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课件
平凡的人, 平凡的生活, 平凡的感情, 平凡的追求, 平凡的故事, 平凡的世界。
平凡、从容,充实,才是最真------
小说梗概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 的小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 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
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 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 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 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 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 奖。
• 人活着,就得随时准备经受磨难。他已经 看过一些书,知道不论是普通人还是了不 起的人,都要在自己的一生中经历许多磨 难。磨难使人坚强。——路遥《平凡的世 界》
• 02、命运总是不如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 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难中,才使人成熟起来 ,坚强起来;虽然这些东西在实际感受中给人带 来的并不都是欢乐。——路遥《平凡的世界》
• 爱情应该真正建立在现实生活坚实的基础 上,否则,它就是在活生生的生活之树上 盛开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路遥《平 凡的世界》
• 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 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 正的快乐。——路遥《平凡的世界》
• 一个中学生要养成每天看报的习惯,这样 才能开阔眼界;一个有文化的人不知道国 家和世界发生了些什么事情,这是可悲的 !——路遥《平凡的世界》
作者简介
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中国当 代农村作家。1949年12月2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 涧县石咀驿乡王家堡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 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 1969年回乡务农。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 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 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 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 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
• 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的变化是缓慢的。 今天和昨天似乎没有什么不同;明天也可 能和今天一样。也许人一生仅仅有那么一 两个辉煌的瞬间,甚至一生都可能在平淡 无奇中度过。——路遥《平凡的世界》
• 普通并不等于庸俗。在许许多多普普通通 的事情中,应该表现出不平常的看法和做法 来。——路遥《平凡的世界》
润叶远离她不爱的丈夫到团地委工作, 引起钟情痴心的丈夫酒后开车致残,润叶感 到内疚回到丈夫身边,开始幸福生活。她的 弟弟润生也已长大成人,他在异乡与命运坎 坷的郝红梅邂逅,终于两人结为夫妻。往昔 主宰全村命运的强人田福堂,不仅对新时期 的变革抵触,同时也为女儿、儿子的婚事窝 火,加上病魔缠身,弄得焦头烂额。
润叶生活幸福,女儿。27岁的少平在一次事故中为救 护徒弟也受了重伤,英俊面容尽毁,却遇少时 玩伴金波之妹表白,少平为她的前途与自己的 感情选择拒绝;他并没有被不幸压垮,少平从 医院出来,面对了现实,又充满信心地回到了 矿山,迎接他新的生活与挑战。
孙少平,是《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精 神的代表,他代表着年轻时的孙少安,他代 表着年轻时的田福军,更代表着世世代代像 他一样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他有年轻而敏感 的自尊心,他有积极而远大的梦想,他不甘 于在这个穷山僻壤里度过自己的一生,他渴 望的是外面的世界。
尽管孙少平出生在一个烂包光景的家里, 但是他却有不同于常人的眼光和态度,他能从书 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世界,他有更辽阔的眼界。他 是不幸的,他内心充满着矛盾和痛苦,他深切的 明白自身条件的限制和他内心所追求的差距,年 轻的心只能局限于此。但他又是幸运的,他的大 哥少安已经为了这个家放弃了学业,他不能再像 哥哥一样回家务农,家里所有的人都支持他读书 ,这也就意味着支持他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的 梦想。
孙少安,他是《平凡的世界》作品中的 灵魂。他不甘沦为命运的玩偶,在沉重的 生活中发掘自己被禁锢的价值。孙少安让 我们能看到我们自己,让我们摸到骨子里 一直存在的灵魂,找到精神力量的源根, 找到每个人身上原本就有的、从来没有消 失过的光辉的内心。
他出生在一个黄土高原双水村贫苦的农民 家庭,就像那个时代绝大多数农村家庭一样, 孙少安的家庭光景“烂包”。他家里有半瘫在 床的奶奶和年幼的弟、妹,一家人都靠父亲和 姐姐的劳动苦苦支撑着。年少的孙少安以果敢 坚毅,他用自己的不断努力和辛勤的汗水浇灌 着这段旅程。他成为了最年轻的生产队长。除 了肩负着家庭中儿子、兄长的责任,也肩负起 了队长的责任,他带领大家一起拼命,拼命多 打粮食,拼命摆脱贫困,拼命让日子过的好起 来。
《平凡的世界》还传达出一种温暖的情怀。一是作
者对作品中的人物寄予了同情心,对普通百姓的生活方 式做到了极大的尊重和认同。不要说作品的主人公,就 是作品中的一些消极人物,如乡土哲学家田福堂,游手 好闲的王满银,善于见风使舵的孙玉亭,甚至傻子田二 的身上,都直接或间接地折射出人性的光彩。二是作品 处处展现温暖的亲情与友情,是一部温暖人心的小说。 小说中有大量关于人间亲情的描写,其中最典型的莫过 于孙玉厚一家了——孙玉厚勤劳朴素、忍辱负重;他的 儿女孙少安、孙少平、孙兰香等自强自立、善解人意、 善于帮助别人。小说还书写了美好的同学之情、朋友之 情、同事之情、乡邻之情等人间美好的情感。三是作品 中的爱情写得很美,被赋予无比美好的内涵和想象空间 。如孙少平和田晓霞在杜梨树下近乎柏拉图式的恋爱, 就写得很纯美,让人为之感动。
<平凡的世界>经典语录
•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 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 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 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 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路遥《平凡的 世界》
•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 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 奋斗。——路遥《平凡的世界》
可是一路走来,少平似乎都在承受与他 年龄并不相称的折磨。当一切重新燃起新生 活的生机时,一个突来的噩耗却给这个年轻 人当头棒喝:曾经给过他最甜蜜爱情的爱人 ,还没有跟她好好告别,就这样香消玉殒了 ……
少平,这个世世代代年轻人的缩影,又 重新背起沉重的行囊,踏上远方追求梦想的 路上。
孙少安
6岁开始干农活,13岁辍学帮助父亲支 撑起风雨飘摇的家,18岁凭借着“精明强 悍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被推选为生产队长 ,成为双水村的“能人”。责任制实行后 ,号召分组种田,并在村里盖起了烧砖窑 ,在多次亏本、失败后,少安终于成功致 富,最终为双水村盖了座学校。
由于他的善良和太为别人着想,他从来不敢 正视与润叶的感情。为了润叶不再对自己有任何 幻想,他唯有结婚。或许上苍眷顾,他找到一位 不要彩礼的妻子——贺秀莲。婚后的孙少安责任 更加重。他要改变一家人的命运。苦难的生活早 已练就了孙少安刚毅的性格。他敢于冒险,即使 失败了也有勇气重新面对生活。他不屈服与命运 ,不向命运低头。
第二部
1979年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百废待兴又 矛盾重重,田福堂连夜召开支部会抵制责任制, 孙少安却领导生产队率先实行,接着也就在全村 推广了责任制。头脑灵活的少安又进城拉砖,用 赚的钱建窑烧砖(大部分为贷款),成了公社的 “冒尖户”。少平青春的梦想和追求也激励着他 到外面去“闯荡世界”,他从漂泊的揽工汉成为 正式的建筑工人,最后又获得了当煤矿工人的好 机遇,他的女友晓霞从师专毕业后到省报当了记 者,他们相约两年后再相会。
少平的哥哥少安一直在家劳动,与村支书 田福堂的女儿——县城教师田润叶青梅竹马。 少安和润叶互有爱慕之心,却遭到田福堂反对 。经过痛苦的煎熬,少安到山西与勤劳善良的 秀莲相亲并结了婚,润叶也只得含泪与父亲介 绍的一直对她有爱慕之情的李向前结婚。这时 农村生活混乱,又遇上了旱灾,田福堂为了加 强自己的威信,组织偷挖河坝与上游抢水,不 料竟出了人命。为了“农业学大寨”,他好大 喜功炸山修田叫人搬家又弄得天怒人怨。生活 的航道已改变地步。
• 在我们亲爱的大地上,有多少朴素的花朵 默默地开放在荒山野地里。这花朵没有人 注目。也许唯有自身才怜爱自身的芬芳。 可是,在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中,在这平凡 的世界里,也有多少绚丽的生命之花在悄 然地开放而并不为我们所知啊!——路遥 《平凡的世界》
• 03、只有自己诚心待人,别人才有可能对自己 以诚相待。——路遥《平凡的世界》
• 04、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 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 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 远年轻。——路遥《平凡的世界》
• 生活啊,生活!你有多少苦难,又有多少 甘甜!天空不会永远阴暗,当乌云退尽的 时候,蓝天上灿烂的阳光就会照亮大地。 青草照样会鲜绿无比,花朵仍然会蓬勃开 放。——路遥《平凡的世界》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肝病 医治无效在陕西西安英年早逝,年仅42岁。
内容简介 (共三部)
第一部
1975年初农民子弟孙少平到原西县高中 读书,他贫困,自卑;后对处境相同的地主 家庭出身的郝红梅产生情愫,在被同班同学 侯玉英发现并当众说破后,与郝红梅关系渐 变恶劣,后来郝红梅却与家境优越的顾养民 恋爱。少平高中毕业,回到家乡做了一名教 师。但他并没有消沉,他与县革委副主任田 福军女儿田晓霞建立了友情,在晓霞帮助下 关注着外面的世界。
“如果你知道往哪里去,全世界都会为你 让步”。果然,他碰到了与他志同道合的田晓霞 ,若不是有她的激励,恐怕少平依旧徘徊在去与 留的边缘。正是他的积极、乐观与不畏艰险,让 他一步步靠近内心最初的梦想。
种种机缘巧合都为少平寻找到了一个他最想 要的出路。纵使少平一直走在荆棘丛生的路上, 但他从不向命运低头。他深切地明白,一切屈辱 、折磨、磨难,对他来说不仅仅是考验,而是他 通往成功的阶梯。他的内心不但不会责怪那些曾 经为难他的人,他甚至是感激他们。他骄傲地将 此称作“苦难的学说”。
他的梦想,是带着全村富起来。砖窑成功了 ,他成了这个村里第一个富起来的人,他没有自 己一个人富起来,而是带动全村,共同致富。砖 厂倒闭了,大胆地重新办起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