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卧、坐、立、行是人生命活动的五种体态,有静有动,有劳有逸。
生命活动既不能过静过逸,也不能过动过劳。
过静过逸,久卧、久坐则气血不流通,会伤及人身。
过动过劳,久视、久立、久行,超出了人体的正常调节和耐受范围,亦会损伤人体。
久视,则伤害心所主管的人体的血脉;久卧,则伤害肺所主管的人体的正气;久坐,则伤害脾所主管的人体的肌肉;久立,则伤害肾所主管的人体的骨骼;久行,则伤害肝所主管的人体的筋脉。
古人常说,“积劳成疾”,“五劳最易伤身”。
所谓五劳,乃是人们平日里最为常见的五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它们会对人体的五脏带来伤害,从而发生劳损性疾病。
1久视伤血,闭目能养血所谓目受血则能视,长时间地使用眼睛,看书、写字、看屏幕等,不仅会使双眼感到疲劳、视力下降,还常常导致人体内血的损耗,以至出现头晕、眼花、心慌心悸等症状。
据古人的观察,长此以往地耗用心血,容易发生“心劳”的危险,易忘事,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感觉不到生活中的快乐,大便还易黏腻,嘴唇和舌头容易长疮,久久不能恢复;渐渐心劳波及到了肾,肾水干枯而不能滋养人的耳朵,耳朵则出现了耳鸣、不能远听的状况,直至头发干枯。
预防与调养:久视伤目伤血的预防,关键是不可“久视”,不能过度使用目力。
介绍一些预防与调养的方法:运睛远眺:运睛指眼珠运转,可增强眼珠的营养和灵敏性,缓解眼疲劳,纠正近视和远视。
做法:早晨醒后,先闭目,眼球从右向左,从左向右,各旋转10次;然后睁目坐定,用眼睛依次看左右,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反复四五次。
晚上睡觉前,先睁目运睛,后闭目运睛各10次左右。
远眺指眺望远方,可调节眼球功能,避免眼球变形而导致视力减退。
闭目能养血。
一旦用眼伤到了心血,出现了视物模糊、眼睛干涩等情况,此时宜稍稍闭上眼睛大约5分钟的时间,给身体里气血的重新化生一点时间,以重新灌溉疲劳的眼睛。
平时宜吃一些调养心血的食物,如大枣、桂圆、莲子、枸杞、桑椹、黑木耳等。
适合情志抑郁、经少不畅、肝气郁结、口干口苦、肝血不足、易生气、食欲差等2久卧伤气,稍卧能养气老是躺着不运动,气脉容易运行不畅,肺气受伤,易出现精神不振、身倦无力等症状,还容易感冒,或染上其他疾病。
长期耗伤肺气,则有“肺劳”的危险,变得如同林黛玉一般,身体逐渐消瘦,面无血色,而出现咳嗽、胸闷、背痛,甚至咳血等症状。
预防和调养:睡出来的疾病,同样可以睡回来,正确的睡眠时间和方法十分重要。
子午觉:子时,即晚上23:00~凌晨1:00,是一天当中自然界阴气最盛的时候,如果此时顺应天时好好睡觉,则可以补养体内阴气。
建议晚上23点之前睡觉休息。
午时,即上午11:00~下午13:00,是一天当中自然界阳气最盛的时候,如果此时顺应天时午休大约20分钟,则可以补养体内阳气。
顺应四时:春夏宜晚卧早起,秋季要早睡早起,冬天则早卧晚起。
3久坐伤肉,散步活血通络所谓脾主肌肉,伤肉即是伤脾。
久坐,则脾胃的消化、运转气血的能力下降,这样的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懒得说话!他们总是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总觉得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躺着。
他们还常常吃饭没胃口,容易拉肚子。
长期这样下去,则易出现“脾劳”的症状,手脚发凉,骨节酸痛,呕吐腹泻等。
预防和调养:食疗,补充脾胃动力:如在汤菜中加一些山药、薏米、党参、砂仁、茯苓等辅助性食材,饮食宜清淡,以助脾胃的消化与吸收。
散步,以疏散气血:坐着工作的时候,或者坐得久了,需每隔50分钟,于室内或走廊缓步走5~10分钟,使筋骨活动,络脉通畅。
饭后同样宜行走15~30分钟,走时宜闲散而缓慢,这样气血易输送到脾,且可帮助肠胃缓慢蠕动与散热,从而促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每天行走一万步,可以达到每天所需的运动量,有利于气血的通畅。
注意:凡行走的时候,最好少与人说话;一旦说话,一定要停下脚步,否则易让人气散于外。
经络锻炼法:久坐腰背酸痛者,适用本法。
方法:起身离开座椅,双脚站立与肩同宽,做腰部前屈,侧弯后仰,各20次。
两手按压腰背部第二、第四腰椎棘突左右处的肾俞穴和腰眼穴,各20次。
用两手掌擦腰骶部至皮肤微发热。
两手握空心拳,敲击腰背部,从上至下20次。
做俯卧背伸和仰卧架桥每日两次,每次各10个。
仰卧架桥,取仰卧,以两手叉腰作支撑点,两腿屈膝成90度,脚掌放在床上,以头后枕部及两肘支持上半身,两脚支持下半身,成半拱桥形,挺起躯干,当挺起躯干架桥时,膝部稍向两边分开。
很多人身体精气神不足,产生各种虚症的症状:常腰困腿软、阳痿、足跟痛、头晕耳鸣、脱发齿摇、宫寒不孕、全身乏力、极易疲乏、没精神、呼吸气短、声低懒言少语、常常怕冷(尤其四肢手足)。
这款鹿桂膏采用名贵鹿茸熬制的鹿角胶,特别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再配合采用名贵中药材:肉桂、熟地黄、牛膝、淮山、酒萸肉、菟丝子、枸杞、当归、杜仲,针对以上情况具有良好的阴阳双补功能!特别适合广大阳虚精虚的男士女士!4久立伤骨,注意站立姿势当人老是站着的时候,容易伤到腰、腿、胫这些人体承重部位的骨头,从而耗散人体的肾精,甚至出现肾劳的症状,如:腰酸腰痛,特别是早晨起来的时候,很难从床上坐起身来;阴部因潮湿而发痒;小便发黄,甚至出现尿血的症状;男人阴茎内部出现疼痛感,前列腺易肥大,女人腿脚和腹部一旦受寒,小腹容易出现坠胀而疼痛的感觉。
一旦出现了上述症状,平日里一定要多加注意,站立要与坐、走等轮流交替进行,并锻炼筋骨肌肉,以强健身体。
预防与调养:久立工作者可采取手搭在墙上,一脚弯曲后向前踢伸,反复多次,另一只脚可如法轮换进行。
手搭在墙上,两脚交替做前后大幅度摆动动作。
手扶柜台或桌沿,身体呈蹲姿并尽可能下蹲,做下蹲动作。
一脚放桌上,身体向前弯曲,努力使身体与大腿紧贴,做压腿运动。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上半身向下弯曲,在保持两脚绷直的状态下,手指努力触及地面,做身体前屈动作。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平举带动腰部向左右转动。
肾劳的人,平时宜服五加皮汤、来苏汤等,宜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5久行伤筋,走走宜停停“久行伤筋”,这个好理解,人在行走的时候,筋是发力、伸缩的关键点,而在五脏之中,肝主筋,筋的运动消耗的是肝的精气,所以一旦行走太过,则不仅伤筋、还易伤肝气。
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五劳调理很重要!用户1914612123 2019-03-23 13:06仰望岐黄中医性命心灵关注并在公众号首页回复关键字:回复“入群”:加入中医养生微信群回复“切脉”:比现场魔术更装B,3分钟教会你老中医切脉回复“自学”:找不到好中医?岐黄原创15天中医零基础入门回复“减肥”:10秒减肥操,效果好到爆!回复“音乐”:听中医专属五脏音乐就能调和养生、懒人必备导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想保持最佳状态就一定要注意适中,适中就是最佳,人体出现的诸多不适和疾病往往与过度使用有关。
《内经》中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可以看出,“五劳”的产生是某种活动过“久”。
【原文出处】《素问,宣明五气》:“久视伤血,久外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是谓五劳所伤。
”【详解】视、卧、坐、立、行是人生命活动的五种体态,有静有动,有劳有逸。
生命活动既不能过静过逸,也不能过动过劳。
过静过逸,久卧、久坐则气血不流通,会伤及人身。
过动过劳,久视、久立、久行,超出了人体的正常调节和耐受范围,亦会损伤人体。
久视,则伤害心所主管的人体的血脉;久卧,则伤害肺所主管的人体的正气;久坐,则伤害脾所主管的人体的肌肉;久立,则伤害肾所主管的人体的骨骼;久行,则伤害肝所主管的人体的筋脉。
古人常说,“积劳成疾”,“五劳最易伤身”。
所谓五劳,乃是人们平日里最为常见的五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它们会对人体的五脏带来伤害,从而发生劳损性疾病。
1久视伤血,闭目能养血所谓目受血则能视,长时间地使用眼睛,看书、写字、看屏幕等,不仅会使双眼感到疲劳、视力下降,还常常导致人体内血的损耗,以至出现头晕、眼花、心慌心悸等症状。
据古人的观察,长此以往地耗用心血,容易发生“心劳”的危险,易忘事,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感觉不到生活中的快乐,大便还易黏腻,嘴唇和舌头容易长疮,久久不能恢复;渐渐心劳波及到了肾,肾水干枯而不能滋养人的耳朵,耳朵则出现了耳鸣、不能远听的状况,直至头发干枯。
预防与调养:久视伤目伤血的预防,关键是不可“久视”,不能过度使用目力。
介绍一些预防与调养的方法:运睛远眺:运睛指眼珠运转,可增强眼珠的营养和灵敏性,缓解眼疲劳,纠正近视和远视。
做法:早晨醒后,先闭目,眼球从右向左,从左向右,各旋转10次;然后睁目坐定,用眼睛依次看左右,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反复四五次。
晚上睡觉前,先睁目运睛,后闭目运睛各10次左右。
远眺指眺望远方,可调节眼球功能,避免眼球变形而导致视力减退。
闭目能养血。
一旦用眼伤到了心血,出现了视物模糊、眼睛干涩等情况,此时宜稍稍闭上眼睛大约5分钟的时间,给身体里气血的重新化生一点时间,以重新灌溉疲劳的眼睛。
平时宜吃一些调养心血的食物,如大枣、桂圆、莲子、枸杞、桑椹、黑木耳等。
岐黄小广告适合情志抑郁、经少不畅、肝气郁结、口干口苦、肝血不足、易生气、食欲差等2久卧伤气,稍卧能养气老是躺着不运动,气脉容易运行不畅,肺气受伤,易出现精神不振、身倦无力等症状,还容易感冒,或染上其他疾病。
长期耗伤肺气,则有“肺劳”的危险,变得如同林黛玉一般,身体逐渐消瘦,面无血色,而出现咳嗽、胸闷、背痛,甚至咳血等症状。
预防和调养:睡出来的疾病,同样可以睡回来,正确的睡眠时间和方法十分重要。
子午觉:子时,即晚上23:00~凌晨1:00,是一天当中自然界阴气最盛的时候,如果此时顺应天时好好睡觉,则可以补养体内阴气。
建议晚上23点之前睡觉休息。
午时,即上午11:00~下午13:00,是一天当中自然界阳气最盛的时候,如果此时顺应天时午休大约20分钟,则可以补养体内阳气。
顺应四时:春夏宜晚卧早起,秋季要早睡早起,冬天则早卧晚起。
3久坐伤肉,散步活血通络所谓脾主肌肉,伤肉即是伤脾。
久坐,则脾胃的消化、运转气血的能力下降,这样的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懒得说话!他们总是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总觉得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躺着。
他们还常常吃饭没胃口,容易拉肚子。
长期这样下去,则易出现“脾劳”的症状,手脚发凉,骨节酸痛,呕吐腹泻等。
预防和调养:食疗,补充脾胃动力:如在汤菜中加一些山药、薏米、党参、砂仁、茯苓等辅助性食材,饮食宜清淡,以助脾胃的消化与吸收。
散步,以疏散气血:坐着工作的时候,或者坐得久了,需每隔50分钟,于室内或走廊缓步走5~10分钟,使筋骨活动,络脉通畅。
饭后同样宜行走15~30分钟,走时宜闲散而缓慢,这样气血易输送到脾,且可帮助肠胃缓慢蠕动与散热,从而促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每天行走一万步,可以达到每天所需的运动量,有利于气血的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