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几种常用的经常出现于现有嵌入式应用中的内存映射I-O方法概述

几种常用的经常出现于现有嵌入式应用中的内存映射I-O方法概述

几种常用的经常出现于现有嵌入式应用中的内存映射I/O方法概述Linux 暴风雨般占领了嵌入式系统市场。

分析家指出,大约有1/3到1/2的32/64位新的嵌入式系统设计采用了Linux。

嵌入式Linux 已经在很多应用领域显示出优势,比如SOHO家庭网络和成像/多功能外设。

在(NAS/SAN)存储,家庭数字娱乐(HDTV/PVR/DVR /STB),和手持设备/无线设备,特别是数字移动电话更获得大幅度发展。

嵌入式Linux新应用不会凭空从开发者的头脑中冒出来,大部分项目都是由成千上万行,甚至数百万行的代码组成。

成千上百的嵌入式项目已经成功地将现有的其它平台的代码移植到Linux下,比如Wind River VxWorks 和pSOS,VRTX,Nucleus 和其它RTOS。

这些移植工作有着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关于移植已有的RTOS应用到嵌入式Linux的文献,关注RTOS 接口(API)、任务、调度模式以及怎样将他们映射到相应得用户空间去。

同样重要的是,在I/O调用密集的嵌入式程序中如何将RTOS的硬件接口代码移植到更加规范的Linux设备驱动程序中去。

本文将概述几种常用的经常出现于现有嵌入式应用中的内存映射I/O方法。

它们涵盖的范围从对中断服务例程的特殊使用及用户线程对硬件访问到出现于有些ROTS中的半规范化驱动程序模型。

这对于移植RTOS 代码到规范化的Linux设备启动程序具有一定启发作用,并且介绍了一些移植方法。

特别地,本文会重点讨论RTOS和Linux中的内存映射,基于I/O 调度队列的移植,将RTOS I/O重定义到Linux下的驱动程序和守护进程里。

RTOS I/O 概念
“不规范”是描述大多数RTOS系统I/O的最佳词语。

多数RTOS是针对较早的无MMU 的CPU而设计,所以忽略了内存管理部分,即使当MMU问世后也是这样:不区分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

大多数RTOS还全部运行在特权模式,虽然表面上看来是增强了性能。

全部的RTOS 应用和系统代码都能够访问整个地址空间、内存映射过的设备、以及其他I/O操作。

这样,即使存在差别,也是很难把RTOS应用程序代码同驱动程序代码区分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