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论课程标准
解 绪论 §1.1中学数学课程设计与改 革简述 §1.2中学数学课程的基本理 念 §1.3中学数学课程目标 §1.4中学数学课程内容 §2.1数学教育现代化进程回 顾 §2.2现代数学教育的文化价 值观 §2.3主要数学教育理论概述 §2.4数学史与数学教育 §3.1数学学习的基本认识 §3.2数学学习的基本心理分 析 §3.3影响数学学习的外部因 素分析 §3.4中学数学学法指导 §4.1数学概念与命题 §4.2数学推理与证明 §4.3数学思维品质与能力 §4.4数学逻辑思维的基本规 律 §5.1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 则 √ √
2、 课程目标
1. 2. 3. 4. 了解本课程的地位、作用、研究对象和特点。 理解中学数学教学原则、原理和方法。 掌握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应用所学的知识、方法、技能等进行模拟训练,锻炼数学教 学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这门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 次。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 了解----是指对学习对象知其然,即知道它的内容。 理解----是指对学习对象不仅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掌握----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知识、方法、能力。 应用----是指运用自己的知识、方法、能力于实践中。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 层次。 本标准中打“*”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不同要求。 教 学 要 求 教学内容 了 理 掌 应
解 √ √ √ √
握
用
√Leabharlann √ √ √√ √ √ √
√ √ √ √ √ √
§5.2中学数学教学模式与方 法 §5.3中学数学考试命题与教 学评价 §5.4数学优秀生培养与后进 生转化 §6.1备课与说课 §6.2课堂教学 §6.3课外工作 §6.4教学研究 §6.5数学教育实习 §7.1导入技能 §7.2讲解技能 §7.3教学组织技能 §7.4板书板画技能 §7.5结束技能 §8.1中学数学教师的基本素质 §8.2数学教育研究的选题 §8.3数学教育研究的实施 §8.4数学教育论文的撰写 √ √
4.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每位学生均有10-15分 钟的微格试验教学。 五、教材编写与选用
教材要在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下,实行多样化。可以选用普通高校
重点教材,也可以选用公认的水平较高的教材(含教育部推荐教材)。 选用教材:曾峥,李劲主编. 《中学数学教育学概论》. 郑州大学出 版社. 2007年9月第一版. 阅读参考书: 曹才翰,章建跃著. 《中学数学教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8年4月第2版. 张景斌等.《中学数学教学教程》.科学出版社. 2000年12月第一版.
制定该课程标准小组成员:官运和、李善佳 审核者:简国明
数学教学论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数学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的一 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高等数学知识,继心理 学、教育学之后开设的,是从事中学数学教育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课 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数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和 方法,为毕业后从事中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六、课程评价
1.这门学科的评价依据是本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 和要求,该门课程采用平时考核(含作业)(30%)、微格实验 (20%)和集中考试(50%)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为鼓励学生进行探究 学习,对新课程进行研究,撰写小论文。该论文在学院《师资培训》以 上杂志发表者可免期末考试,成绩按该班前五名平均分记。 2.集中考试说明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试方式、分制与分数解释 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以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满分为100分。 有可能的话,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3)题型比例 填空题(40%) 名词解释(10%) 解答题(30%) 论述题 (20%) 4)样题与目标定位示例 A.填空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别、理解程度) 例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 、 、 、 、 确定课堂教学目标,一般考虑 、 、 。 、 三个方面.
B.
名词解释(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别程度)
例 数学教学原则―― 数学能力―― C. 解答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例 用逻辑演算公式证明(p→q)∧p→q≡1 (简答)数学能力的基本成分、基本结构如何?新课标中还涉及什 么能力? D. 论述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应用程度) 例 面对国家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你有何设想? 谈对数学教学本质的认识.
√
√ √ √ √ √ √ √ √ √ √ √ √ √
四、课程实施
(一)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 中学数学教学教程是数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一般情况下在 第六学期开设。安排课堂教学38时,微格实验16时.具体课时安排如下: 主要内容 课时建议 教与学的方法建议
绪论 第一章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 第二章 中学数学教育的改革 与发展 第三章 中学数学学习概论 第四章 中学数学逻辑思维能 力 第五章 中学数学课程实施的 基本原则与方法 第六章 数学数学教学工作 第七章 中学数学教学基本技 能 第八章 中学数学教育研究 6 6
2
讲授、讨论 讲授、讨论、分析 讲授、讨论、分析阅 读、实验 讲授、分析、讨论、实 验 讲授、分析、练习、实 验 讲授、讨论、阅读、实 验 讲授、分析、讨论、实 验 讲授、讨论、实验 讲授、讨论、分析
6
8
8
6 8
4
(二)、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要求 ⒈教学班是主要的教学组织,班级授课制是目前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 2.采取启发式、问题式教学。组织学生围绕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课堂 教学,师生一起分析、研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数 学的积极性。 3.适当使用“指导读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