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模拟试卷B
南京财经大学
成人教育模拟试题(B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 激励理论可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
A.期望型激励理论B.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C.高成就激励理论D.双因素激励理论。
2. 按群体是否有明确的组织机构和工作任务可划分为()。
A.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B.指挥群体和任务群体
C.利益群体和联谊群体
D.团队和任务群体
3. 信息逐级向上传递或向下传递,这种沟通网络为()。
A.轮式B.环式C.链式D.全通道式
4.管理方格图是一张()等分的方格图,横坐标表示对于工作的关心程度,纵坐标表示管理者对人的关心程度。
A.5B.7 C.9D.11
5. 企业公关部经理代表企业向新闻媒体发布信息,与社会公众沟通。
这种沟通是
()。
A.正式沟通B.非正式沟通C.纵向沟通D.内部沟通
6. 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带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
A.价值观
B.态度
C.工作满意度
D.个性
7. 下面哪一种功能不属于组织文化的功能()。
A.目标导向功能B.权力功能
C.凝聚功能D.激励与约束功能
8. 提出“双因素理论”的是()。
A.麦克利兰B.马斯洛
C.亚当斯D.赫茨伯格
9. 期望理论是在目标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研究目标对人的()影响的理论。
A.行为B.思想
C.需要D.动机
10. 某些组织结构主要是按照产品和市场来划分,分权程度较大,这种组织结构的
类型是()。
A.职能式结构B.直线式结构
C.矩阵结构D.事业部型结构
11. 组织行为学的先驱是()。
A.群体动力理论B.需要层次理论
C.人际关系理论D.双因素理论
12. 在沟通的方式中,流言蜚语的传播属于()。
A.上行沟通B.单向沟通
C.非正式沟通D.下行沟通
13. 强化理论中有不同类型的强化,其中,当某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行为方式,以期减少或消除该行为出现的可能性。
这种强化称为
()
A.忽视 B.负强化
C.惩罚 D.正强化
14. 人们把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而采取的与满足工作者个人需要有关的工作内
容、工作职能、工作条件和工作关系的设计称为()。
A.组织结构设计B.工作设计
C.组织职能设计D.结构设计
15. 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三者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
A.领导行为B.领导艺术
C.领导效能(率D.领导者影响力
16. 某公司改善了职员A的工作条件,但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没有提高,不久后职员A接到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他工作特别卖力。
这可运用以下哪种激励理论来解释()。
A.期望理论 B.双因素理论
C.公平理论 D.强化理论
17. 沟通过程的第一个步骤是()。
A.反馈 B.编码
C.传递 D.接受
18. 关于冲突观念的现代观点认为()。
A.冲突有害无益
B.冲突应当避免
C.冲突有利无害
D.冲突保持在适度水平是有益的
19. 最早用实验证明群体中从众现象是( )。
A.德尔菲
B.阿希
C.斯金纳
D.弗罗姆
20. 俗语说“饥寒起盗心”,但古人云“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志士不饮盗泉之水”,根据
激励的有关理论,以下的哪一项解释比较恰当()。
A.前者体现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后者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相悖B.均体现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只不过需求层次不同
C.前者符合期望理论,后者符合需求层次理论
D.前者符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后者符合双因素理论
.
二、多选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答题要求:在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答案题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21. 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使用合作策略来处理冲突效果较好?( )
A.当发现冲突双方都十分重要并且不能进行妥协或折衷时
B.当处理者的目的是为了学习时
C.当处理者需要融合不同人的不同观点时
D.当处理者需要把各方意见合并到一起而达到承诺时
E.当发现问题解决后带来的潜在破坏性将超过它能获得的利益时。
22.非语言沟通所表现的某些形式为( )
A.备忘录
B.便条
C.手势,声调,声音,时间
D.体语,颜色,沉默
E.信号,触摸,实物
23. 一个人受到压力后,其原因不论是属于外在因素还是内在因素,在情绪上可能
产生哪些反应?()
A.愤怒
B.不安
C.冷漠
D.退化
E.失眠
24.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有:( )。
A.心理学 B.社会学 C.人类学 D.政治学 E.生物学
25.人们在群体中可以获得的需要和满足有( )。
A.安全需要 B.情感需要 C.尊重和认同需要
D.完成任务的需要E.实现组织目标的需要
26.下列制度中属于采用固定间隔强化方法的有( )。
A.计件工资 B.计时工资 C.计件超产奖
D.月度奖 E.年终分红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2分)
27. 管理幅度
28. 正式组织
29.头脑风暴法
30.仿效权
四、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31.人们为什么要加入群体?32.怎样激发功能正常的冲突?
33.某公司的生产部装配车间主任为了提高工人的绩效水平,在每一个装配小组中树立了一个“标兵”,给予高额奖金和带薪休假,借此激励全体员工,但几个月后,该主任发现车间的总体生产率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
为什么会这样?
34.什么是组织中的五种权力基础?
五、论述题(每小题 8 分,共 16 分)
35.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处理冲突的方法。
36.结合实例试述群体思维的特点。
六、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 20分)
前进电器公司的前身是一家乡镇企业,主要生产开关、电源等元器件,也为大型企业承揽一些加工业务。
当时有员工不足百人,采用的是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形式。
后来,该公司抓住了家电行业大发展的有利时机,努力开拓家电领域的新产品,经过10年多的努力,产品已经发展到电饭煲、电风扇、电熨斗、电视机、微波炉等十几个系列,年销售额在3亿元以上,员工达到了5000人,并完成了股份制改造,组成股份有限公司。
但最近几年来,公司总经理王先生感到企业发展中的某些问题越来越突出:销售额增长缓慢,产品开发不力,生产组织混乱,各部门推委现象严重,协调十分困难。
比如,销售部门认为销售业绩不好的原因是产品设计落后,质量不稳定,并且不能根据市场的要求及时供货,错过了商机;生产部门则认为问题在于设计部门不重视生产技术特点,而营销部门又随意改变供货计划,导致生产组织困难,产品质量下滑;设计部门抱怨营销部门不能及时提供充分的市场信息,生产部门又不能贯彻设计思路,导致产品式样落后。
王经理数次召开部门负责人协调会,试图化解矛盾,明确责权,但效果不理想,因为各部门之间的纠纷要到王经理那里“讨个说法”,从而使王经理陷入了调解、仲裁等烦琐的事务之中,无暇顾及公司的战略决策。
直到最近在杂志上看到公司的
电饭煲的市场份额由占全国市场份额的第三名跌至第六名,而公司内部却没人向自己汇报过!直到这时王经理才感到问题的严重性。
37.你认为该组织应该如何解决眼前的问题?请你对组织结构改革提出建议。
L先生是一家大型企业G公司的一个基层管理者,手下有8个员工。
L先生工作勤恳,为人谦和,对每一个下属都想给予一些关怀和照顾,所以跟大家的关系还算不错。
并且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他对他的直接领导是言听计从,领导安排什么,他马上向下属宣贯什么。
一旦下属提出异议,他马上便说“领导说了,就照这样执行。
你照吩咐做了,出了差错领导不会怪你,你如果不照这样做,出了问题你得自己担着。
”下属一听觉得也有道理,于是便开始认真执行。
但渐渐地下属有了不明白的地方,也就不再问他,而是隔着他直接请示更高领导,因为大家知道跟他说了也没有用,他还得去请示领导。
并且这段时间他还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他发现手下有个别人开始直接向他“顶牛”,公然不再听从他的指挥,他早就想把一些“害群之马”开掉,但苦于没有办法,他发现他现在连这点权力都行使不灵了。
并且他的“无能”渐渐被传播开来,以至于其他原本“听话”的下属也开始不拿他当回事了。
38. 分析该管理者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