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
(被动凝集法)
1.目的:规范实验室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操作。
2.范围: xxxx院xxxx科
3.测定原理:
将肺炎支原体(Mac株)的细胞膜成分致敏人工载体明胶粒子制造而成。
这种致敏粒子和样本中的肺炎支原体抗体进行反应发生凝集,由此可以检测出血清和血浆中的肺炎支原体抗体,并且用来测定抗体的效价。
4.标本:
4.1采用正确医用技术收集血清/血浆样本,血浆样本推荐使用肝素钠抗凝血浆,枸橼酸钠和EDTA抗凝剂。
4.2样本中的沉淀物和悬浮物,红细胞等其它有形成分可能会影响试验结果,应离心除去,并确定样本未变质方可使用。
4.3严重溶血或脂血的样本不能用于测定。
4.4样本收集后在室温放置不可超过8小时;如果不在8小时内检测需将样本放置在2~8℃的冰箱中;若需48小时以上保存或运输,则应冻存于-20℃以下,避免反复冻融。
使用前恢复到室温,轻轻摇动混匀。
5.试剂: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
5.1试剂盒在2℃—10℃储存,防止冷冻,避免强光照射,有效期12个月。
5.2 试剂盒开启使用后,冷冻干燥品配好后,2℃—10℃保存可使用7日,使用前必须做对照试验。
5.3试剂组成
5.3.1血清稀释液(液体):用于稀释样品和复溶致敏粒子和未致敏粒子。
5.3.2致敏粒子(冷冻干燥):肺炎支原体(Mac株)抗原致敏的明胶粒子。
使用时加入规定量的血清稀释液。
复溶后的试剂含有0.9%的致敏粒子。
5.3.3未致敏粒子(冷冻干燥)鞣化的明胶粒子冻干制品。
使用时加入规定量的血清稀释液。
5.3.4阳性对照血清(液体)肺炎支原体(Mac株)抗体阳性的兔血清用血清稀释液1:10
稀释后的制品。
6.临床标本测定
6.1试剂的准备
6.1.1溶解液(液体):按照测定操作规则使用。
6.1.2血清稀释液(液体):按照测定操作规则使用。
6.1.3致敏粒子(冷冻干燥):加入一定量的溶解液进行调制。
请在使用前30分钟于室温(15~30℃)下进行调制。
6.1.4未致敏粒子(冷冻干燥):加入一定量的溶解液进行调制。
请在使用前30分钟于室温(15~30℃)下进行调制。
6.1.5阳性对照血清(液体):按照操作规则使用。
6.2 手工操作步骤
6.2.1 用微量滴管将血清稀释液滴入微量反应板第1孔中,共计4滴(100ul),从第2孔至第8孔(或更多)各滴入1滴(25ul)血清稀释液。
6.2.2 用微量移液管取样品25ul至第1孔中,然后用微量加样器或微量移液管以倍比稀释的方式从第1孔稀释至第8孔中(或更多)。
6.2.3用试剂盒中提供的滴管在第2孔中加入1滴(25ul)未致敏粒子,用另一个滴管向第3
孔至第8孔(或更多)各加入1滴(25ul)致敏粒子。
6.2.4用平板混匀器以不会导致微量反应板中的检测物溅出的强度混合30秒钟,加盖后于室温(15~30℃)下水平静置。
3个小时后,在观察镜上记录并观察其反应图像,即使静置至次日也不影响结果的判定。
6.3对照试验
6.3.1 能够确认每例样品未致敏粒子的反应(最终稀释倍数1:20)均是(-)
6.3.2能够确认每次检查中血清稀释液和致敏粒子以及未致敏粒子的反应均是(-)(介质对照)。
6.3.3每个试剂盒中的阳性对照血清都要与样品用相同的测定方法进行试验,阳性对照血清调制成抗体效价为1:320(最终稀释倍数)。
6.4吸收操作
对于未致敏粒子和致敏粒子均显示(±)以上的凝集样品,要按照下列顺序在完成吸收操作的基础上进行再试验。
6.4.1取用450ul的血清稀释液调制好的未致敏粒子加入小试管中。
6.4.2加入样品50ul混合,于室温(15~30℃)下放置30分钟(孵育期间混合一或两次)。
6.4.3 离心分离(2000rpm,5分钟),然后分取上清液【吸收完毕的稀释样品(1:10)】50ul 至反应板第2孔中,特别注意不要混入粒子。
6.4.4从第3孔以后,要预先各滴入25ul血清稀释液,从第3孔至最后一孔用微量加样器倍比稀释。
以后就与检验方法中样品检测同样的操作后进行判定。
通常情况下可以用上述的吸收操作吸收完全,但如果吸收不干净时,请用其他的检测方法。
7.性能指标:
7.1特异性试验:将室内参考品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试验时,阴性参考品显示阴性结果,阳性参考品显示阳性结果。
7.2灵敏度试验:试剂盒中带有的阳性对照血清按规定进行试验时,抗体的效价相对于标准值(最终稀释倍数1:320)在±1管内。
7.3重复性试验:将室内参考品重复进行5次测定,各抗体效价最大频数在±1管以内。
7.4相关性:取样品86例阳性样品,用本试剂和FUJIREBIO INC.的间接血凝试验(PHA)检测,一致率 96.5%(在一个对倍稀释度内)。
8.方法的局限性:
8.1 本试剂仅用于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不是直接检测肺炎支原体,因此阳性结果并不能确诊是肺炎支原体感染。
要结合临床症状分析。
8.2 极低量的抗体不能被检测出来,可能会显示阴性结果。
当怀疑感染时,即使阴性结果也要一段时间后复查。
8.3注意前带现象。
9.检测结果的解释
9.1反应图像的判定
在判定用观测板上静置微量反应板,观察粒子的反应图像。
将反应图像与介质比照的图像进
阳性:未致敏粒子(最终稀释倍数1:20)的反应图像判定为(-)。
致敏粒子(最终稀释倍数1:40以上)的反应图像判定为(+)时,最终判定为阳性。
将显示出反应图像为(+)时的最终稀释倍数作为抗体滴度。
阴性:无论未致敏粒子呈现何种反应图像,只要致敏粒子(最终稀释倍数1:40)的反应图像显示为(-)时,最终判定为阴性。
保留:未致敏粒子(最终稀释倍数1:20)的反应图像判定为(-),且致敏粒子(最终稀释倍数1:40)的反应图像判定为(±)时,最终判定为保留。
10.注意事项
10.1 操作前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试验操作。
10.2 避免在恶劣的环境(如含有84消毒液、次氯酸钠、酸碱或乙醛等高浓度腐蚀性气体及
灰尘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试验。
10.3 用本试剂判定结果为保留时,请用其他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10.4 本试剂是用来测定样品中的肺炎支原体的抗体效价,不是用来测定肺炎支原体。
在判
定为抗体阳性的情况下,请结合其他的检查结果以及临床症状来进行综合判定。
10.5 样本中若存在沉淀物、悬浮物等可见杂质会影响试验结果。
此类样本不得使用。
10.6 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有可能不产生抗体,或者产生很少量的抗体。
如果坏意感染,
即使本试剂的判定结果为阴性,也要经过一段时间再进行检查并且于其他检查的结果和临床症状结合起来综合判定。
10.7 试剂需在有效期内使用。
剩余试剂要及时密封,放置2~8℃条件下贮存,冻干试剂复
溶后,最多保存5天。
10.8 血清免疫反应要注意前区现象。
10.9 服用含有免疫球蛋白血液制品的患者样品中,由于可能因服用制剂所致的阳性反应。
要注意判定。
10.10本试剂的溶解液,血清稀释液和阳性对照血清中含有0.1%的叠氮钠防腐剂,在废弃时
要用大量的水冲洗,避免生成具有爆炸性的金属叠氮钠。
10.11不同批号的试剂绝对不能混用。
11.临床意义
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改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有时并发支气管肺炎,称为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
主要经飞沫传染,潜伏期2~3周,发病率以青少年最高。
临床症状较轻,甚至根本无症状,若有也只是头痛、咽痛、发热、咳嗽等一般的呼吸道症状。
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和胸部X 线检查并不具特征性,单凭临床表现和胸部X线检查无法做出诊断。
若要明确诊断,需要进行病原体的检测。
目前,国内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检测。
12.安全防护措施及处理:
12.1 按要求穿白大褂,带一次性手套。
12.2处理试剂和样本时需戴一次性手套,操作后应彻底洗手。
所有样本及使用后的试剂盒
应视为潜在的传染性物质,废弃处理时,按照当地政府和有关国家规定进行。
12.3如果发生污染,视污染范围,部位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以下浓度84消毒液均由原液
配置成):
12.3.1 血液标本污染台面,用7000mg/L的84消毒液浸泡抹布,擦拭污染区域,小心处理
容器碎片,消毒后置于利器盒内
12.3.2 血液标本溅洒在白大褂上,应脱去衣物,并用300mg/L的84消毒液消毒。
12.3.3 血液标本溅洒在眼睛上,应立即用洗眼器冲洗眼部15min后,上报主任,并去眼科
就诊。
12.3.4 血液标本在离心机内破损,应在第一时间停止离心机运行,待其完全停止后,等
30min内部气溶胶散去,并带口罩后,用7000mg/L的84消毒液浸泡抹布,擦拭污染区域,小心处理容器碎片,消毒后置于利器盒内
13.相关记录文件
试剂出库记录
14.参考资料
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被动凝集法)使用说明书
编者:审核:批准:
批准时间:2020年07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