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自我意识

第三章++自我意识


第二节 自我意识发展的理论
出生—1 (1)婴儿期(出生 1岁)
基本信任对不信任阶段 在这一时期, 在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发展倾向是识别信任 和不信任,对成人一贯的、可依赖的、 和不信任,对成人一贯的、可依赖的、可预见的行 为产生信任感,否则会产生不信任。 为产生信任感,否则会产生不信任。
第二节 自我意识发展的理论
第四节 自我行动
自我行动是个体在人际互动中以自我满意 的方式表现自己的过程。 的方式表现自己的过程。
第四节 自我行动
一、影响自我行动的情境因素
个体所扮演的角色 互动对象的自我行动特点 要求完成任务的方式 所属群体的参照
二、自我行动的方式 1.整饰自己 1.整饰自己
第四节 自我行动
指个体以适当而得体的语言或非语言行为表 现自己,也是印象管理的一部分。 现自己,也是印象管理的一部分。 人们一般在公众场合或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 整饰自己。除此之外,有几个特殊场合: 整饰自己。除此之外,有几个特殊场合:
(5)青春期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
第二节 自我意识发展的理论
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形成是其 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 。 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思 考方法,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考方法 , 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 他们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中, 他们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中 , 从自己扮演 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自己。 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自己 。 逐渐疏 远父母,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 远父母 , 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 , 而与同伴建立了亲密的友谊。 而与同伴建立了亲密的友谊。
第三节 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
一、自我认知的方式 个体对自身及其与外界关系的认识。 个体对自身及其与外界关系的认识。 自我观察 分析外部活动和环境因素 社会比较 自我暴露 自我蒙骗
二、自我评价的方式
第三节 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身及其外界关系的肯定或 否定的判断,在人际关系中有很大作用。 否定的判断,在人际关系中有很大作用。 根据别人的评价 根据自我分析 通过和自己相当的人加以对比 通过与自我期望相比较
第二节 自我意识发展的理论
(7)成年期 繁殖对停滞阶段 只要两个人建立了一定程度的亲密 性,他们的兴趣就开始扩展到不仅仅限 于他们两个人, 于他们两个人,他们变得关怀培育下一 代了。 代了。
章含之
(8)成熟期
完美(自我整合)对失望阶段 完美(自我整合) 老年人常对一生进行回顾,想要知道一生是否 老年人常对一生进行回顾, 活得有价值。在这一过程中, 活得有价值。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遇到了最大的失 即觉得一生未如理想,而岁月不再, 望,即觉得一生未如理想,而岁月不再,已没有机 会再过另一种生活了。以厌恶掩藏失望。 会再过另一种生活了。以厌恶掩藏失望。
并以此为依据。 并以此为依据。 调节者:根据觉察的情况,评价自己的行动, ◆调节者:根据觉察的情况,评价自己的行动, 从而决定保持还是改变活动的内容、 从而决定保持还是改变活动的内容 、 方 向和强度。 向和强度。 发动者:是个体活动的动力。 ◆发动者:是个体活动的动力。个体活动并非是 由外部要求所决定的, 由外部要求所决定的 , 其内部的标准和 内在需求也控制着他的活动, 内在需求也控制着他的活动 , 使个体按 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活动。 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活动。
物质的自我占优势: 物质的自我占优势:
在其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个体主要追求其外表、物 在其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个体主要追求其外表、 质欲望的满足,获得家庭成员的关心与爱护等。 质欲望的满足,获得家庭成员的关心与爱护等。
社会的自我占优势: 社会的自我占优势:
个体主要追求他人的注意与重视。 个体主要追求他人的注意简述埃里克森的自我意识发展理论。 的自我意识发展理论。 1.简述 2.自我认知 自我评价的方式有哪些? 自我认知、 2.自我认知、自我评价的方式有哪些? 3.自我行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3.自我行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自我行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4.自我行动的方式有哪些 自我行动的方式有哪些? 4.自我行动的方式有哪些?
(2)童年期(2-3岁)
自主性对羞怯疑虑阶段 这一阶段开始有独立自主的要求。 这一阶段开始有独立自主的要求 。 父母如 允许其在安全条件下自由活动, 允许其在安全条件下自由活动 , 鼓励其在活动 中获得成功, 对发展自主感有帮助。 中获得成功 , 对发展自主感有帮助 。 限制自由 和多次失败会造成羞怯和怀疑。 和多次失败会造成羞怯和怀疑。
(4)学龄初期
勤奋对自卑阶段
第二节 自我意识发展的理论
这一阶段,儿童智力不断发展, 这一阶段,儿童智力不断发展,特别 是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是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使他们提出的 问题更广泛、深刻。 问题更广泛、深刻。活动空间的扩大也 使得影响他们的人已不限于父母。 使得影响他们的人已不限于父母。但在 这一阶段, 这一阶段,其勤奋行为往往带来不当的 后果。因此,若将此看作是捣乱, 后果。因此,若将此看作是捣乱,则易 使其自卑。 使其自卑。
个体活动的方式、 个体活动的方式、活 动的内容都是以自身为参 照的。 照的。个体对外部世界的 反映, 反映,很多是相对自身状 态而言的。 态而言的。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2.自我是个体活动的觉察者、调节者、 2.自我是个体活动的觉察者、调节者、发动者 自我是个体活动的觉察者 觉察者:使个体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干得如何, ◆觉察者:使个体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干得如何,
第二节 自我意识发展的理论
一、奥尔波特的自我意识发展理论 奥尔波特把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奥尔波特把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 物质的自我:自我最原始的形态, 物质的自我:自我最原始的形态,它的中心是个体的 躯体。 躯体。 社会的自我:个体对自己被他人或群体所关注的认识, 社会的自我:个体对自己被他人或群体所关注的认识, 是个体的中心部分。 是个体的中心部分。 心理的自我: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认识, 心理的自我: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认识,即个体 能感受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过程、状态与特征。 能感受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过程、状态与特征。
第三章
自我意识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自我意识概述 自我意识发展的理论 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 自我行动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1.自我意识的定义 1.自我意识的定义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个体反映 自身及其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脑的机能活动。 自身及其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脑的机能活动。
心理的自我占优势: 心理的自我占优势:
个体主要追求自己在政治、宗教、道德、知识上的进步。 个体主要追求自己在政治、宗教、道德、知识上的进步。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5.自我寻求理想的自我实现 5.自我寻求理想的自我实现
理想的自我并不一定在客观上有价值, 理想的自我并不一定在客观上有价值, 并不一定在客观上有价值 它是个体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它是个体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第二节 自我意识发展的理论
(6)成年早期
亲密对孤独阶段 这是建立在家庭生活的阶段。 这是建立在家庭生活的阶段。在与 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中建立亲密 他人同甘共苦、 但若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 感。但若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分担 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感情交流、 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感情交流、 不能互相关心帮助, 不能互相关心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 寞的苦恼情景中去。 寞的苦恼情景中去。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二、自我意识对个体活动的意义
自我意识是人 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旨在了解自己、 旨在了解自己、认 识自己、控制自己, 识自己、控制自己, 以调节自己的行动, 以调节自己的行动, 更好地适应环境。 更好地适应环境。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1.自我把自身作为个体活动的参照 1.自我把自身作为个体活动的参照
(3)学前期(4-5岁)
第二节 自我意识发展的理论
主动性对内疚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活动性和言语能力发展很快, 这一阶段,儿童活动性和言语能力发展很快, 活动范围大大扩展,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很大, 活动范围大大扩展,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很大,表现 出极大的主动性。另一方面, 出极大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他们对所想做的事又 具有内疚感,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恋母情结的冲突, 具有内疚感,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恋母情结的冲突, 一部分原因是超我的发展带来的刻板性。 一部分原因是超我的发展带来的刻板性。
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包括认识自 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 己的生理状况、 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 人的关系。 人的关系。
2.自我意识的成份 2.自我意识的成份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自我认识——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包括自我感觉、 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包括自我感觉、 自我认识 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 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 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自我体验 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包括自尊心与自信心、 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包括自尊心与自信心、 成功感与失败感、自豪感与羞耻感等。 成功感与失败感、自豪感与羞耻感等。 自我控制——是指个体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 是指个体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 自我控制 掌握,调整自己的动机与行动, 掌握,调整自己的动机与行动,以达到所预定的模 式或目标的自我实现过程。 式或目标的自我实现过程。
第二节 自我意识发展的理论
二、埃里克森的自我意识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将人的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埃里克森将人的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认为 八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核心问题, 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核心问题,解决了核心 问题,自我意识就会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问题,自我意识就会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