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发展模式带来的启示1999年,在中国杭州创立。
凭借着其通晓世界的黄金域名,阿里巴巴以B2B服务商业模式搭建企业间电子商务平台,为中国中小型出口企业开拓市场。
3年内创造了一个新兴互联网企业从无到有,会员人数从0到120万的现代传奇。
一、引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与普及,网络经济迅速兴起。
1999年,在中国杭州创立。
凭借着其通晓世界的黄金域名,阿里巴巴以B2B服务商业模式搭建企业间电子商务平台,为中国中小型出口企业开拓市场。
3年内创造了一个新兴互联网企业从无到有,会员人数从0到120万的现代传奇。
三年中,阿里巴巴与高盛(The Goldman Sachs Group Inc.)、软库(Softbank Corporation)等机构签署达成合资合作协议,吸纳国际资本;并通过推出"中国供应商"、"网上有名"等免费信息服务及会员见面会的措施培育国内市场。
在融资的同时,软库CEO孙正义(Masayoshi Son)、世贸组织前任总干事彼得·萨瑟兰 ( Peter Suntherland )相继加盟阿里巴巴顾问委员会,雅虎搜索引擎发明人吴炯出任首席技术官,关明生出任首席运营官,使阿里巴巴拥有了一流的技术与管理,其网站先后被《福布斯》(Forbes)、《远东经济评论》(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等媒体评选为全球最佳B2B网站。
至2002年4月底,阿里巴巴已拥有来自202个国家、地区的120万会员,形成世界最大的网上贸易市场,并实现赢利。
二、 迅速发展的原因回顾阿里巴巴的发展经历,分析其成功原因,具体有以下几点:(一)超大高效的信息平台阿里巴巴网站是一个电子版的大集市,每天2000多条来自全球范围的最新供求信息、囊括27个行业1000多个产品分类的商业信息供大家随时查询。
通过阿里巴巴的"贸易通"产品服务,各厂商可在阿里巴巴的平台上针对每一条具体的供求信息、产品信息进行买卖、合作、代理等商务活动,使得信息能够真正地发挥作用,带来效益。
阿里巴巴的信息服务会员,都是免费的。
2000年9月,阿里巴巴推出收费服务"中国供应商",给中国企业进一步提供供给信息的平台,使国内外需求者看到它们的详细资料和联系方法,从而让供求信息在世界范围更快速地传递,为厂商带来更大的收益。
"中国供应商"的推出,轻松实现了从免费向收费的转变。
与一些门户网站推出收费邮箱后不断降价不同,"中国供应商"的价格一路看涨,目前已涨至4万/年(人民币),但仍未见顶。
此外,加盟"网上有名"、"大买家"等收费信息服务的厂商也不断增加。
阿里巴巴每天的信息量是联合国贸发组织的40倍,对于理性的企业来说,目前在网上还没有理想的阿里巴巴替代品。
要通过网站获得如此大的信息量,减低交易成本,达到高效交易的目的,阿里巴巴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二)自助互动的网上社区阿里巴巴为厂商提供了整合完善的互动渠道和自助的贸易机会,使他们能够自己寻找所需信息并进行交易。
例如阿里巴巴推出的自助服务项目"创建产品目录",会员可在此建立和编辑自己的产品目录;"我的公司"一栏,厂商可以在此创建自己的网页,图文并貌地展示商品,并把公司网页加入阿里巴巴"公司库",而在"公司库"这一中文公司网站大全中,又可以按行业类别查询各类公司资讯。
厂商甚至可以创建一个完全由自己更新、自己维护的自助式商务网站,更加全面、准确地宣传自己。
通过网站让厂商自己提供信息,使厂商具有更大的能动性,网站的信息服务随之变得更加完善、周到和细致。
到2002年4月为止阿里巴巴已经拥有来自世界202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万会员,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商务社区。
"阿里巴巴以商会友虚拟社区"提供的服务咨询和行业论坛等专栏,不仅介绍阿里巴巴各项服务的用途、用法,提供行业咨询,还给了会员参与的机会。
用户注册成为会员后,既可在这些栏目中就经贸话题发言、探讨,又可观摩、借鉴其它会员的经验,还可交流电子商务心得,学习贸易常识。
如果遇到问题,也可以在留言板上留言,阿里巴巴不再局限于一个冷冰冰的电子商务平台,而是一个互动互助的网上大家庭,为商人们提供了一个运筹帷幄、群策大计的场所,使各厂商在自助的同时得以互助。
(三)信用风险的有效防范网上对会员所做的调查表明,90%以上的会员认为电子商务最大的问题是信用。
由于不能确定对方是否讲信用,人们担心自己付出的资金和时间是否能够得到回报;因此许多厂商虽然通过阿里巴巴找到了客户,但却不敢达成交易。
网络交易的诚信度并非一天可建立的。
为把阿里巴巴打造成一个诚信、安全的商务社区,2001年9月阿里巴巴与国际上著名的ACP、华夏及邓白氏合作,在国际网站上全面推出企业商誉的量化工具"诚信通"。
这一网上交互式信用管理体系结合传统认证服务与网络实时互动的特点,将信用与展示产品相结合,从传统的第三方认证、合作商的反馈与评价、企业在阿里巴巴的活动等多方面、多角度,不间断地展现企业在电子商务中的实践和活动,为每个使用该服务的企业建立网上信用活档案,对于一个在交易中迫切想知道对方诚信和资信状况的厂商来说,在看过对方的"诚信通"信用记录后便可心中有数,因为它如实记载了对方企业在阿里巴巴网站上所作出的任何行为。
当然,购买"诚信通"并不等于有了诚信,但这种对拥有诚信的意思表示,至少使会员成为了身份真实表述的用户。
从2002年3月10日开始,所有希望在阿里巴巴中文站获得贸易信息及反馈的新加入的会员都必须购买这个每年2000元(人民币)的产品。
至此,阿里巴巴网站的诚信度进一步提高,网站也将更加成熟与完善。
(四)符合国情的B2B服务模式从概念上说,阿里巴巴只是一个为B2B之间提供服务的网站, 但它有其独创性,符合中国当前国情。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四大进出口贸易国,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将进一步提高,贸易环境也将进一步改善,年进出口总额将大幅度攀升。
2002年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就达1220.61亿美元。
在中国,众多中小企业对进出口总额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他们规模小,销售渠道窄,商品需求信息缺乏;他们急需开拓国际市场, 但却无力负担昂贵的差旅费和广告费或在其他地方开设办事处的费用。
这种情况不只是中国存在,在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是如此。
阿里巴巴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独创式地推出了主要面向中小企业提供B2B进出口信息服务的模式,旨在宣传推广这些企业的产品,为其形象和产品进行展示,使其降低成本,创造销售机会。
到目前为止,阿里巴巴还没有为企业直接提供线上直接交易平台。
因为我国目前的软硬环境条件还不成熟,在网上达到商流、物流、货币流和信息流的统一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目前只有首先让信息流畅通,然后才能达到商流、物流、货币流和信息流的统一。
调查统计表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会员们并不需要在网上做交易,他们只需要在网上获得信息后,再离线联络洽谈和成交。
阿里巴巴以市场与客户的需求为导向,对信息进行收集、采编、整理,并帮助企业做内部的信息整合,搭建高效的信息平台,做好沟通和交流。
(五)实用的产品个性化服务阿里巴巴每一位会员发布的每一条信息,都有行业专职信息编辑对其进行加工和处理,以给会员提供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信息服务,减少垃圾信息和虚假信息。
阿里巴巴的专职编辑给每位会员提供的人工物化劳动是阿里巴巴得到会员服务认可的重要因素。
在百万会员的网站服务上,阿里巴巴越来越突出专业、细分的服务手段和方式,并推出了个性化的服务。
目前,中国已有70%的进出口公司通过阿里巴巴来寻找国内的供应商,阿里巴巴已经成为沃尔玛(Walmart)和翠丰(Kingfisher)等国际零售巨头最受益的电子商务平台。
三、从看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业阿里巴巴的发展经历对于中国尚未成熟的电子商务服务业来说无疑是一个良好的案例,从其发展历程来看,我们不难看出当前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历史机遇:(一)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业正逢大好发展时机首先是互联网事业的迅速发展,使得电子商务软硬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到2001年底,全国上网电脑达1254万台,上网人数达3370万,且此数字还在迅速上升。
自1999年3月起,全国上网费用多次下调,从而给了网络普及更大的空间。
预计到2005年,全国上网人数将达1亿。
越来越多的商人们已经意识到了网络带来的商机,现在全国98%的人已经意识到了网络正在变革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2001年网民中从不浏览有关商务的网站的人只有2.5%。
2000年,国际线上容量已由原来的351M增至的1234M。
我国已与美、加、澳、英、法、德、韩、日等主要贸易伙伴国建立了网上连接。
我国国民的计算机应用与英语水平也在迅速提高,计算机和英语已经成为全国大、中专院乃至部分小学的必修课,这会为他们未来进入网络时代从事电子商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我国政府重视信息化,已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目前,一批有关电子商务的政策、法规已出台或正在立法过程中,这将确保我国电子商务向安全有序的方向发展。
其次,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中小企业发展迅猛,进出口总额年年迅速攀升。
加入WTO后,中小企业进出口经营权将全面放开,而这些企业迫切地需要进行进出口交易便捷、经济、有效的桥梁服务--这将为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业提供更为广阔而良好的市场前景。
以阿里巴巴为例:阿里巴巴的总部设在浙江省会杭州,浙江不但是全国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之一,它还拥有全国最为密集的中小企业群及3000多个各类商品市场。
它们无疑都是阿里巴巴潜在的服务对象。
第三,站在全球竞争立场上,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业运营成本大大少于其国外的竞争对手:中国房租只是美国的十分之一,其员工工资只是美国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以低数倍的成本与发达国家的同行争夺同一市场时,它的成本优势显而易见。
(二)电子商务软硬环境急待进一步改善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电子商务环境在不断改善,但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比,我国电子商务起步晚,基础设施还存在着很大差距:我国多达38.4%的网民对网速太慢而不满,60%的网民表示其计算机曾遭黑客攻击或病毒侵害,网上虚假广告和黄色品销售泛滥,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正式的法律能够有效地制止或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
规范电子商务的法规的制订与实施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新的课题。
在我国1254万台上网电脑中,有1020万台是通过电话线拨号上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