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体育与健康4年级《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ppt
体育与健康4年级《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ppt
飞沫核传播
排出的 飞沫 在空气悬浮过程中蒸发失去水分,由蛋白
质和病原体形成飞沫核,悬浮时间较长(数小时), 可随气流传播较远,如白喉、结核杆菌
经尘埃传播
含有病原体的分泌物或较大的 飞沫 散落在地上,干燥
后成为尘埃,如肺结核、炭疽芽孢等
经空气传播的特点
传播途径易于实现,病例可连续发生,发病 率高 常见冬春季发病升高的现象
呼吸道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一、概述
呼吸道传染病是借空气飞沫传播,经呼吸道侵入 的一类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症状明 显,有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肌肉酸痛 及食欲不振等。多数病人有轻重不一的喷嚏、鼻 塞、流涕、咽痛及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本类常见 传染病有水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流 行性感冒、猩红热、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等。学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学 校又是这些易感人群聚集的场所,一旦有传染源 的传入,即可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 学生中造成疫情扩散。
一旦发现腮腺炎,患儿应立即隔离,卧床休息。 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因 为这些食物易刺激唾液腺分泌,导致局部疼痛加 剧。要多饮开水,保持口腔清洁,也可用复方硼 砂溶液漱口。肿胀部位可用中药外敷,取青黛15 克,或中成药如意金黄散15克,用水调匀即可。 外敷后可减少局部疼痛,帮助消肿。同时还可服 板蓝根冲剂。 一旦小儿得了腮腺炎,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 全消退后才可入托或上学,以免传染给其他小儿。 由于腮腺炎容易在托幼机构中流行,因此若发现 患儿,应加强晨检工作,对可疑患儿有接触的小 朋友,应观察21天,同时预防性口服板蓝根冲剂。 一般连续3-5天。有一点要注意,丙种球蛋白对 腮腺炎无预防作用。
2、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 吸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 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 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 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 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 - 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 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 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
传播途径
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侵入宿主之前,在外环境
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 人群易感性 人群易感性: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某种传染病的易 感程度
经空气传播
飞沫传播
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随粘液 飞沫 从鼻咽部喷出,直
接被易感者吸入而引起的感染。体积较小,在空气中 悬浮时间短(3 -5秒),飞沫传播的范围小,如麻疹、 流脑、流感
传染性疾病
概念
由病原体(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
体、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 感染机体后所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可 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相 互传染。
传染病流行过程
传染源
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和动物
传染病的病人 病原携带者 受感染的动物
大量的腮腺炎病毒通过唾沫散布在空气中
发热
头痛
腮部疼痛,咀嚼时加剧
病人腮部肿大
呕吐
3、风疹
风疹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由于风疹 的疹子来得快,去得也快,如一阵风似的,“风 疹”也因此得名。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病毒存 在于出疹前5~7天病儿唾液及血液中,但出疹2 天后就不易找到。风疹病毒在体外生活力很弱, 但传染性与麻疹一样强。一般通过咳嗽、谈话或 喷嚏等传播。本病多见于1~5岁儿童,6个月以 内婴儿因有来自母体的抗体获得抵抗力,很少发 病。一次得病,可终身免疫,很少再次患病。
病人应及时隔离治疗,隔离至出疹后1 周。病人应卧床休息,给予维生素及富有 营养易消化食物,如菜末、肉末、米粥等。 注意皮肤 清洁卫生,细菌继发感染。风疹 并发症很少,一旦发生支气管炎、肺炎、 中耳炎或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时,应及时治 疗。
4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 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 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 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 状。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 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 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 风疹从接触感染到症状出现,要经过14~21天(平均18 天)。病初1~2天症状很轻,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轻 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咽痛和眼发红等轻度上呼吸 道症状。病人口腔粘膜光滑,无充血及粘膜斑,耳后、 枕部淋巴结肿大,伴轻度压痛。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 现皮疹,皮疹先从面颈部开始,在24小时蔓延到全身。 皮疹初为稀疏的红色斑丘疹,以后面部及四肢皮疹可以 融合,类似麻疹。出疹第二天开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 变成针尖样红点,如猩红热样皮疹。皮疹一般在3天内 迅速消退,留下较浅色素沉着。在出疹期体温不再上, 病儿常无疾病感觉,饮食嬉戏如常。风疹与麻疹不同, 风疹全身症状轻,无麻疹粘膜斑,伴有耳后、颈部淋巴 结肿大。风疹经过良好,预后佳,并发症少,但孕妇 (4个月内的早期妊娠)感染风疹病毒后,病毒可以通 过胎盘传给胎儿引起先天性风疹,发生先天畸形,如失 明、先天性心脏病、耳聋和小头畸形等。因此,孕妇在 妊娠早期尽可能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同时接种风疹减 毒活疫苗。一旦发生风疹,应考虑中止妊娠。
患者多见于儿童
流行强度与人口密度、易感人口构成及卫生 条件有关 在缺乏有效免疫预防的人群中呈周期性升高来自二、常见呼吸道 传染病
1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 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水痘属 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 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 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 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燥结痂,持续1周左右痂皮脱落。躯干部皮疹最多,头 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 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