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道邯临线临西县城至邢临线段路面养护工程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审批单工程名称:省道邯临线临西县城至邢临线段路面养护工程合同号:施工单位:编号:河北省省道邯临线临西县城至邢临线段路面养护工程试验段施工总结AC-20C型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编制:审核:保定昌顺道路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省道邯临段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三年八月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我项目部于2013年8月22日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施工段落K108+500-K108+800路段300米作为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进行AC-20C型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摊铺碾压试验。
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施工人员熟悉了AC-20C型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的施工工艺,确定了施工机械的选型,完善了各种机械的配套组合及施工人员的配备,完成了施工中各种参数的选定,为后续大规模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经过试验段施工,取得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工艺,用于指导施工。
具体施工工艺总结如下:一、说明:试验段沥青混合料采用日本新泻生产的NP2000CA型拌设备集中拌和,两台摊铺机同时进行梯队摊铺的施工工艺。
试验段的下面层的设计宽度为11.4 m,压实厚度为5.0cm,稳定度要求≥10KN,二、原材料:在AC-20C型沥青混合料下面层施工前,首先要严把原材料质量关。
质量好的原材料是取得优质工程的前提和保证。
我项目部首先成立材料采购评价小组,进行原材料料源评价,材料员、试验员一起到料场取样,从中择优选择质量好、价格便宜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的原材料,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数量。
2-1、沥青:采用秦皇岛生产的70#A级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经检测该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均满足规范要求。
2-2、集料:粗集料:采用赞皇县生产优质石灰岩碎石,该碎石石质坚硬、洁净、不含风化颗粒、无杂质。
碎石规格为10-20mm碎石、5-10mm碎石、3-5mm碎石。
经试验室检测其压碎值、含泥量、针片状、粘附性等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细集料:采用隆尧山口镇生产0-3mm石灰岩质机制砂。
填料:采用隆尧山口镇生产的矿粉,经石灰岩磨细得到,其亲水系数小于1,外观无团粒结块,满足规范要求。
进场各种材料要分类分规格堆放,并做出醒目标志牌。
机制砂有雨季要有覆盖措施,防止雨淋。
三、AC-20C沥青砼下面层配合比:1、目标配合比设计AC-20C型沥青混合料下面层试验段采用的目标配合比为:矿料级配为:10-20mm碎石:5-10mm碎石:3-5mm碎石:机制砂:矿粉=40%:22%:8%:27%:3%,最佳油石比为4.5%,最佳油石比毛体积密度为2.412,最佳沥青油石比空隙率3.9%,稳定度10.58KN。
以此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作为目标配合比,供确定各冷料仓向拌和机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2、生产配合比设计该试验段采用日本新泻生产的NP2000CA型沥青混合料拌和楼,对间歇式拌和楼,必须从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仓的材料取样进行筛分,以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供拌和楼控制室使用。
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从而取热料仓石料外委至母体试验室做生产配合比,根据检验结果确定4号仓:3号仓:2号仓:1号仓:矿粉=32:29:12:24:3,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油石比为4.52%,毛体积密度为2.411g/cm3。
3、生产配合比验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机制砂和矿粉略有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热料仓比例为4号仓:3号仓:2号仓:1号仓:矿粉=30:29:12:25:4,油石比保持不变,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
通过试验段验证: 2013年8月22日生产的AC-20C型沥青混合料是合格的,各项技术指标足规范要求。
通过试验段验证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为:4#:3#:2#:1#:矿粉= 30:29:12:25:4,最佳油石比为4.52% ,毛体积密度为2.402g/cm3。
以此标准配合比作为生产上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
标准配合比的矿料级配至少应包括0.075、2.36、4.75三档的筛孔通过率接近要求级配的中值。
三、试验段施工工艺:1、热拌沥青砼下面层施工工艺流程图(见附表1)2、下承层准备:⑴、试验段下承层已交验合格,各项检测指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水稳碎石基层表面平整、密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无松散、无损坏,无污染,试验段摊铺前需将下承层清扫干净。
⑵、施工放样:在交验合格的基层上恢复中桩,每20m用带红布钢钉打出,并根据中桩及试验段的摊铺宽度定出边桩。
用白灰撒出摊铺边缘净宽11.4m及摊铺机行驶导向线。
3、拌和:试验段采用日本新泻生产的NP2000CA型沥青混合料拌和站集中拌和,该拌和站为五仓双添加拌和设备,配备自动打印设备,并配有温度检测系统和二次除尘设备。
沥青材料采用导热油加温,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155-165℃,拌和前将矿料充分烘干,矿料加热温度控制在165-185℃,投料顺序:将矿料干拌5S后,再加入沥青,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严格控制矿料级配和温度,始终注意自动拌和设备的生产情况,保证其计量误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拌和时间:经反复调整最终确定干拌加湿拌时间为43秒。
在拌和时做好抽检试验和生产记录,认真检查,确保不让一盘不合格材料上车。
回收粉尘予以废弃,做到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无离析现象。
沥青混和料出厂温度控制在145℃~165℃,最高不可超过195℃。
4、运输:①、使用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运输混合料,不得超载运输,或急刹车、急调头使封层造成损伤。
②、装料前检查车槽,使其保持洁净,不沾杂物,并在车厢板涂一层防粘剂,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
装车时,首先将混合料放于车厢前部,然后移动汽车将混合料放于车厢后部,最后再移动汽车使余下的混合料在车厢的中部均匀分装,以减少沥青混合料的离析。
运输过程中根据行车时间和气候条件考虑料车蓬布覆盖保温、防雨、防污染。
③、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cm~30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
卸料过程中运输车应挂空档,靠摊铺及推动前进。
④、运料车进入摊铺现场时,轮胎上不得占有泥土等污染路面的脏物,混合料在摊铺现场凭运料单接收,沥青混合料运至现场的温度不得低于145℃。
若混合料温度不符合施工温度要求或已结成团块、已遭雨淋的不得铺筑。
5、摊铺:5-1、AC-20C型青砼下面层试验段采用两台福格勒2100摊铺机呈梯队方式联合摊铺施工工艺,纵缝采用热接缝施工。
该机不离析,行走平稳,自动夯实能力强,能达到较好的初始压实度和平整度。
铺筑沥青砼表面层前台摊铺机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摊铺控制厚度、平整度,后台摊铺机靠近纵缝一侧采用一边走滑雪,另一侧按非接触式平衡梁摊铺控制。
两台摊铺机前后的距离为10m,两幅之间应有3-6cm左右搭接。
纵缝采用热接缝施工时,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cm以上。
两台摊铺机的摊铺宽度分别为5.7m。
5-2、在摊铺机就位并调整完毕后,要做好摊铺机和熨平板的预热、保温工作,开工前应提前0.5-1小时预热熨平板不低于100℃,其目的是减少熨平板及其附件与混合料的温差,以防止混合料粘附在熨平板底面上会出现拉裂铺层表面,形成沟槽和裂纹,而影响摊铺质量。
摊铺机在开始受料前应在料斗内涂刷薄层隔离剂。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应符合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要求,不低于135℃。
5-3、试验段在铺筑过程中选择熨平板的振捣或夯锤压实装置具有适宜的振捣频率和振幅,以提高摊铺路面的初始压实度。
熨平板加宽连接应仔细调节至摊铺混合料没有明显的离析痕迹。
5-4、试验段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和站的生产能力、车辆的运输能力确保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的进行摊铺,做到即不积压过多的料,又不能在摊铺时停机待料。
沥青混合料摊铺速度控制在1.5-2.0m/min。
在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避免中途停顿,影响施工质量。
5-5、摊铺机的螺旋送料器应调至合适高度,一般情况下,螺旋器轮边距下表面为10cm。
并保持一定的稳定的速度均衡地转动,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2/3高度的混合料,以减少混合料的离析。
5-6、试验段摊铺过程中,测量人员随时检测进行标高、横坡复测,摊铺人员及时检测和调整,通过试验段现场钻芯试验检测,确定摊铺松铺系数为1.21最佳,松铺厚度为6.1m。
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摊铺层厚度及路拱、横坡,由使用的混合料总量与摊铺面积来校验平均厚度。
在摊铺过程中,组织专人进行质量检测控制和缺陷修复,对不合要求的地方及时修复处理。
5-7、其它注意事项:在试验段摊铺作业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⑴、设专人清扫摊铺机的两条履带前的路面,保证摊铺机平稳行走。
⑵、摊铺机操作人员要注意“三点”观察,即螺旋输料器末端供料情况,整机转向情况和倾向指标计变化情况,三点中任何一点出现意外,应抓紧处理。
另设专人处理螺旋器末端的离析现象。
⑶、摊铺机的熨平板上,非本机操作人员、现场盯摊铺施工人员不得站立和通行,防止浮动熨平板瞬时下沉,影响摊铺路面的平整度。
⑷、设专人对摊铺温度、虚铺厚度、横坡、平整度等进行实际测量,并作好记录。
通过做试验段来看,该机具有良好的自动找平、震捣夯实能力,摊铺效果平整、密实、不离析,能达到较好的初始压实度和平整度。
6、碾压:本次试验段采用了以下两种情况的碾压设备组合及碾压方法。
K108+500-K108+650采用初压用双钢轮,K108+650-K108+800采用初压用胶轮压路机。
沥青砼下面层试验段摊铺后应立即进行碾压,在碾压过程中,严格遵从试验人员的现场指导进行碾压并现场跟踪检测。
⑴、试验段现场碾压和试验人员现场指导并跟踪检测情况可以看出:第一段先用12T 双钢轮压路机静压1遍,初压速度为2Km/h ,紧接开始振压,振动压路机要先行走后开振、先关振后停机,并采用高频低振幅碾压,碾压速度为3km/h,碾压2遍,而后用胶轮压路机复压2遍,碾压速度为5Km/h;最后用12T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关闭振动静压1-2遍,至无明显表面轮迹为止,碾压速度4km/h。
第二段:先用32T胶轮轮压路机碾压2遍,初压速度为5Km/h ,紧接振动压路机要先行走后开振、先关振后停机,并采用高频低振幅碾压,碾压速度为3km/h,碾压2遍;最后用12T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关闭振动静压1-2遍,至无明显表面轮迹为止,碾压速度4km/h。
经检测发现,试验段压实度共检测8处,均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的96%,且该试验段平整度满足规范要求。
通过试验证明虽然两种组合均可以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但是初压用胶轮压路机可以提高初压的温度较容易压实,由此总结,确定试验段碾压顺序:先用32T胶轮压路碾压2遍;再用12T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振动状态振压2遍;最后再用12T双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排面以消除轮迹确保沥青混合料表面平整、密实、无轮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