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全国公安机关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01试题库完整

2017年全国公安机关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01试题库完整

2017年全国公安机关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题库1、请对纪某的各行为从刑法角度进行分析并说明理由。

(10分)纪某在14周岁之前盗窃各类财物总计约7000余元。

14周岁生日那天,纪某邀几个朋友到一饭馆吃饭。

饭后回家途中,纪某看到一行人手拿一个提包,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将持包人刺伤后把包抢走,包内有手提电话1部、现金5000余元。

第二天纪某出门游逛,见路边停着一辆吉普车,即设法打开车门,将车开走。

行驶途中,因操作生疏,将在车站候车的3人撞倒,造成2死1伤纪某不仅未停车,反而加大油门逃走。

当日下午,纪某将汽车以2万元的价格卖出,后被抓获。

2、问:对甲、乙、丙三名民警应如何处理,依据是什么?(10分)某公安处处长办公会讨论以下三位人员的处理意见:甲某,男,26岁,招聘录用审查对象,经审查,其两年前被某县土地管理局开除公职。

乙某,男,35岁,派出所民警,因肝癌住院治疗长达2年,现仍在医院治疗,其所在单位提出予以辞退。

丙某,男,30岁,机关民警,酒后驾驶机动车,造成严重后果。

3、问:根据下述对话和剧情,指出其中哪些方面违反了《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10分)《法网恢恢》是一部反映公安干警捍卫法律、揭露犯罪、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电影。

剧本中,我们看到这样一组对话:人物:侦查员:赵某、王某,犯罪嫌疑人:胡某地点:公安局预审室。

赵:被告人胡某,你知道今天为什么找你吗?胡:不知道。

赵:你要老实交代罪行,顽抗是没有出路的。

胡:我没有罪,我要请律师。

赵:现在你不能请律师,你可以自己为自己辩护。

胡:我不明白,我既讲了真实姓名,又有固定住址,你们公安机关为什么还要对我收容审查。

赵:你有多次流窜盗窃的重大犯罪嫌疑,根据规定,对你进行收容审查。

胡:(不语)赵:政府的政策历来都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你若老实交代罪行,我们可以放你出去,你若抵抗,将受到从重处罚。

何去何从,你自己选择。

4、问:陈所长的做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10分)某派出所民警无意中向其好友李某泄漏了当天晚上该区开展外来人口大清查的时间、地点,造成了一定后果;该所所长陈某决定对张某采取停止执行职务措施。

5、甲对交警乙死亡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10分)甲违章驾驶,遭到交警拦截时高速连闯两个拦截关卡,在第三关卡,警察把通道全部堵死。

行为人还试图高速闯关,接近时发现有障碍物而无法闯过,急忙避让障碍物时将旁边一个交警乙撞出近20米,致其当场死亡。

6、问:民警金某的做法对吗?为什么?(10分)某刑警金某下班后到刑警支队枪库存放枪支时,路上见有青年甲和乙追逐一中年人丙,追上后用力推搡,其中甲持一钢条追打中年人丙,致丙摔倒在地,,甲和乙追上前,对丙实施殴打。

民警金某即掏枪击中将持钢条的甲的腿部,乙见状捡起钢条击中金某肩部,并继续对金某击打。

金某倒地开枪将某乙击伤后,打电话给110报警台,接着自己去医院包扎。

7、问:公安机关和法院的做法是否正确?(10分)某人故意伤害致被害人重伤。

被害人的配偶向县公安局报案,公安局认为受害人和加害人都比较明确,案件事实也比较清楚,不需要侦查,遂作出不立案决定,叫被害人的配偶找县法院。

被害人的配偶到县法院去起诉时,县法院认为:本案被害人伤害情况严重,不属于轻微刑事案件,不能直接受理;并且刑法规定,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法定最高刑是死刑,应当由中级法院作为一审法院,县法院是基层法院,对本案没有管辖权。

县法院告诉被害人的配偶:你要么去找县公安局立案侦查,要么找中级法院。

8、问:派出所民警在办理此案过程中存在哪些错误?并说明理由。

2010年5月3日,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游客朱某在上海世博园入口处排队,巡逻民警发现朱某形迹可疑,对朱某当场盘问检查,从朱某身上查获匕首一把。

朱某自述:“匕首是用来防身的,原来放在包内,怕安检时被发现,所以藏在身上”.随后民警将朱某带到派出所办理了受理治安案件的相关法律手续,并将朱某带到侯问室进行继续盘问。

当日调查取证后,派出所决定对朱某罚款五百元,并收缴匕首一把。

9、乙、丙、丁三人的行为应如何认定?(10分)两便衣警察扭获了正在盗窃的甲,出示证件后将甲带往附近派出所。

行至途中,被甲的朋友乙、丙、丁三人遇见,三人以为两个警察是与甲打架的公民,遂上前将两个警察打倒在地,造成轻伤,甲、乙、丙、丁四人逃走。

10、问:崔某实施的殴打他人行为应如何处理?请说明理由。

崔某系某单位女勤杂工,现年45岁,平时性格内向,不善交往。

2011年4月5日,崔因琐事与单位女工人李某发生纠纷,气愤之中,从地上拾起一块砖头将李某的头部砸破,鲜血直流(经医院治疗,李某头部轻微伤缝合3针,用去医疗费400元)。

民警发现后将其传唤到派出所接受调查,崔某接受询问后,突然语无伦次,两眼发呆,精神异常。

经鉴定,崔某系精神分裂症,她家族有精神病史,其本人精神一直正常,此次在派出所受各种内外因素刺激而发病。

11、问题:试分析案例中公安机关、检察机关行为的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10分)被告人崔某,1980年出生。

1997年5月7日晚在一路口抢走一下班女工的提包,后被过路的群众抓获,扭送到附近的人民法院。

法院同志认为这是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告诉群众将其扭送到公安局。

崔某被扭送到公安局后,公安人员认为崔某符合拘留的条件,遂将其拘留。

后公安局于5月16日向检察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但未获批准。

公安局认为这一决定是错误的,于是向检察机关提出复议,但仍未被接受,遂向上一级检察机关申请复核;同时认为崔某态度恶劣,随时可能逃跑,而且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拘留最长期限为37天,因此尽管崔某多次提出应当释放,一直未予批准。

直至5月25日,上级检察机关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才将其释放。

12、祝某是否应负法律责任(5分)?为什么?(5分)无业人员陈某因琐事与无业人员武某发生纠纷,当晚陈纠集谭某等10人与武某等7人在某广场发生持械殴斗,武的头部、臀部被砍、戳伤倒地。

此时,值勤民警祝某发现后,喊道:“我是派出所的,不许再打。

”但歹徒见祝仅一人并未收敛,祝某为震慑罪犯,朝天鸣枪警告后,谭某持长刀砍中祝持枪的右手。

祝某果断开枪击中谭某腹部,陈某等人见状四处逃窜。

祝某及时拦车将武某、谭某送市医院抢救并向派出所领导报告,谭某因肾脏、胰腺被击伤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

13、甲、乙的行为属于哪种故意犯罪停止形态(10分)甲、已2人勾搭成奸,预谋杀死乙的丈夫丙某后两人结婚。

甲买来毒药交给乙,乙将毒药投入丙的酒中,并为丙炒了菜,让丙喝酒。

丙将酒喝了后,安然无恙。

后得知毒药因存放时间太长,已经失效。

乙对甲说,丙如此命大,不能再害他了,甲也表示同意。

但是2人继续保持通奸关系。

14、问:某派出所所长改变拟对丁某予以行政拘留十五天处罚意见的行为是否错误?请说明理由。

(10分)某派出所查处丁某伪造有价票证案件,根据丁某伪造有价票证的从重情节和危害后果,决定应当对丁某呈报予以行政拘留十五天的处罚意见。

办案民警依法以书面的形式告知违法嫌疑人丁某拟被处罚的事实、理由和法律依据、拘留期限,丁某对案件的事实、证据、理由等都无异议,但认为行政拘留十五天处罚太重,要求减轻处罚,否则将申请复议或者直接提起行政诉讼。

根据丁某的陈述意见,为避免引起复议或者行政诉讼,该派出所所长决定将对丁某的处罚意见改为行政拘留七天呈报上级公安机关审核、审批,并告知丁某。

丁某表示接受。

15、问:在本案中,西峡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能收集到了哪几种证据?(5分)根据现有的证据能否认定李成会涉嫌故意杀人罪?(5分)2008年1月1日,在群山环抱的河南省西峡县西坪镇下营村,一辆警车把32岁的李成会带走了。

在西峡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李成会供述了她在2007年12月27日毒死女儿的经过。

并交代了事情的经过:1996年,下营村的李成会嫁给了同村的张秀华为妻。

他们的家庭情况相似,李成会的母亲是个哑巴,父亲在一次盖房子时被砸成伤残,而张秀华的父母也都是痴呆人。

两年后,她们的大女儿张娜出生了。

2002年,他们又生下了小女儿张娟。

张娟是先天性脑瘫,浑身软绵绵的,不会走路和说话。

几年来,为给张娟治病,李成会欠下了两万多元的外债,但她一直没有放弃对女儿的治疗。

2007年12月27日上午,李成会给张娟喂止咳糖浆时,公公指桑骂槐地说她不会生男孩。

她感到非常委屈。

李成会想,家9口人中有6人不是残疾就是痴呆,女儿的病也治不好,家中外债累累,生活看不到希望,遂产生了和女儿一起死的念头。

于是,她把家中以前买的“3911”农药灌入张娟口中,看到女儿不停地呕吐,李成会就想,女儿把农药吐出后死不了,若自己死了,公公一家会嫌弃这个孩子,没人能照顾她。

想到这儿,李成会放弃了自杀的想法,没想到下午张娟却死了。

2007年12月27日下午,在湖北十堰打工的张秀华突然接到妻子的电话,说小女儿患脑充血死了。

第二天,张秀华急匆匆回到老家。

两天后,妻子告诉他,自己给女儿喂止咳糖浆时,误把农药灌入女儿口中,“反正女儿也死了,你想告就告吧”。

然而,张秀华选择了沉默,知道真相的村民也是如此。

事发当天下午,几个村民在黄守军家玩,李成会抱着女儿张娟去串门。

当时,大家看张娟呕吐得厉害,就劝她到村诊所看看,她就抱着女儿走了。

途中,她第一次给女儿买了一包口香糖。

有村民告诉村主任李明军,在李成会家闻到有农药味,李明军赶到后也闻到了农药味。

这时,在村诊所里就诊的张娟口吐白沫、生命垂危,李明军急忙打“120”。

救护车赶到时,张娟已经死亡。

李明军等人在李成会家桌子上发现了外观差不多的2个瓶子,通过标签看到,一瓶是止咳糖浆,一瓶是"3911" 农药。

李明军问李成会是不是给女儿喂毒药了,她矢口否认。

后来,李成会的亲属来了,说要私下解决。

当天晚上,张娟被埋在了附近的山坡上。

当地村民只是议论,出于同情没有人去告发。

邻村的一个群众听说此事后,向西坪镇派出所报了案。

2008年1月1日上午,西峡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开始调查取证。

1月2日,经法医鉴定,张娟系中毒身亡。

1月18日,李成会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西峡县人民检察院批捕。

16、问:民警吴某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存在哪些错误?(10分)某日晚上,某派处所民警在对某旅店进行检查时,发现旅店内藏匿多张印有淫秽图片的DVD光盘,便将店主赵某连同光盘带到民警值班室。

民警吴某用电脑查看了这两张光盘,发现均有淫秽内容,就向赵某宣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68条规定的内容,对赵某说:“你听到了吗?传播淫秽物品是要拘留的,但你的行为较轻,只要交纳二百元罚款就可以了”。

赵某申辩道:“这光盘是我在地摊上买来的,准备带回家自己看看”。

民警吴某不予理会。

赵某因有要事办理,无奈之下,接受了民警吴某作出的当场处罚决定,缴纳了二百元罚款后离开。

民警吴某随即把收缴的光盘砸碎扔到废物箱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