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章复习测试题(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
下列事实中与化学无关的是( )A.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B.计算机软件的研发和程序的编制C.火箭新型燃料的研制D.化肥和农药的研制2.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
下列家庭厨房里发生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开水沸腾B.葡萄酿酒C.冲洗蔬菜D.大豆磨浆3.近来,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
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
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92C.核外电子数为92D.相对原子质量为1434.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
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
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A.猜想B.实验C.推理D.归纳5.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B.取用固体粉末C.读液体体积D.滴加液体6.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大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C.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D.分子、原子能构成物质,离子不能7.智能手机是一种多功能通讯工具,手机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铝玻璃,下列关于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 )A.透光性好B.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C.易溶于水D.见光易分解8.以下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A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分子不断运动B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C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 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9.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氧气B.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C.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多少不会影响人体健康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电光源10.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的化学性质相似B.②所示的粒子符号为NaC.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④中X可能为811.近年来,我国北方部分城市因空气污染而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空气污染的是(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B.提倡居民驾驶私家车出行C.积极植树、造林、种草D.提倡使用太阳能灯清洁能源12.干冰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由二氧化碳分子直接构成的。
对于两者中的二氧化碳分子的比对结果,正确的是( )A.分子运动速率相同B.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相同C.化学性质相同D.分子之间的间隔相同13.下列关于实验方法的归纳错误的是( )A.玻璃仪器都可以用作反应容器B.给试管里的固体药品加热时,应先均匀加热,再在固定部位加热C.取用固体药品可以用药匙,有些块状药品用镊子夹取D.用过的滴管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严禁采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14.学习完“原子的构成”之后,萍萍同学形成了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A.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B.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C.原子核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相差不大D.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15.如图是不是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16.璀璨迷人的雪花是由水分子形成的晶体。
科学家通过一个极其微小的“喷嘴”向外“喷射”水分子,并迅速使水分子冷却、积聚,当达到一定数目时,可形成极其微小的水分子晶体。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B.单个水分子可以形成水分子晶体C.水分子晶体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D.液态水形成水分子晶体,水分子大小没有发生变化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6分)17.(6分)如图是空气成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仔细观察图,写出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他成分”中除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外,还含有___________(请你写出一种)。
(3)洁净的空气对人类非常重要。
下列做法有利于净化大气的是( )A.使用清洁能源B.工业废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C.积极植树造林(4)对物质组成的探究,并非都得使用高科技手段。
请你用日常生活中的用品和简单的化学原理,探究下列课题:课题操作现象证明空气中有水18.(5分)下图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
回答下列问题:(1)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下同)构成的,氦气是由_______构成的。
(2)某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请回答下列问题:①若m=12,当n=__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②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且n=8,则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③若m−n<10,则该粒子是一个_______(选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19.(6分)硒是制造电子元件的重要材料,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请结合硒元素的“身份证”信息填空:20.(6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周期,表中与该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
(2)氖原子(Ne)的核内质子数为_______,与它核外电子数相同的粒子有多种,请你写出其中一种阴离子的符号_______;(2017•南京)(3)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
(4)以钠和氯为例,简述结构与性质的关系_________。
21.(6分)如图是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出的金属元素有_______种。
(2)地壳中铝元素的含量为_______。
(3)写出钙的元素符号:_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填序号),属于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A.二氧化硅B.氧化铁C.氧化铝D.水(5)这幅图属于符号还是模型?_______。
22.(7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酒精(化学符号是C2H5OH)的性质,做了如下探究,请你把他们的探究报告完成。
(1)观察酒精灯内的酒精,酒精是_________色液体;闻闻它的气味,酒精有_________的气味;用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吸取一些酒精滴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可见酒精___________(填“溶”或“不溶”)于水。
(2)明明和芳芳两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下表:火焰层焰心内焰外焰明明432 666 520芳芳598 783 667由此可得出温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
A.焰心B.内焰C.外焰(3)酒精灯较长时间不用时要盖上灯帽,其理由是___________。
(4)酒精除了作燃料以外还有哪些用途?请写出一种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2分)23.(7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集体讨论】(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
他们应该选择__________(填序号),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____________________。
A.蜡烛B.红磷C.硫D.木炭(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如图所示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填序号)。
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__________________。
【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 mL)组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20 21 19 20 22 19(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_。
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24.(7分)小婷同学和张老师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空气成分的差异进行了如下实验。
小婷同学用玻璃管向盛满水的集气瓶中吹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将另一集气瓶充满新鲜的空气,将两根燃着的小木条,分别移到两只集气瓶口处移开玻璃片,慢慢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张老师将塑料袋内的空气排尽,然后向袋内吹气,收集一定体积呼出的气体,利用仪器侧定气体成分(见下表)。
室内空气与正常呼吸方式呼出气体中部分气体的含量(体积分数)比较成分室内空气正常呼出的气体变化值氧气20.77% 17.17% 3.60% 二氧化碳0.056% 3.67% 3.6l%水蒸气 1.98% 2.50% 0.52%(1)人呼出的气体中除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外,还含有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
(2)小婷同学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
(3)小婷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伸入盛有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燃着的小木条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4)①由表可以看出,室内空气与正常呼出的气体相比较,______________的含量变化较大且变化量基本相同。
②人体内的氧气能和许多营养物质发生反应,写出葡萄糖和氧气在酶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导致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人体细胞进行了________作用。
25.(8分)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实验方案一】如图1。
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②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说出一点即可)。
【实验方案二】如图2、图3。
图中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瓶内用细线固定有用滤纸折叠成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小纸花,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按照图4的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图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40℃的热水中。
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②图2、图3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变量只有一个,被控制的量有多个,请说出4个被控制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