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色彩构成课程类型:专业课第四次课学时:7、8 上课日期1、教学内容(按章节):第二章第四节色彩的体系2、教学目的:了解色彩体系,会画出色相环3、教学重点与难点:4、主要参考资料:5、教学进程:第一复习巩固:第二导入:(提问)第三具体内容:一、色相环1、牛顿色相环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投射到白色屏幕上时,会显出一条彩虹般的色带,从红开始,依次为橙,黄,绿,青,蓝,紫七色。
在牛顿色相环中,标示着色相的序列以及色相间的相互关系。
如果将一个圆环六等分,每一份人别填入红,橙,黄,绿,青,紫六个色相,那么这个色相环中便包含着原色,间色,邻近色,对比色,互补色等多种色彩关系。
牛顿色相环为表色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并逐步发展成10色相环,20色相环,24色相环。
2、伊顿色相环十二色相环,又称伊顿色相环是瑞士画家伊顿所设计的。
这种色相环有着非常鲜明的优点,它直观地展示着色彩规律,把本是复杂的东西简化得十分通俗,比较适合初学者使用。
它的构成原理是由红黄蓝三原色开始,两个原色相加出现间色,再由于一个间色加一个原色出现复色,最后形成色相环。
原色:原色是指不能用其它色混合而成的颜色。
而原色则可以混合出许许多多其它的色彩。
在伊顿色相环中红、黄、蓝为三原色。
红、黄、蓝三原色颜料名称为大红、柠檬黄、群青。
3、蒙赛尔色相环孟塞尔(Alhert H_Munsell)是美国色彩学家、美术教育家。
他创立的孟塞尔颜色系,用三维空间的近似球状的模型,把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这3种视觉特征全部表示出来,如图。
课程名称:色彩构成课程类型:专业课第五次课学时:9、10 上课日期1、教学内容(按章节):第三章第节2、教学目的:了解3、教学重点与难点:4、主要参考资料:5、教学进程:第一复习巩固:第二导入:(提问)第三具体内容:一、色彩视觉视觉适应主要包括距离适应、明暗适应和色彩适应三个方面。
l.距离适应人的眼睛能够识别一定区域内的形体与色彩.这主要是基于视觉生理机制具有调整远近距离的适应功能。
眼睛构造中的水晶体相当于照相机中的透镜,可以起到调节焦距的作用。
由于水晶体能够自动改变厚度,才能使映像准确地投射到视网膜上。
这样,人可以藉水晶体形状的改变来调节焦距,从而可以观察远处和近处的物体。
2.明暗适应这是日常生活中常有的视觉状态。
例如,从黑暗的屋子突然来到阳光下时,人的眼前会充满白花花的感觉,稍后才能适应周围的景物,这一由暗到明的视觉过程称为“明适应”。
如果暗房亮着的灯光突然熄灭,眼前会呈现黑黝黝的一片,过一段时间视觉才能够调整到对这种暗环境的适应上,并随之逐渐看清室内物体和轮廓,这是视觉的“暗适应”。
视觉的明暗适应能力在时间上是有较大差别的。
通常,暗适应的过程约为5~10min, 而明适应仅需0.2s。
人眼这种独特的视觉功能,主要通过类似于照相机光圈的器官——虹膜对瞳孔大小的控制来调节进入眼球的光量,以适应外部明暗的变化。
光线弱时,瞳孔扩大;而光线强时,瞳孔则缩小。
因而在任何光亮度下,人们都能较容易地分形辨色。
3.颜色适应这里有个有趣的故事。
法国国旗为红白蓝三色,当时在设计时,该旗帜的最初色彩搭配方案,为完全符合物理真实的三条等距色带,可是这种色彩构成的效果,总使人感到三色间的比例不够统一,即白色显宽,红色居中,蓝色显窄。
后来在有关色彩专家的建议下。
把一者面积比例调整为红:白:蓝= 33:30:37的搭配关系。
至此,国旗显示出符合视觉生理等距离感的特殊色彩效果并给人以庄重神圣的感受、这说明光的颜色会使人的眼睛产生形状大小的错觉。
在白炽灯的黄色光线下,只能在刚开灯后不久的时间里感受到光的颜色,一会儿这种黄色即自然消失。
在黄色灯光下,白纸看起来还是白的,对物体恢复了日光(白光)下的感觉。
人眼对环境颜色刺激作用下造成的颜色视觉变化,是视觉对颜色光的适应所致,被称为"色彩适应"。
通常,色彩视觉的第一感受时间约为5~10秒钟,过了这段时间"色彩适应"开始起作用,这种习惯性地把物象色彩恢复到白光原始面貌状态的本能与"色彩恒定性"或说是"固有色"的概念有直接关系。
二、色彩的错视产生错觉和幻觉的生理现象与心理现象有关。
错觉有视错觉、听错觉、嗅错觉、味错觉、运动错觉与时间错觉等。
在多种错觉中,以视错觉最为明显。
1、视觉后像当视觉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马上消失,这种现象叫做视觉后像。
视觉后像是由于神经兴奋留下的痕迹作用,又称视觉残像。
A.正后像节日里燃放的烟花,往往会看到连续不断的烟花造型,这是由于视觉残留的特性,所有的亮点会在视网膜上连成线状。
B.负后像2、同时对比视错3、色彩的膨胀与收缩感色彩的膨胀、收缩感与波长和明度有关。
波长长的暖色具有膨胀感,波长短的冷色具有收缩感,因为波长长的暖色影像似乎焦距不准确,因此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影像模糊不清,具有扩散性。
波长短的冷色就比较清晰,具有收缩性。
明度高的光亮物体看起来就觉得比实物大一些(有光圈围绕着)。
4、色彩的易见度色彩的易见度又称知觉度,即给人的强弱感觉。
配色中常常运用色彩易见度原理来处理色彩的宾主和层次关系。
如在绘画艺术中为了加强画面的色彩透视效果,主体和前景常常配以易见度高的醒目之色;装饰色彩构成时,为了突出装饰主体,引人注目,一般应采用易见度高的色彩配合。
在白纸上书写黄字或黑字,哪个看起来清楚呢?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当然是白底黑字清楚。
如前所述,这是因为人眼辨别色彩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色与色过分接近,由于色的同化作用眼睛无法辨别。
色彩学上把容易看清楚的程度称为易见度。
色彩的易见度和光的明度与色彩面积大小有密切关系。
光线太弱,人们易见度差;光线太强时,由于眩目感,易见度也差。
色彩面积大易见度大,色彩面积小易见度则小。
如果光源与形的条件相同时,形是否看得清楚,则取决于形色与背景色在明度、色相、纯度上的对比关系,其中尤以明度作用影响最大。
对比强者清楚,弱者模糊。
易见度高的配色实例:黄/黑、白/黑、黄/紫、蓝/白、绿/白、黄/蓝。
易见度低的配色实例有:黄/白、绿/青、黑/紫、灰/绿等。
色彩的易见度和对比度与前进后退感有关。
基本规律如下:强易见度高具有前进感明度对比弱易见度低具有后退感强易见度高具有前进感纯度对比弱易见度低具有后退感强易见度高具有前进感色相对比弱易见度低具有后退感5、色彩同化6、色彩守恒7、色觉缺陷三、色彩的错觉在设计中的应用色彩设计要求充分发挥色彩的艺术魅力和色彩的功能作用,为了达到此目的,设计师应充分了解不同对象的色彩欣赏习惯和审美心理。
只有掌握了人们认识和欣赏色彩的心理规律,才能合理地使用色彩美化人们的生活。
其中,有效利用色彩视错觉是达到此设计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
色彩有冷暖色调之分,将“冷暖”这种温度的感觉同视觉领域的色彩感觉联系在一起,不是指物理上的实际温度感觉,而是指视觉上和心理上相互体验并相互关连的一种知觉效应。
一般把橘红色纯色定为最暖色,称为暖极;把天蓝色纯色定为最冷色,称为冷极。
设计师就经常利用色彩的冷暖感而产生的色彩视错觉进行设计创作,如将冬奥会招贴处理成蓝白调子,将志愿者运动招贴处理成红橙色调。
此外,色彩还具有轻重感,决定其轻重感觉的主要因素是明度,明度高的色彩感觉轻,明度低的色彩感觉重。
白色有“上升” 的倾向,显得轻;黑色带有“下降”倾向,显得重。
所以在服装搭配上,衣服上部偏淡,下部偏深,容易显得稳重。
歌德在《论颜色的科学》一文中也指出:“两个圆点同样面积大小,在白色背景上的黑圆点比背景上的白圆点要小五分之一。
”所以,同一个人穿深色衣服时显然要比穿鲜明色彩衣服时显得瘦小一些。
再如法国国旗红、白、蓝三色的比例为35∶33∶37,而我们却感觉三种颜色面积相等。
这些都是色彩视错觉的效用。
把一块灰色先放在白色背景上,再放到黑色背景上,便能给人以不同色度的错觉。
同样,放在黄色背景上的红色显得暗,而放在蓝色背景上的红色看上去就明亮些。
一般色彩在暗的背景上总是显得极为强烈。
这些色彩对比规律在印刷版面设计、广告招贴设计、展示设计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设计师应充分利用视错觉为自己的设计服务,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1、教学内容(按章节):对比色/互补色搭配2、教学目的:了解3、教学重点与难点:4、主要参考资料:5、教学进程:对比色/互补色搭配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色相:色彩的相貌,即色彩的名字。
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
纯度:色彩的鲜浊程度。
对比色、互补色思考:•什么是对比色啊?•什么是互补色啊?对比色:(在24色色相环中,120度范围内色彩)互补色: (180度相对应)作业:设计两幅图(关于互补色、对比色的应用)•参考色环•划定120度范围或180度相对应的色彩•确定主色调,辅助色。
注意使用无彩色来调和画面上的强对比。
•作业大小:10cm*10cm总结•对比色和互补色搭配色彩对比强烈,视觉冲击力强,突出,醒目,色彩感觉有力且振奋人心!•对比色和互补色搭配时注意适当运用无彩色(黑、白、灰)或主色的同类色来进行调和搭配•在色彩搭配时注意参考色环,充分考虑色彩三要素(色相、纯度、明度)灵活运用,且勿生搬硬套!1、教学内容(按章节):互补色和对比色的混合使用2、教学目的:了解3、教学重点与难点:该课程采用幻灯片的教学方式,图文结合,让学生学习互补色和对比色在设计中的应用。
4、主要参考资料:5、教学进程:第一复习巩固:第二导入:(提问)第三具体内容:配色技巧向自然学习色彩搭配,制作自己的配色卡。
我们很多朋友在做设计的时候,经常为自己的用色烦恼,画面不是做得又花又艳又俗,就是谨慎的用同一个色相不同明度来做搞得很单调又死气沉沉。
不敢用色,或者乱用色成为一个通病,其实我们可以向真实的世界中的配色去学习,然后提炼出一套自己的配色色卡来为我们所用。
当然,很多人知道,黑白灰3个无彩色是一贴杀手锏,可以调和各种无彩色。
我也同意这个观点。
但是我们这次再学一些可以现学现卖的技巧。
大自然的美在于其千变万化,我们设计师应该有一颗捕捉美和变化纤细的心。
比如大海,如果有人问你大海是什么颜色,你可以回答蓝色,但是你仔细观察,大海的细节,大海是色彩斑斓的。
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高于生活的,设计师要经常总结。
蓝色+白色调和,一种看起来很权威和官方的配色彩虹糖果色+黑色调和,一种梦幻活泼的妖艳的配色(一般比较亮的彩虹色都会显得很粉很飘,加入大面积黑色调和后,画面稳定很多)橙蓝对比色的和谐统一,一种有活力,并且造成时间感的色彩运用(大家知道,橙色和蓝色是补色,用的不好就会俗气,这个作品,很好的在橙色里加了米色(白),蓝色里加重了深蓝(黑),来拉开色相上的冲突)绿色+白调和,一种自然的优雅的清新配色(注意本作品运用白色和绿色大面积渐变来制造柔和轻松的气氛,并且那些水晶感觉的按钮,以及小提琴元素,金色丝带风格线上的亮点都让本作品如雨后森林一样美丽)课程名称:色彩构成课程类型:专业课第八次课学时:15、16 上课日期1、教学内容(按章节):色彩的心理效应2、教学目的:了解3、教学重点与难点:该课程采用幻灯片的教学方式,图文结合,让学生学习互补色和对比色在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