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编宋代文学一.填空1、“四大书院”指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 和________ 。
2、提出“以俗为雅”命题的有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 o3、叶燮《原诗》说:“_________ 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
宋之_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皆愈之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二.简答1、简述宋代的“文以载道”说。
2、简述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革新。
3、简述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通变。
4、简述宋词的突出艺术成就。
第一章宋初文学一.填空1、宋初诗歌三体指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
2、晚唐体的盟主是___________________ 。
3、《山园小梅》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联被称为咏梅绝唱。
4、王禹偁散文代表作有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_ 等。
二.简答1、什么是白体?2、王禹偁诗的特点是什么?3、什么是晚唐体?晚唐体有哪些主要诗人?4、什么是西昆体?三.论述1、简述宋初散文复古的思潮。
2、简述西昆体主要艺术特征及缺陷。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词风前期的演变.背诵篇目: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二•填空1、“北宋倚声家初祖”是__________________ ,其“情中有思”的代表作2、在宋代词史上,___________________ 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其最能体现清新明畅的风格。
3、欧阳修词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抒发作者__________________ ,如著名的《朝中措•平山堂》。
4、成为后来豪放派滥觞的词人是_______________ ,其代表作是《__________ 》)。
5、“张三中”得名是因写“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张三影”得名是因写“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
6、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视张先词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王安石的怀古、咏史词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8、近人夏敬观指出慢词“始盛于______________ ,大成于 _________________9、清人冯熙说欧阳修词“疏俊开____________ ,深婉开_______________ 。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出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简答1、欧阳修词的开拓。
2、张先词新变的主要方向。
3、柳词对慢词的贡献与影响。
四•论述1、柳永词的体式、内容和语言有哪些创新?2、柳永词的主要艺术表现方法有哪些创新?影响如何?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新一•背诵篇目:《醉翁亭记》。
二•填空1、欧阳修议论文《 ____________________ 》揭露批评高若讷的卑劣行为,》针对保守势力驳斥了其谬论;其记叙文如《 ______________ 》一类历史散文言之有物,其亭台记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 》,其文赋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 》;其散文中《__________ 》最为简洁流畅、纡徐委婉、平易自然。
2、梅尧臣论诗说“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3、宋诗畅尽而“ ____________ ”的特点,在苏舜钦诗中已见端倪。
4、王安石散文风貌被清人刘熙载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 ”。
5、王安石咏史诗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简答1、“太学体”的产生与消亡。
2、欧、梅等人的诗歌主张。
3、王安石诗歌前后期的变化。
4、“三十六”体。
四•论述欧阳修的文论和散文创作有哪些主要成就?第四章苏轼一.填空1苏轼《自题金山画像》:“问汝平生功业,___________________ 。
”2、韩愈文依靠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等手段来取得气势的雄放,而苏轼文却依靠__________ 、 __________ 的方式达到了同样的目的。
苏文___________,而语言却_____________ ,这是宋文异于唐文的特征之一。
3、“不识庐山真面目”、“雪泥鸿爪”出自苏轼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4、清人赵翼评苏诗:“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__________________ ,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
”(《瓯北诗话》)5、苏轼在《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中以“ ,”来比喻多元审美情趣和对各种不同风格的欣赏倾向。
6、近人陈衍说:“余谓诗莫甚于三元, 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也。
”(《石遗室诗话》)7、苏轼《祭张子野文》说张先“ ___________ ,__________ 。
”8金人元好问认为东坡词“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新轩乐府引》)9、苏词既向_______________ 开拓,也朝_______________ 拓展。
10、苏轼较成功的“以诗为词”表现手法有二: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 。
11宋人胡寅《酒边集序》称苏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__ 。
”即揭示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类作品所创造的一种新美学风范。
12、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说:“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而作歌,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弄笔者始知自振。
”13、苏诗不仅影响___________ 的诗歌,而且对明代的___________________ 和清初的_______________ 有重要启示;苏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接为南宋所继承,形成了与________________ 平分秋色的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的小品文,是明代__________ 散文的渊源,直到清代的____________ 、 ________ 散文中仍可时见苏文的影响。
二.简答1、简述苏轼人生观及主要经历。
2、简述苏轼的散文文论。
3、简述苏轼诗歌的题材类型。
4、简述苏轼诗歌在元祐诗人中的特点。
5、简述苏轼的意义与影响。
三.论述1、苏轼散文的主要类型及艺术成就是什么?2、苏轼诗歌的艺术成就及主要风格是什么?3、苏轼的词学观是什么?4、苏轼对词境的开拓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苏词的“以诗为词”表现手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五章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解释:江西诗派二.填空1、江西诗派“一祖三宗”是指_________________2、陈师道以冥心孤往的苦吟形成了_______________ 诗风,正是“有意为拙”的典型例子。
3、曾季狸《艇斋诗话》说“后山论诗说____________ ,东湖论诗说____________ 东莱论诗说___________ ,子苍论诗说__________ 。
入处虽不同,然其实皆一关捩,要知非__________ 不可。
”4、_____________ 自身的演变同时也代表着北宋诗风向南宋诗风的转变。
5、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都是江西诗派诗风转变的关键人物。
6、“新体”指___________ 晚年诗风的主体风格。
三.简答1、简述黄庭坚诗歌的特点。
2、简述“黄庭坚体”(或“山谷体”)。
3、简述“江西诗派”4、简述江西诗派的演变过程。
四.论述1、黄庭坚诗歌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2、黄庭坚诗歌创作有哪些鲜明的艺术特点?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一.填空1、苏门词人群以_________ 为领袖,还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等,此外___________ 和________ 也与苏门词人过从甚密。
2、大晟词人群以_____________ 为主帅,还有 _______________3、苏轼重抒情言志的自由,其词__________ 胜于___________ ;周邦彦重词的协律可歌,对_________ 的追求重于对____________ 的开始。
其后__________ 就是沿这两种方向分别发展。
4、晏几道词艳而不俗,浅处皆深,从和两个层面上把《花间集》以来的艳词小令艺术推展到了极致,故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说叔原“____________ 《》5、秦观和晏几道一样,都是“ _______________ ”(冯煦《蒿庵论词》),淮海词妙处在于______________ 。
秦观和晏几道皆长于情景结合,但二人取景角度有所不同,晏词多取_______________ 为意象,秦词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 来铸境。
6、苏轼开创了以词抒写______________ 的新格局,而秦观另辟一途,把深沉的辛酸苦闷融注在______________ 之中,即周济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是一法”(《宋四家词选》眉批)。
7、秦观词语言清丽淡雅,周邦彦得其_________________ ,而发展为精雕细琢的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得其 ____________ 而朝更加一_________________ 的方向发展。
8贺铸《青玉案》得名句是“若问闲愁都几许,__________________ ,9、贺铸一方面沿着苏轼________________ 的道路,写自我豪侠气概,开辛词先河,另一方面,又继承晚唐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语言风格,而影响到南宋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