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堆肥

堆肥


堆肥物料中铵态氮的产生和转化趋势主要取决于温度、pH值及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 活性。如图3-3所示,各处理在堆肥过程中的氨氮含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在堆肥后期, 随着温度降低,腐殖化作用增强,氨氮含量较低并趋于稳定堆肥产品基本达到无害腐熟 状态。在堆肥的升温期及高温期,pH值较高,氨化作用占主导。因此,在堆肥前期3~6 d, 处理WB、WZ的水溶性铵态氮含量呈上升趋势,自第6 d至堆肥结束,各处理水溶性铵态氮 含量总体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P9
如表3-3所示,各处理的水溶性铵态氮降低幅度分别为71.96%、85.31%、86.26%、 84.52%,由此可见,处理WB(T+C+1%S)表现出最好的保氮效果。
P10
堆肥过程中种子发芽指数(GI)的变化
如图3-4所示,各处理的初始发芽指数都非常低,说明未经堆肥处理的混合 物料直接施用,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随着堆肥的进行,GI值均呈现增加趋势, 表明抑制种子发芽的物质被慢慢消除,堆肥产物对植物的毒害作用逐渐减弱。
P3
注:T: Tomato straw (番茄秸秆) , C: Chicken manure (鸡粪), S: Straw charcoal(秸秆炭), P: Peat(泥炭), Z: Zeolite(沸石),
P4
堆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堆肥温度变化分为4个明显的阶段,即升温阶段 、高温阶段、降温阶段和变化稳定阶 段。由堆肥温度的变化图可知,各处理在堆肥开始2 d后开始升温,在这个过程中嗜温性微 生物活动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当产生的热量大于消耗的热量时,堆体的温度迅速上升达到 高温阶段,在高温阶段,微生物继续消耗堆体中的营养物质和其他水溶性组分而不断生长 繁殖,释放出大量的热。高温维持了4~5 d后,堆体温度开始稳定而持续的下降。
P13
谢谢大家!!!
由 Nordri®设计提供

P12
结论
(1)堆制过程中调理剂的添加均能使堆体呈现升温期、高温期、降温期和 稳定期四个阶段,使番茄秸秆和鸡粪混合堆肥达到无害化。其中添加秸秆炭 的处理无论在堆体最高温度还是延长高温持续时间上都优于添加其它调理剂 的处理。 (2) 堆制过程中各处理中,WB的硝态氮含量增幅最大,水溶性铵态氮降 低幅度最低。从氮素保留来看,在番茄秸秆和鸡粪混合堆肥中添加1%秸秆 炭的处理堆肥效果最佳。 (3) 从堆肥种子发芽指数上看,处理WB的种子发芽指数较其它处理要高, 说明在番茄秸秆和鸡粪中添加1%秸秆炭能加快植物毒性物质的降解,促进 堆肥腐熟。 (4) 比较秸秆炭、泥炭、沸石三种调理剂堆肥前后横截面的形态可以看 出,秸秆炭较其它两种调理剂孔隙度高,能附着大量微生物体,这可能也是 添加秸秆炭的处理堆肥效果总体优于其它处理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在蔬菜废物和禽畜粪便堆肥过程中添加生物质碳最有利于氮 素保留,杀灭病菌,消除有毒有害物质,提高堆肥反应 的进程。
P11
不同堆肥调理剂表面结构分析
a b c
图3-5堆肥前调理剂横截面扫描电镜照片(a 秸秆炭,b沸石,c泥炭)
a b c
图3-6堆肥后调理剂横截面扫描电镜照片(a 秸秆炭,b沸石,c泥炭)
由图可以看出,经过堆肥处理后,秸秆炭表面及孔洞内壁附着了大量微生物体,多以 椭圆形微生物为主;经堆肥后沸石调理剂表面多以球状微生物为主;泥炭在堆肥降解过程 中产生大量絮状物,这些絮状物成为降解过程中微生物的复合体。因此,由于堆肥过程中 不同调理剂的变化使腐熟堆肥元素含量呈现不同的结果。
堆肥过程中元素的转化
研究意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蔬菜废物和禽畜粪便产生量逐年上升。其所造 成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但无论是蔬菜废物和禽畜粪便中都含有大量的有 机物和营养元素,如果能有效的加以利用,不仅能 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更能为人类造福。
P2
研究内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以番茄秸秆和鸡粪为堆肥原料,添加适量的 秸秆炭、泥炭、沸石等堆肥调理剂进行堆肥处 理,并通过测定堆肥的温度、氮素指标、发芽 指数比较各个堆肥处理的堆肥效果,从而找到 最佳的堆肥方案。
P7
比较整个堆肥过程中各处理硝态氮含量变化(见表3-2),除去处理WB,其他 三个处理硝态氮的增量分别为1.90%、1.13%、1.06%,而处理WB的硝态氮增加率高 达3.02%,硝态氮含量增幅最大,表明在番茄秸秆和鸡粪的混合堆肥中添加1%秸秆 炭有利于堆肥硝态氮的保留。
P8
堆体水溶性铵态氮含量的变化
P5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无论在堆体最高温度还是延长高温持续时间上,加秸秆 炭的处理WB都优于添加泥炭和沸石的处理。说明生物质炭的加入有助于快速启动好 氧堆肥反应,加速堆肥进程,快速杀灭发酵物料中的病原菌、寄生虫卵,消除对植 物生长不利的有毒物质,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
P6
堆体水溶性硝态氮含量的变化
如图3-2示,堆肥前期3~6 d,各处理硝态氮含量较低。原因可能是该阶段堆体温度 逐渐超过40℃,高温、高pH值条件抑制了硝化微生物的活性,使大多数堆肥处理的硝化 作用受到抑制,此时,无机氮主要以氨氮的形式存在,硝态氮的含量较低,并难以增加。 随着堆肥温度的降低,尤其到堆肥后期,硝化微生物活性加强,氨氮转化为硝态氮,硝 态氮含量也随之迅速增加,表明堆肥处理已经经过强烈的高温阶段,达到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