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中西医结合一站病历汇总

中医中西医结合一站病历汇总


西医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治法:辛愠解表。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荆芥 15g 防风 12g 羌活 9g 柴胡 9g 前胡 12g 川芎 9g 枳壳 9g 茯苓 12g 桔梗 6g 甘草 6g 服法: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 一,对症治疗。 头痛,发热:阿司匹林退热。 鼻塞:麻黄素滴鼻。 咳嗽:棕色合剂,化痰片。 咽喉不适:润喉片。 二,抗病毒药物,金刚胺 0. 1,每日2次。 三,抗生素,阿莫西林。
1.咳嗽病案
张某,女,40 岁,工人,初诊(咳嗽:肝火犯肺支气管炎):l 个半月前因与家人争吵后出现咳嗽,呈阵发性,咳
时面红,痰少质黏难咯,咳时痛引两胁,口干苦。1 个多月来自服各种止咳化痰药物,症状未见好转。T 36.5℃,P
92 次/分,BP l30/70mmHg,神清,精神欠佳,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不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心率 92 次/分,
检查-胸片示双下肺纹理增粗。
西医鉴别: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后者于青年或少年突然起病,无慢性咳嗽,咯痰病史,以发作性哮喘为特征,
缓解后可无症状,常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咳嗽(肝火犯肺)。
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
治法:清肺平肝,顺气降火。
方药: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
西医治疗:
—,抗感染:阿莫西林 0.5 tid po
2.杨某,19 岁学生咳嗽、咽痒伴头痛、恶汗、鼻塞、流涕、全身不适一天。要求与流行性感冒相鉴别与过敏性鼻
炎的鉴别 感冒——风寒束表
标准答案:
住院病历
姓名: 杨某
性别:男
年龄:19
民族:汉
婚况:未婚
职业:学生
主诉:咳嗽、头痛,鼻塞、流涕一天。
现病史:咳嗽、咽痒伴头痛、恶汗、鼻塞、流涕、全身不适一天,微恶寒。
辨病辨证依据:
咳嗽、咽痒伴头痛、恶汗、鼻塞、流涕、全身不适一天,微恶寒。诊断为感冒.风寒证。风寒束表,邪正相争,
卫阳被郁故见恶寒,无汗;清阳不展,脉络失和则头痛;肺合皮毛,开窍于鼻,邪内犯肺,肺气失宣,上窍不利
故咳嗽,咽痒,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紧为外感风寒之征。
西医诊断:
病史-有外感病史;
症状-咳嗽、咽痒伴头痛、恶汗、鼻塞、流涕、全身不适一天
整体状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主体位,查体合作,应答切题。舌苔薄白,脉浮紧。
皮肤粘膜及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皮肤粘膜无出血点、结节,瘀斑,黄染。
头面部:头颅无畸形,头发无脱落,头皮无结节。眼,耳,未见异常。
颈部: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未见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
胸部: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尖搏动及浊音界正常,心率 88 次/分,律齐,
头面部: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不肿大,。头颅无畸形,头发无脱落,头皮无结节。眼,耳,鼻未见异常。
颈部: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未见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
胸部: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正常,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尖搏动及浊音界正常,心率 88 次/分,律齐,
未闻及杂音。
血管:未见异常。
腹部: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胆囊无压痛,肠鸣音正常,肾区无叩击痛。
散加减),苔薄黄,脉浮数。血常规:WBC11.4×109/L,N80%;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
标准答案: 住 院 病 历
姓名:李某
性别:男
年龄:20
民族:汉
婚况:未婚
职业:学生
主诉:高热,伴头痛一天。
现病史:昨天下午因受凉于今晨 7 点左右突发高热,伴头痛,微恶寒,鼻塞,流浊涕,咽痛。
既往史:否认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及其他疾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无手术,输血,外伤,中毒史。
肝气郁结化火,上逆侮肺,肺失肃降,以致气逆作咳;肝火上炎,故咳时面红,口苦;木火刑金,炼液成痰,故
痰黏难咯,肝脉布两胁,上注于肺,肝肺络气不和,故咳时痛引两胁。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皆为肝火肺热之
征。
西医诊断依据:
病史-有慢性咳嗽史;
症状-症见咳嗽,呈阵发性,咳时面红,痰少质黏难咯;
体征-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
既往史:否认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及其他疾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无手术,输血,外伤,中毒史。
个人史:出生并长期生活于本市,居住环境良好。生活无不良嗜好。
过敏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婚育史:未婚。
家族史:父母健在,否认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37.0C,P:88 次/分,R:20 次/分,BP:l20/80mmHg。
劳累诱因。起病缓慢,以流涕,轻咳等上呼吸道症为主,中毒症状轻。
.过敏性鼻炎:是接触致敏物质所致的鼻粘膜过敏反应性疾病。以鼻内发痒,连续耳鸣听力下降,有的有流沮,畏光现象。查见鼻粘膜水肿,呈现苍白色,分
泌物涂片见大量嗜酸性细胞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感冒(风寒证)。
一,感冒,咳嗽,哮证,喘证,肺痨。1—10 页
病案分析
1、李某,男,20 岁,学生。初诊:昨天下午因受凉于今晨 7 点左右突发高热,伴头痛,微恶寒(感冒急性
上呼吸道感染),鼻塞,流浊涕,咽痛。T39.1℃,P 96 次/分,R20 次/分,BP120/70mmHg,神清,精神差,
面红,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稍粗,心率 96 次/分,律齐,无杂音。舌红(风热证银翘
律齐,无杂音,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血常规:WBC 6.7×109/L,N70%;胸片双下肺纹理增粗。平素性情
抑郁喜太息。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2 年。
标准答案:
住院病历
姓名:张某
性别:女
年龄:40
民族:汉
婚况:已婚
职业:工人
主诉:咳嗽 l 个半月。
现病史:l 个半月前因与家人争吵后出现咳嗽,呈阵发性,咳时面红,痰少质黏难咯,咳时痛引两胁,口干苦。1
体征-体查:T 37.1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增高;X 线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
西医鉴别: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大流行。以呼吸道
症状较轻,而发热,全身肌肉酸痛,软弱无力中毒症状重。白细胞正常,而淋巴细胞增多。而普通感冒常有受凉,
二,祛痰,镇咳:甘草片 2 片 tid po
溴己新 16mg tid po
三,解痉平喘。氨茶硷 0.1 tid po
或沙丁胺醇 2.4mg tid po
四,气雾疗法。生理盐水气雾湿化吸入,可稀释气管内的分泌物。也可选用抗生素,祛痰药,解痉平喘药进行雾
化吸入治疗。
五,缓解期的治疗,免疫调节剂:核酪注射液预防继发感染。
未闻及杂音。
血管:未见异常。
腹部: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胆囊无压痛,肠鸣音正常,肾区无叩击痛。
二阴及排泄物:未见异常。
脊柱四肢:脊柱无畸形、强直、叩击痛,运动不受限;四肢正常。
神经系统:肌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1.4×109/L,N80%;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
二阴及排泄物:未见异常。
脊柱四肢:脊柱无畸形、强直、叩击痛,运动不受限;四肢正常。
神经系统:肌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6.7×109/L,N 70%;胸片:双下肺纹理增粗。
辨病辩证依据:咳嗽,呈阵发性,咳时面红,痰少质黏难咯,咳时痛引两胁,口干苦。诊断为咳嗽,肝火犯肺证,
皮肤粘膜及淋巴结: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出血点、结节,瘀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头面部:头颅无畸形,头发无脱落,头皮无结节。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眼,耳,未见异常。
颈部: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未见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
胸部: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尖搏动及浊音界正常,心率 96 次/分,律齐,
3、女,25 岁,恶寒发热伴咳嗽,咯痰 3 日。 患者产后 3 个月,昨日因外出散步,突然天降大雨而受风,回家后即感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自服感冒冲剂未效, 至夜恶寒甚,发热较轻,测体温 37.3℃,服退热药,效不佳,遂来就诊。现仍恶寒重,轻微咳嗽,咯痰,无汗, 倦怠无力。查体:T:37.3℃,P:80 次/分,R:17 次/分,BP:110/80mmHg。形体偏胖,咽部轻度充血, 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血常规:WBC:5.3×109/L,N:73%,L:24%。 参考答案: 辨病辨证依据:产后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气虚则卫外不固,邪不易解,故恶寒重;寒邪束表而无汗;正虚无力 与外邪抗争,则发热较轻。倦怠无力,舌苔淡白,脉浮无力为气虚外感之征象。 西医诊断依据: 1.产后出现发热恶寒,身倦,咳嗽。 2.咽部轻度充血,血常规:WBC:5.3×109/L,N:73%,L:24%。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感冒菌 气虚感冒 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治法:益气解表。 方药:参苏饮加减。 党参 12g 苏叶 12g 茯苓 15g 葛根 12g 前胡 9g 半夏 99 桔梗 9g 甘草 6g 服法: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辨病辨证依据:
患者以高热、微恶寒、头痛、鼻塞、流浊涕、咽痛等为临床表现,可诊为感冒,属风热证。风热犯表,热郁
肌腠,卫表失和,故见发热、微恶寒,风热上扰则头痛;风热之邪熏蒸清道,肺气不宣,故见咽痛,鼻塞,流浊
涕;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侵于肺卫之征。
西医诊断依据:
病史-有外感病史;
症状-有发热、微恶寒、头痛、鼻塞、咽痛等症状;
体征-体查:T 39.1 ℃,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稍粗;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增高;X 线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