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二年级下册3.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word教案(1)

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二年级下册3.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word教案(1)

生:是太阳吧?
师:是真的吗?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你的说法正确呢?
生1:太阳照着你的时候看看它的方向,然后把影子画下来,量量长短。
生2:上午、中午的影子都要量才能比出来长短。
生3:刚才×××说用步子量,我觉得这个方法也可以。
生4:直接用尺量就行。
师:对,这个方法测量更准确!老师发给各组一个米尺,让我们亲自测量一下,看看太阳和影子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生:我们小组调查的是小组内成员的用纸情况。
师:能不能告诉大家是小组哪一天的用纸情况?
生:是周三的。
学生利用实物展台展示。
小组同学用纸情况调查表
姓名
做作业
画画
其他
小计
程xx
4
2
2
8
王xx
5
1
3
9
李xx
4
3
1
8
吕xx
5
4
2
1
生:我觉得吕××画画时可以少用一些纸,有几张纸他没画好,就扔了。可以用橡皮擦掉重新画,这样就可以省几张纸。
生4:可以玩手影游戏。
生5:影子可以帮我们看时间。我在肯德基吃东西时得到了一个玩具叫日晷表,它就是靠影子的变化来看时间的。
师:下节课把它拿来给大家看一看好吗?
生5:行!
师:日晷是我国古代人民发明的一种计时工具。早在2 000多年前,人们就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的移动是有规律的,根据这一规律制成了日晷,就像表一样可以看时间了。大家看,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多么富有智慧呀!有兴趣的同学课后也可以查找一下相关资料。
师:吕××,你觉得这个建议有道理吗?能接受吗?
师:他们小组用表格的形式把调查结果向大家进行了汇报,整理得非常好,使用表格解决问题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我们感谢这个小组向我们呈现的这些数字。
生1:我们小组调查的是家里的用纸情况:昨天爸爸看的报纸有8张,是这么大的(学生展示报纸的大小)。妈妈说家里人上厕所大约用了15张纸,我写作业和画画用了5张。
生3:我看到上午、中午、下午的影子都不在同一个方向。
生4:影子的方向能变化。
师:那测量结果说明影子的方向和长短是随着什么变化而改变的?
生:是随着太阳的变化而改变的。
师:对,由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都会随着而变化。看来同学们在观察中学会了发现。
师:那影子的大小会不会有变化呢?
师:你是怎么知道谜底是影子的?
生1:因为影子是乌黑的。
生2:太阳光下有影子。
生3:到黑的地方就和影子分手了。
生4:在黑的地方就没有影子了。
师:为什么到黑的地方就没有影子了呢?
生1:因为没有太阳了。
生2:因为没有光了!
师:你说得真好!在明媚的阳光下,你看到自己的影子了吗?
生:看到了!
师:既然影子是我们的好朋友,那就和它一起做个快乐的游戏吧!在游戏过程中大家好好观察影子,看看谁的发现多。
师:那你们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生:离光越近,影子越大;离光越远,影子越小。
(二)拓展延伸
师:影子是我们形影不离的好伙伴,它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问题呢!你知道它能帮我们做哪些事吗?
生1:太阳照着靠窗坐的同学,拉上窗帘有了影子就不晒了。
生2:妈妈出门总要打伞,有了伞的影子她就不会被太阳晒黑了。
生3:夏天我和伙伴儿在大树的影子下面玩儿,就不觉得热了。
(三)计算用纸量,感悟纸和环保的关系
师:我们来结合自己的调查结果做一个简单的统计――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我有个发现,在某一天中,有的同学用纸的数量多于10张,有的同学用纸的数量少于10张,如果平均的话,大约都在10张左右,那么,我们按每人一天10张来算的话,如果全班有50人,会用掉多少张纸呢?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可以用计算器来帮助我们算出结果。
生1:影子的大小能变。
师:能给大家演示一下吗?
学生用手电筒做光源,用手指在电筒前移动,离电筒近时影子变大,离电筒远时影子变小。
生2:我和他的方法不一样。
学生把铅笔立在桌上,把手电筒对准铅笔,手电筒靠近铅笔,影子变大,手电筒离铅笔远,影子变小。
生3:老师,我是在灯下做的实验,我把一本书放在离灯近的地方,书的影子就大,书离灯越远,它的影子越小。
学生使用计算器得到结果500张。
师:这500张纸大约有2千克。
师:我们接着来计算,全校有60个班,每天会用去多少千克纸呢?
生:120千克。
师:一棵树大约能造60千克纸,这样的话,一天要用去几棵树呢?
生:2棵。
出示课件,森林中有两棵树被砍伐。
师:这样算的话,一年365天,要用去几棵树呢?
生:730棵。
师: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纸和环保之间有关系吗?如果有的话,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1:造纸需要树木。没有树木的保护,就会出现沙尘暴、泥石流。
生2:还很容易发大水,冲毁我们的房屋。
生3:树木还能帮助我们净化空气。生4:纸与环保有关系。节约用纸就能少砍树木,森林得到保护,就保护了环境。
师:我们每天在不知不觉中消耗纸张, 就意味着树每天被砍伐,所以我们要节约用纸。
时间
上午
中午
下午
长度
1.84米
1.14米
3.29米
方向
西北


赵×的影子
时间
上午
中午
下午
长度
1.76米
1.07米
3.17米
方向
西北


其他组汇报测量结果。
2.观察中的发现。
师:通过测量,你知道了什么?
生1:中午的影子最短,上午和下午的影子比中午的长。
生2:下午的影子最长,好像巨人!
师:这就说明了影子在一天当中是有长短的变化的。
王老师:好的,很高兴。
生:请问,我们学校的打印室一天大约会用多少张纸?
王老师:打印室一天大约要使用400张复印纸,800张新闻纸。
生:那么,您是怎么节约用纸的呢?
王老师:我通常在写草稿的时候,用完正面用反面,这样大约能节约200张纸。
生:谢谢王老师。
……
师:看得出来,大家调查得非常认真,而且动脑筋思考了。
(二)小组之间交流调查到的内容
师:上节课同学们已经想到了用调查的方法去了解我们每天大约会用掉多少张纸,那么等一会儿就把我们的调查结果在全班互相交流一下。
师:在交流之前,请小组同学互相讨论,你们要以怎样的方式向大家汇报调查结果。
小组根据调查内容,选择多种汇报方式进行交流,如表格、文字、照片、访问录音等。
生2:妈妈有时还会把旧报纸卖给收废纸的爷爷。
师:这也是节约用纸的一种途径啊。你们调查得很全面,对家里不同人用纸的情况都进行了很好的调查,希望同学们能像他们一样认真地去做事情。
生3:我们调查的是打印室的王老师,现在请同学们听一听我们采访王老师的录音。
播放录音。
生:王老师,打扰您了,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
学习使用调查的方法解决问题,并体会纸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教具及电化教学手段
教学步骤、内容方法
修改意见
(一)回忆蔡伦的故事
师:你知道人类在没有发明纸之前,是在什么上面写字的吗?
生1:动物的骨头、石头、竹片。
生2:还有一些金属。
师:是谁发明了纸?
生:东汉的蔡伦。
师:谁能给大家讲一讲蔡伦造纸的故事?
学生简单讲述自己所知道的蔡伦和纸的故事。
生3:太阳在东,我的影子在西。
生4:是西方偏北。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5:我用脚量了量同桌同学的影子,有10步长。
生6:我发现我的影子比××的短一点儿。
生7:因为你个子比我矮,影子就短。
师:看来大家的发现还真不少,在日常生活中关于影子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晚上我从路灯下走的时候,影子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一会儿长,一会儿短。
《影子的探索》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的
1.获得影子的新知识。
2.感受影子的奇妙和有趣。
3.发展主动探索的能力。
教材分析
重点
难点
教具及电化教学手段
教学步骤、内容方法
修改意见
(一)影子游戏
1.活动导入。
师:今天我给大家出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太阳光下伴你走,一到黑处就分手。
生:我知道!是影子。
出示课件,森林中有一大片树被相继砍伐。
师:这只是我们一所学校一年用去的数量,如果有10所这样的学校,100所这样的学校呢?出示课件,森林中有一大片树被相继砍伐。
学生利用计算器逐步进行简单统计。
师:你觉得这个数字惊人吗?
学生进行简单交流。
教师展示有关资料片:乱砍乱伐,造成森林减少,导致沙尘暴、泥石流、土地沙漠化等。
生: 有一天晚上我在路灯下玩儿,突然一个大黑影从我头顶一闪,吓我一跳!我一看是只蛾子在灯上晃呐。蛾子本来挺小的,为什么影子却那么大呢?
师:看来影子还有大小变化呢!那回家后我们就做一个观察影子大小的实验:用手电筒或台灯做光源,再选择一个物体。自己设计实验方法,观察它的影子会不会有大小的变化。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各组的发现。
生7:我们采访了废品收购站的叔叔,他说每天大约能回收400千克的纸,然后运到河北省,在工厂里重新加工,制成再生纸。请大家来看一看我们拍摄的废品收购站的照片。
(四)制作再生纸
师:我们用过的废纸可不可以重新利用呢?生活中哪类纸是再生纸?
生:报纸、一次性的饭盒。
师:你能根据纸的生产过程,想一想再生纸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吗?
(二)测量影子
1.明确测量方法。
师:谁能具体说说测量的方法?
生1:先找到一个位置,站直。让我们组的同学帮我量。
生2:把尺拉直,不然不准确。
生3:要用尺从脚跟量到影子的头顶。
师:还要看准读数,及时记录。请小组的同学互相合作,量一量自己的影子有多长,同时观察并记录影子的方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