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 X射线衍射方向

第2章 X射线衍射方向


引言 晶体几何学基础 衍射的概念和布拉格方程 布拉格方程的讨论 衍射方法
§2-1 引言
一、可见光的干涉
同一光源
振动方向相同 频率相同 位相恒定
问题:X射线在晶体中是否发生干涉?
二、X射线衍射与晶体结构
晶体———晶胞———原子———电子
晶体结构 晶胞参数 原子排布 相干散射
晶体几何学
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团 晶胞(单位点阵)——向量平移
二、晶系与不拉菲点阵 1. 七大晶系
三斜晶系 单斜晶系 正方晶系 六方晶系 菱方晶系 斜方晶系 立方晶系
2.晶系与点阵
4种点阵类型(最多): 简单点阵 底心点阵 体心点阵 面心点阵
简单点阵
体心点阵
面心点阵
底心点阵
3. 不拉菲点阵与晶体结构
3. 晶带与晶带定律
所有相交或平行于某一晶向直线的晶 面构成一个晶带,该直线称晶带轴, 晶带轴的晶向指数称晶带指数,这些 晶面都称为晶带面。 晶带指数[uvw]与其晶带面指数(hkl) 符合如下关系:
hu+kv+lw=0—晶带定律
属于[001]晶带的某些晶面
4. 晶面间距与晶面夹角
①晶面间距 ②晶面夹角
三、布拉格方程的应用
1. 晶体结构分析 由λ,θ得到d,获得晶体结构特点 2. X射线光谱学 由 d,θ得到λ,获得该元素的原子 序数
四、衍射方向
1.衍射方向取决于晶胞的大小和方向 2.由衍射方向获得表征晶胞的晶格常数
注意:
布拉格方程仅反映晶胞的大小及形状, 而不能反映晶胞中原子的种类和位置。
Return
2d hkl sin q n
令dHKL
d hkl 2 sin q n
d hkl n
2d HKL sin q
反射级数与干涉指数-2
1.(hkl)晶面的n级反射可看成为与(hkl) 晶面平行、面间距为(nh,nk,nl) 即 (HKL)的晶面的一级反射。 2.(HKL) 有公约数n。 3.面间距为dHKL的晶面并不一定是晶体 中的原子面,而是为了简化布拉格方 程所引入的反射面——干涉面,干涉 面的面指数称为干涉指数(HKL) 。
在推导布拉格方程时,仅考虑简单 晶体的衍射问题。实际上,即使对于无 缺陷的完美晶体,其结构也不止是由单 原子组成,对应的空间点阵不不止是原 始点阵,所以,有些情况下晶体虽满足 布拉格方程,但不一定出现可观察到的 具有一定强度的衍射线,即有些晶体在 某些方向上出现衍射波相抵干涉,使衍 射强度为零。
二、反射级数与干涉指数-1
六方晶系: d 4
a 2 2 (h hk l ) ( ) l 3 c
2 2
②晶面夹角
不同晶系的晶面夹角
cos 立方晶系: h1 h2 k1 k 2 l1l 2
2 2 2 h12 k12 l12 h2 k2 l2
cos 正方晶系:
cos 六方晶系:
定坐标:三个坐标轴分别与晶胞棱边平行,
晶面指数求法
正交点阵中一些晶面的晶面指数
晶面指数——不仅是某一晶面,而 是代表着一组相互平行的晶面。 晶 面 族——在晶体内凡晶面间距 和晶面上原子的分布完全相同,只 是空间位向不同的晶面可以归并为 同一晶面族,以{h k l}表示。它是若 干组等效晶面的总和。
①晶面间距-1
两相邻平行晶面 间的垂直距离 d hkl 或 d a)晶面间距愈大, 该晶面上的原子 排列愈密集; b)晶面间距愈小, 该晶面上的原子 排列愈稀疏。
晶面间距-2
不同晶系的晶面间距
立方晶系: d 正方晶系:
d
a h k l
2 2 2
1 h2 k 2 l 2 2 2 a c a
回顾
一. X射线的产生机制
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射线 X 射线 突然被减速时均 能产生X射线
高能辐射流
中子流

二. 特征X射线的产生机理
三.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散射
入 射 X 射 线 相干散射 非相干散射 透射X射线 热耗
吸收
荧光效应 光电 效应 俄歇效应
第二章 X射线衍射方向
2-1 2-2 2-3 2-4 2-5
1 l1l 2 h1h2 k1 k 2 2 h1 k 2 h2 k1 c 2 2 2 l l 4 4 2 2 2 2 1 2 h h k k h h k k 1 1 1 1 2 2 2 2 3a 2 c 2 3a 2 c2 4 3a 2
第二章 X射线衍射方向
本章作业:P32—习题第1、8题
=±kλ
k=0,1,2…
问题:X射线在晶体中能否也满足?
Return
二、X射线的衍射 1. 假设


不考虑原子的热振动,视原子静止 于平衡位置,原子间距不变; 电子集中于原子中心,不考虑一个 原子内各电子的散射波相位差; X射线为单色平行光。
2. X射线的衍射条件
晶体中电子对X射线——相干散射 晶体中每一个阵点均为相干波源 晶体的晶格常数d与X射线波长同
定坐标:三个坐标轴与晶胞三条棱边重合,
晶向族<u v w>——晶体中因对称 关系而等同的各组晶向归并而成。 晶向族
<111>
正交晶系一些重要晶向的晶向指数
2. 晶面指数
书中p22图2-5
晶 面 指 数 的 确 定
①定坐标 ②求截距 ③取倒数 ④化整数 ⑤加括号( )
晶面指数的确定
且符合右手法则;坐标原点位于晶胞的一 个顶角,但不能在该晶面上; 求截距:以晶格常数为单位,求该晶面在 坐标轴上的截距; 取倒数:对三个截距值取倒数; 化整数:将三个截距值化为一组最小整数 加括号:给该组整数加上小括号( )。
相干散射
X射线光子流与内层电子相互碰撞时,
其方向发生了改变,但能量几乎没有 损失,产生波长不变的散射线,这些 新的散射线之间可能发生干涉——相 干散射。
满足干涉条件
X射线在晶体中的干涉现象
1 2
3
4
某些特定方向?
§2-2 晶体几何学基础
晶体——原子、离子、分子或原子团
在三维空间周期排列所构成的固体。 (非晶?) 晶体几何学——研究原子在晶体中的 排列方式和晶体的形状特点的学科。
①不拉菲点阵
②不拉菲点阵与晶体结构
①不拉菲点阵
将7种晶系与4种点阵组合,应该有28 种组合。不拉菲研究证明,它们中间 只有14种是独立存在的。在7大晶系 中,并不是每个晶系均有4种类型点阵 存在,原因是有一些点阵不符合对应 晶系的对称特点,有些不符合空间点 阵单位的选择原则。
14种 不拉菲点阵
简单三斜
简单单斜
底心单斜
简单斜方
体心斜方
底心斜方
面心斜方
简单六方
简单菱方
简单正方
体心正方
简单立方
体心立方
面心立方
②不拉菲点阵与晶体结构-1
空间点阵是晶体中质点排列的几何学 抽象,用以描述和分析晶体结构的周期 性和对称性,由于各阵点的周围环境相 同,它仅有14种类型。 晶体结构则是晶体中实际质点的具 体排列,它们能组成各种类型的排列, 因此,实际存在的晶体结构是无限的。
晶体结构
晶胞(单位点阵)—点阵参数(晶格常数) a, b, c; α, β, γ
选 取 原 则


晶 胞 的 选 取
晶胞的选取原则
其结构应尽可能反映点阵的对称性 平行六面体内相等的棱和角数目最多 棱间呈直角时,尽可能有多的直角 有尽可能小的体积

晶体结构
点阵
晶胞
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
晶体结构=空间点阵+结构基元

刚玉

邻苯二甲酸氢
锗酸铋
电气石
一、空间点阵
1.阵点(结点)—实际原子、离子、分子 或原子团抽象为几何点 2.点阵(晶格)—阵点按一定规则直线连 接。 3.晶胞(单位点阵)—点阵(晶格)中反映 晶体特征的最小单元。
晶体结构与点阵(晶格)-1
晶体结构
点阵(晶格)
晶体结构与点阵(晶格)-2
点阵(晶格)
数量级(0.001~1nm)——晶体可 作为X射线的三维空间光栅 只需满足 n 则:
X射线在晶体中将发生衍射!
Return
三、不拉格方程的推导
入射X射线与晶体中的原子(电子)发
生相干散射——原子(电子)散射线干 涉的行为称衍射。 晶体可看成由无数平行的原子面组成 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可视为某些原子 面对X射线的衍射。
三、晶体学指数 1. 晶向指数 2. 晶面指数 3. 晶带 4. 晶面间距和晶面夹角
1. 晶向指数
晶 向 指 数 的 确 定
①定坐标 ②求投影 ③化整数 ④加括号[ ]
晶向[-1 1 2]的确定来自晶向指数确定且符合右手法则;坐标原点位于该晶向上, 最好在晶胞的一个顶点。 求投影:选晶向上一点,以晶格常数为单 位,求原点至该点线段的三个投影值。 化整数: 将三个投影值化为一组最小整数 加括号: 给该组整数加上中括号[ ]。
n时
2d hkl sin q n
(n = 0,1,2,3,……)
——布拉格方程
布拉格方程 + 光学反射定律
布拉格定律(X射线反射定律)
2d hkl sinq n
θ,入射角
2θ,衍射角(入射线与反射线夹角) dhkl ,(hkl)晶面的晶面间距 n,反应级数 n=0,第零级反射 n=1,第一级反射……
§2-4 布拉格方程的讨论
一、产生衍射的必要条件 相干波,即X射线束 周期排列的散射中心,即晶体中的 原子
由 2dsinθ=nλ推得:
nλ/2d=sinθ<1 即λ<2 d 1.λ应与晶体的晶面间距d同数量级 2. 只有d>λ/2的晶面才能参与衍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