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

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是由中华民族创造的一种文化现象, 它包含了一个民族的伦理价值、性格特征与审美情趣, 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既是中 华民族文化的展示,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二 中华民族格局与民族传统体育
• 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由多个民 族构成的。但是,像中国这样由占全国人 口90%以上的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共同组 成的国家却是绝无仅有。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对民 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
在我国北方,以渔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 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在历史上都是以 捕渔为生的民族。长期的渔猎生活,使 他们创造出游泳、叉鱼、划船等传统体 育活动。这印证了一个基本的原理,即 各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都与其经济生活 类型密切关联。
二、以农耕为主的民族生产方式对其传统 体育的影响
• 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他们主要生 活在黄河、长江、珠江的中下游地区,是 一个崇尚农耕文化的古老民族。 在中国, 具有民族特色的武术多起源于长江、黄河 两大流域。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记 载,在我国汉族中流行开展的传统体育项 目就有301项之多,其中许多体育活动与 汉族的农耕文化有关。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 民族传统体 育的形成、发展,主要取决于各民族生存环 境中的地缘关系和经济生产方式。使自然环 境成为催生、 经济生产类型与民族传统体育
一、狩猎生产对民族传统体育形成的影响
狩猎是少数民族战胜自然、战胜野生动 物而得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手段。
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佤族、拉祜族(猎 虎的民族)、独龙族的生产方式即以狩猎和 农事活动为主,他们围绕狩猎而开展的跑、 跳、投、攀、射、骑等体育活动,从不同角 度反映出狩猎民族所需要的特殊体育技能与 运动技巧。
我国的西北地区,由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共同 组成。它们与大川、荒漠等自然环境相联系, 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出西北地区独具特色民族 体育项目,如赛马、赛牦牛、刁羊、骑射、姑 娘追等,无不展现出草原民族奔放、热情的游 牧文化特性
第二节 多元文化圈与民族传统体育
•在西北的黄河流域,人们开展的牛 羊皮筏竞渡、横渡黄河、骑木划水等 项目。这些体育活动则反映出黄河流 域具有乡土气息的民族生活特征;而 大象拔河、套马、拔腰、射箭等活动, 则展现青藏高原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 秉性
我国西南地区山峦密布,地势陡峭。该区域 分布有山地、河谷、草原、森林等多样性的 自然环境。不同的生态环境,就造就出各异 的经济生活方式。从而,决定了西南地区各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特殊性。其中狩猎与农 事是西南民族较为普遍的生产方式,人们围 绕狩猎而开展的民族体育活动有跑、跳、投、 攀、射、骑等项目;而反映农事生产的有哈 尼族的栽秧舞、佤族的舂谷舞等活动。
• 我国的东南地区自然环境较为优越,这里 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十分有 利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当地的少 数民族主要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生产。 该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族生活 方式,创造了形式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活 动,如苗族的爬花杆、芦笙舞、布依族的 划竹舟与瑶族的铜鼓舞等等。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自然环境 的差异性十分显著,加上复杂多样 的历史文化影响,使各地生态环境 的类型纷繁复杂,各种文化形态相 互交织,并呈现多样性的民族文化 特征,使得该地区的民族体育文化 展示出丰富多彩的形态与风貌。
因此,少数民族多开展赛马、刁羊、摔跤等 与游牧生产相关的传统体育活动
三、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各民族体育文化的交融
在中国历史上,各民族的大杂居、大融合 现象较为普遍,在同一地区,往往有多个民族 居住,有些地区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形 成相互交融的分布状况;这种多民族大杂居的 现象,促进了我国各民族体育文化的相互交流 与融合
二、民族分布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
在我国民族的地域分布中,汉族主要聚居在地 势较平缓的农业地区。同时,在少数民族地区 的交通要道和商业据点也都有汉族的分布。
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占全国面积的50%以上, 他们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草场。所以少数 民族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从事牧业生产,中国的 五大牧区均在少数民族地区。而从事游牧业生 产的人群大都是少数民族。
第二节 多元生态文化圈与民族传统体育
•生态结构就是各民族特有的生态环境,主 要指人类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 组合。
在人类社会中,人不能离开自然环境而生 存,生态环境是各民族生存的空间条件,复 杂多样的生态环境就为少数民族体育的多样 性发展提供了特定的物质基础。
如内蒙古地区,地域辽阔、水草丰美,决定了 蒙古族以畜牧业为特定的经济生活类型,从而 孕育出与之相关的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体 育活动。
三、畜牧民族的生产方式对其传统体 育形成的影响
我国的西部地区,是辽阔的、一望无际 的草原地带。因而,长期生活在这里的 人们就以游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如蒙 古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他们的 生产生活都离不开马匹,从而孕育出赛 马、刁羊、姑娘追等体育项目。充分展 现出草原民族奔放的游牧文化气息。
一、多元一体格局中的核心凝聚力—汉族
我国的汉族在夏、商、周时期从东方文化与西方 文化中汲取了诸多的文明成果,经春秋时期的融合, 到秦代,又统一了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平原地区。 后来在多元文化的基础上,统一成为汉族。
经二千多年的发展,汉族逐渐向各地扩展,融合 了其它地区的多民族人口,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的发展格局。从现存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 可以看出:许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与竞赛规 则都具有汉族体育文化影响的痕迹。
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
本章提要
中华民族与民族传统体育 多元生态文化圈与民族传统体育 经济文化类型与民族传统体育 宗教与民族传统体育 民俗与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艺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第一节 中华民族与民族传统文化体育
一 中华文化是孕育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摇篮
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由华夏族衍化而来的汉族及55 个少数民族的总称。在古代中国,虽无“体育”一词, 但却有“养生”、“导引”、“武术”、“气功”等 与体育相关的古老名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