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责任内阁制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责任内阁制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责任内阁制、政党制度
(1)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权利法案》内容: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同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议会议员拥有言论自由等。

“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共同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

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权利法案》是用法律形式对议会主权至上原则的认定.英国从此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光荣革命”前。

英国国王挑选少数贵族充当顾问和助手,分管政府几个部门的工作,他们经常在一间小密室开会。

“内阁”和“内阁会议”由此得名,。

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

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其权力和重要性也随之加强。

18世纪以后.国王不再出席内阁会议。

l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罗伯特?沃波尔(又译沃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开始逐渐形成.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

19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在英国确立下来。

责任内阁制简称内阁,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

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进举。

(3)英国是世界上较早实行两党制的国家之一,英国最初的两个主要党派是自由党和保守党,又被叫做辉格党和托利党。

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后主要的执政党是自由党。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自由贸易政策不再受推崇,取代自由党的是工党,英国的两大党派随之变成了保守党和工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