表现大场面、大纵深、多景物、多层次的复杂场景时具有气势恢宏的造型效果3、移动摄像可以表现某种主观倾向,通过有强烈主观色彩的镜头表现出更为自然生动的真实感和现场感4、移动摄像可以表现出各种运动条件下的视觉效果三、移动镜头的拍摄要求注意地平线。
不管是什么方向、什么形式的移动摄像,用广角镜头来拍摄均会取得较好的画面效果。
第六节跟摄跟摄是摄像机始终跟随运动的被摄主体一起运动而进行的拍摄。
用这种方式拍摄的电视画面称为跟镜头。
一、跟镜头特点:(1)画面始终跟随一个运动的主体(人物或物体)。
(2)被摄对象在画框中的位置相对稳定,画面对主体表现的景别也相对稳定。
(3)跟镜头不同于摄像机位置向前推进的推镜头,也不同于摄像机位置向前运动的前移动镜头。
二、跟镜头的作用(1)跟镜头能够连续而详尽地表现运动中的被摄主体,它既能突出主体,又能交待主体的运动方向、速度、体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2)跟镜头跟随被摄对象一起运动,形成一种运动的主体不变、其背景不断变化的造型效果,有利于通过人物引出环境。
(3)从人物背后跟随拍摄的跟镜头,由于观众与被摄人物视点的同一(合一),可以表现出一种主观性镜头。
(4)跟镜头对人物、事件、场面的跟随记录的表现方式,在纪实性节目和新闻节目的拍摄中有着重要的纪实性意义。
三、跟镜头拍摄时应注意的问题(1)跟上、追准。
(2)镜头运动所带来的如焦点的变化、拍摄角度的变化等,也要注意。
第七节升降拍摄摄像机借助升降装置等一边升降一边拍摄的方式叫升降拍摄。
用这种方法拍到的电视画面叫升降镜头。
一、升降镜头的画面造型特点(1)画面视域的扩展和收缩。
(2)多角度、多方位的视点连续变化。
二、升降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1、升降镜头有利于表现高大物体的各个局部2、升降镜头有利于表现纵深空间中的点面关系3、升降镜头常用来展示事件或场面的规模、气势和氛围4、镜头的升降可实现一个镜头内的内容转换与调度5、升降镜头可以表现出画面内容中感情状态的变化第八节综合运动摄像综合运动摄像是指摄像机在一个镜头中把推、拉、摇、移、跟、升降等各种运动摄像方式,不同程度地、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拍摄。
用这种方式拍得的电视画叫综合运动镜头。
综合运动摄像可以大致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先后方式,诸如推摇镜头(先推后摇)、拉摇镜头(先拉后摇)等;一种是包容方式,即多种运动摄像方式同时进行的,比如移中带推、边移边摇等;第三种是前两种情况的混合运用。
思考与练习题1、什么是运动摄像?运动摄像如何划分?2、各种不同运动摄像方式有什么造型特点和功用?拍摄时应注意什么?3、摄像机机位前进的推镜头、前移动镜头和跟镜头三者之间有何异同,请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