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本采集与运输培训答案

标本采集与运输培训答案

1、将每一份标本都看作是无法重新获得、唯一的标本,必须小心地:
采集、保存、转运。

2、空腹标本一般指进食8h后采集的血和尿标本(但不能超过12h,禁食时间过长可引起部分指标异常;如补体
C3、转铁蛋白等。

)因为标本是在空腹和安静时采集的,干扰因素较少,对病人来讲,若多次检查同一项目,也便于比较、对照。

3、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推荐多种血液标本时,采血次序为:
血培养管、普通血清管、枸橼酸钠管、凝胶分离管、肝素管/肝素凝胶分离管、EDTA管。

4、抗凝血必须及时、充分、轻轻颠倒混匀血液和抗凝剂,至少3次以上。

避免采血损伤和用力旋转容器。

5、血液标准化委员会建议:
在室温(18~25℃)下,4h完成检测分离血浆和血清;血细胞与血清或血浆接触>2h,血浆或血清将浓缩、分析物被破坏。

冷凝集试验、血氨、凝血项目检测立即送检。

泡沫可使蛋白质变性,血小板激活。

6、血液中脂蛋白成分的增加常会导致血清、血浆浑浊或奶酪状,通常称之为脂血。

7、痰液采集方法:
自然咳痰法:
清晨起床后,清水反复漱口后用力吐第一口痰于无菌容器中立即送检。

上呼吸道标本:
采用无菌棉拭子。

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放冰箱保存
8、粪便标本采集具有病理意义的便(如浓血、血粘液、水样等选取)5g在半小时内送检,2小时内检测完毕,否则因PH变化及消化酶的影响可使便的细胞成分破坏分解。

嘱患者在收集标本前三天禁食动物性食物,并禁服铁剂和维生素
C.且连续检查三天,收集后须迅速送检。

二、简答题
1、血液标本基本要求
保持标本完整性:
控制各种干扰因素
保持标本xx:
最好的尺度是时间
拒绝不合格血标本:
脂血、溶血、凝固等
2、标本溶血常见原因?
标本溶血常见原因:
采血不熟练、劣质采血器和试管、注射器血急速注入试管、试管混匀用力过猛、从已有血肿的静脉采血、采血量不足、穿刺处所用消毒液未干、注射器和针头连接不紧采血时空气进入产生泡。

肉眼未见溶血,但乳酸脱氢酶、血红素、转氨酶或钾等值异常增高时,应警惕是否发生了非显性溶血。

3、采血容器的颜色、用途和采血量?
头盖颜色添加剂用途采血量(ml)紫色EDTA-K2血常规、HLA-
B27、2.0
蓝色枸橼酸钠凝血常规等凝血试验
1.8
黑色枸橼酸钠血沉
1.6
绿色黑色肝素枸橼酸钠血流变学、
5.01.6红色分离胶促凝生化检验
4.0
黄色分离胶促凝免疫检验
4.0
4、血液浓缩原因:
使用压脉带时间过长、进针处按摩、挤压或摸索寻找、长期静脉治疗、硬化或阻塞的静脉。

.血液及骨髓微生物学标本采集时间的一般原则
5、.血液及骨髓微生物学标本采集时间的一般原则?血培养时血液的采集量是?一般原则
(1)、病人发热初期或发热xx.
(2)、使用抗菌素前
(3)、已经用药者,应在下次用药前
血培养时血液的采集量是
成人:10毫升血液
儿童:3~5毫升
婴幼儿:1~2毫升
6、拒收标本标准?
⑴、患者信息不全。

⑵、标签不清,不具备识别系统的唯一性。

⑶、抗凝不当、标本凝固。

⑷、时间延误,采集标本后未扫描条形码而直接送检的标本。

⑸、溶血标本。

⑹、储存温度不当。

⑺、采自输液管。

⑻、样本外漏、容器破损。

⑼、明显受污染的样本。

⑽、标本量过少。

⑾、标本项目与申请项目不符。

⑿、医嘱作废的标本。

⒀、容器不合格,影响检验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