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专题复习
(2)暗反应阶段
场所:叶绿体的基质中
条件:多种酶、[H] 、ATP
CO2的固定:CO2+C5
酶 2C3
物质变化: C3的还原:2C3 [H] 、 酶
(CH2O) + C5
ATP ADP+Pi 糖类
能量变化: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糖类等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三碳化合物 2C3
基质 C3的 ATP
CO2
CO2的 固定
多种酶
还原
[H]
五碳化合物 C5
蛋白质 糖类 脂质
光反应阶段 暗反应阶段
条件 光,色素,酶
色素,酶
场所 类囊体的薄膜上 叶绿体基质中
物质变化
水的光解; ATP的合成
CO2的固定;C3的还原
光
能量变化 能
ATP中活 ATP中活 跃化学能 跃化学能
有机物 中稳定 化学能
联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
命题规律
1.考查内容 围绕光合作用的过程进行命题,通过对该过程的 反应物、生成物、放映场所、条件以及影响因素 及其与呼吸作用的关系等进行全方位考查。该部 分题目综合性强,紧密联系实际
2.考查形式 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是历年高考的重 点和热点问题
叶绿体是进行 光合作用
的场所。
①
1.下列标号各代表: ① 外膜 ② 内膜 ③ 基粒 ④ 类囊体膜 ⑤ 基质
b
e
a
a—b: CO2太低,农作物消耗光合产物; b—c: 随CO2的浓度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增强; c—d: CO2浓度再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保持不变; d—e: CO2深度超过一定限度,将引起原生
质体中毒或气孔关闭,抑制光合作用。
下页
(2006年四川卷5题)将川芎植株的一叶片置于恒温 的密闭小室,调节小室CO2浓度,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定 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以CO2吸收速率表示),测定结果 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D ) A.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左移 B.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右移 C.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加,a点右移,b点右移 D.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加,a点左移,b点右移
收 量
· O
B
CO2
· 释 A
放
· C 净 光 合 量
总 光 合 量
光照强度
量 黑暗中呼吸所放出的CO2
(三) 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CO2饱和点 CO2 吸 CO2补偿点
C3植物
收 量
C·
C4植物
· O
B
CO2
· 释 A
放
量
CO2浓度
下页
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关CO系2的补偿点 b点
c
d
CO2的饱和点 c点
1864年,萨克斯(德)的实验
一半遮光
(置于暗处几小时)
一半曝光
思考:目的是什么?
为了使绿叶中原有的有机物消耗殆尽
1864年,(德)萨克斯的实验 • 绿色叶片中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20世纪30年代,鲁宾和卡门(美)的同 位素标记实验:
结论: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来自水,
而不是来自CO2。
光合作用过程中,条件骤变时物质量的变化
(2009海南卷) 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 在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 止光照,并在黑暗中立即开始连续取样分 析,在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和C5含量的变 化是( )
A C3和C5都迅速减少 B C3和C5都迅速增加 C C3迅速增加, C3迅速减少 D C3迅速减少, C3迅速增加
(五) 叶面积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光合作用
考纲解读
知识点: 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a.叶绿体的有关结构 b.叶绿体中的色素 c.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d.光合作用的过程
2.影响光合作用的各种因素及在实践中的应 用。
分析解读
高考命题主要集中在光合作用的过程,光 合作用影响因素及其相关试验设计等知识 的考查,也是教材的重难点之一。这部分 知识常以曲线模型分析题、图解分析题、 实验设计题等题型再现光合作用的过程及 知识分析推理过程。
2.在④上分布有光合作用所需的 色素 和 酶 ,在⑤中也分布有光 合作用所需的 酶 。 ⑤
②
③
④.
叶绿体中的色素
叶绿素a:蓝绿色 叶绿素
叶绿素b:黄绿色 胡萝卜素:橙黄色 类胡萝卜素 叶黄素:黄色 功能: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
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吸收蓝紫光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771年(英)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系
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
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6CO2+12H2O
光能
C6H12O6+6O2+6H2O
叶绿体
命题考查方式
考查光合作用的场所 2009安徽卷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
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 B 水在光下分解为[H]和氧气的过程发生在基质内 C 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D 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
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的 实验;
1785年,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 是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
1845年,梅耶指出,植物在进行 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 能储存起来;
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 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光区
域 恩吉尔曼实验的结果
好氧型细 菌
水绵
分析:这一巧妙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三、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条件Βιβλιοθήκη = 表面(观)光合作
实际光 合作用
用速率
速率
总光合速率
净光合速率
- 该叶片中 细胞呼吸 速率
呼吸速率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①.光照强度 ②.温 度 ③.CO2 浓度 ④.矿质元素 ⑤.叶片面积
返回
(一)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光饱和点 阴生植物 CO2 吸 光补偿点
阳生植物
(四) 矿质元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1)光合器官的组成成分。 N、Mg——叶绿素,Fe、Cu——光合链电子递体。
(2)参与酶活性的调节。 Mn、Cl和Ca与放O2有关。
(3)参与光合磷酸化。P——ATP。 (4)参与光合碳循环与产物运转。P、K、B (5) 调节气孔开闭,K+对光合作用影响也很大。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反应 暗反应
划分依据:反应过程 是否需要光能
类囊体膜
H2O
酶
[H]
(1)光反应阶段 Pi +ADP ATP
场所: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膜上
条件 :光、色素、 酶 水的光解:H2O
物质变化:
光能 (还[H原]剂+)O2
ATP的合成:ADP+Pi +能量(光能) 酶 ATP
能量变化: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