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话销售心理学课件

电话销售心理学课件


PPT学习交流
7
避开客户“自我保护”的“触动点”
自我保护是如何引发的:
以往经验
过程
自我保护
客户从大脑中启动“自我保护”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例如:讲到“塞翁失马”我们就会立马想到“焉知非福”;讲到曹操,就会想到三国。在这个例子中,“塞翁失马”、 曹操是因,我们称之为“触发点”,有了这个因才有了后面的果。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前面的因,我们也不会猛然想到 “焉知非福”或者三国。
正确的做法:是用模糊的口吻,像是客户的熟人一样,例如:早上好,王经理,现在方便吗?客户的 一般回答会是方便,你哪位?得到客户方便的承诺,就为后面介绍打下了基础,而客户因为之前说过 方便,后面也就不好用开会、忙等拒绝。
(2)我是华商动力集团的赵青,我们是一家非常专业的知识产权代理公司。这种自 我介绍的推销意味太过浓厚。等于开始向客户卖产品,很容易让客户想起其他电话销售 向他强行推销的不愉快经历。
哪我们在第一通电话里是不是错误输入了一些容易“引发客户自我保护的触 动点”,才导致客户引发了一些“痛苦的记忆”,从而我们被客户从“电话 里面轰出去”?
PPT学习交流8避开客户“源自我保护”的“触动点”案例一:
电话销售人员:早上好,请问您是王波王经理吗? 客户:是的,我是王波,你哪位? 电话销售人员:我是华商动力集团的赵青,我们是一家非常专业的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请问 王经理现在讲话方便吗? 客户:还好,有一点点忙。对了,赵先生,有什么事吗? 电话销售人员:是这样的王总,我们公司最近推出了一款针对新客户的特别服务,就是说您如 果准备注册商标或者专利,我们这边有八折的优惠,不知道王总觉得怎么样? 客户:哦,这样啊,我考虑考虑给你打电话。 电话销售人员:王总,你看能不能把咱们用的商标名称说下,我们这边可以帮您免费的做了检 测,看能不能注册? 客户:这样啊,我现在不方便,如果觉得需要的话,再联系你,这边还有个会。
不妨做个简单的换位思考,假定你现在是客户,首先,你并不是每天都坐在办公桌前清闲的等待着销 售人员的电话,而是每天都有忙碌且紧张的工作,电话不断的打断你正常的工作节奏;其次,你并不 是每天都需要购买产品,然而每天都会接到推销的电话;最后,所有的销售人员并不管你有没有这样 的需求,总是喋喋不休,当然这种工作态度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对你而言却是另外相反的体验。结果, 总会有一些电话销售人员能在无形之中巧妙地影响到你,进而使你的购买行为产生“扭曲”,于是就 购买了一些事实上并不太需要的产品,最终付出了金钱上的惨痛代价。
11
正确的做法:要审时度势,先弄清楚自己的底牌再说,在这之前不妨先简单的介绍,我是华商动 力的赵青,因为华商动力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无法让客户产生联想,也就很自然的避开了触 发点。
PPT学习交流
10
避开客户“自我保护”的“触动点”
可能有的人会问,即使我用很模糊的自我介绍,客户还是会追问我是那个公司,做什么产品的。 常见的触发点2:
电话销售心理学
主讲人:
PPT学习交流
1
课程目录
1. 避开客户“自我保护”的“触动点”
构建有效的刺激转移客户的思考焦点 .2
3.
驱动客户做决定的核心力量
找到导致客户拖延的“临界点”
.4
5.
常见的心理效应
PPT学习交流
2
避开客户“自我保护”的“触动点”
第一通电话的重要性:
电话销售,成功与否,与第一通电话有着直接关系,它决定了后续 所有工作的开展,因此,电话销售的第一通电话,就跟一把钥匙一 样,只有对的钥匙才能打开客户的“锁”。
PPT学习交流
3
避开客户“自我保护”的“触动点”
深入客户的内心世界
如果你经常遇见类似的问题,并为此深感疑惑和苦恼,或许你应该认真地思考一番:为什么客户总是视你如洪水猛 兽一般,唯恐避之而不及?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客户总是想办法“创造”出千万种理由,巴不得马上将你拒之于千里 之外呢?
PPT学习交流
4
避开客户“自我保护”的“触动点”
PPT学习交流
5
避开客户“自我保护”的“触动点”
客户的内心世界:
将上面的这些因素累加起来,就会发现这样一个原因:在与电话销售人员 的对话过程中,客户感觉自己遭受了太多的烦恼和痛苦,于是为了防止这种烦恼和痛 苦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在自己身上,客户便给自己披上了一件无形的保护外衣,就 像是一堵防火墙那样,电话销售人员所发出的任何信息都会被这堵防火墙“反弹”回 去。这也是为什么客户总是习惯告诉电话销售人员“现在很忙”、“你先发一份传真 过来看看”、“暂时不需要,等有需要的时候再和你联系”的真正原因所在。
然而,很多客观的事实却是这样的:当电话沟通刚刚开始的 时候,你甚至还没有来得及介绍自己所销售的产品,客户便 告诉你“暂时不需要,等有需要时会打电话给你”或者“现 在正好很忙,马上要开一个重要的会议”当你试图了解一些 比较关键的背景资料时,客户总是顾左右而言他,模棱两可 地告诉你“不好意思,碰巧不是很清楚”或者“是这样的这件 事情不是我负责”
电话销售人员:……………
PPT学习交流
9
避开客户“自我保护”的“触动点”
很明显,案例一的结果是立刻引起了客户“自我保护”的“触发点”。
常见触发点1: 问候及自我介绍让客户产生了负面联想。 (1)电话是打到自己直线上来的,还问客户是王波王经理吗?客户第一反应是对方是陌 生人,所有陌生人中销售的比例最大,那么作为客户的第一反应就是提高警惕。
而这种防火墙也就是所谓的“自我保护”。
PPT学习交流
6
避开客户“自我保护”的“触动点”
客户的“自我保护”:
其实是一种下意识的惯性反应,其根源在于长期与电话销售人员打交道的过程中,客户所形成的一种“经验” 判断。这种“经验”是如此的深刻,以至于客户只要发现是销售电话,尤其是在电话刚刚接通的开场阶段,都会 本能地先拒绝了再说。
未激发客户的兴趣而获得继续对话的权力。案例中,电话销售人员用了一个八折优惠的信息,希望客 户感兴趣,让销售对话继续进行。这样的初衷是正确的,尤其是在第一通电话的前30秒,通过有吸引 力的话题,激发客户的兴趣、赢取客户的时间与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
这里的问题是:八折优惠能否激发客户的兴趣?
PPT学习交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