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长在一个充满着色彩的世界,色彩一直刺激我们的视觉器官,而色彩也往往是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
首先在认识色彩前,我们要先建立一种观念,就是如果要了解色彩认识色彩,便要用心去感受生活,留意生活中的色彩,否则容易变成一个视而不见的色盲,就如人体的其他感官一样,色彩就活像是我们的为味觉,一样的材料但因用了不同的调味料而有了不同的味道,成功的好吃,失败的往往叫人难以下咽,而色彩对生理与心理都有重大的影响,因此色彩学算是设计的一门基本科目。
使自己漂亮我们在平时买服装、口红、眼影时往往会发现有些颜色会使自己漂亮一些,而有些颜色用了却说不出的难看。
因为不知道哪些颜色适合自己,为了安全起见,不得已使用最保守的颜色,比如黑色的衣服、鞋、包,咖啡色的口红和眼影等,而事实上,这些被误认为“保险”的颜色在很大程度上是最不安全的,就中国南方人的肤色来讲,大多数人都需要回避咖啡色系的服饰和彩妆,因为会使本来就暗淡的脸色越发深暗,显得憔悴不堪。
还有许多人面对五彩缤纷的服饰,根本不知从何选起,只是很盲目地看到什么试什么,结果逛街这件本来很休闲愉快的事变得非常累人,试穿了不到十套衣服,你自己就心烦了,也没了主意,最后决定买了,回到家里很有可能穿不了一两次就觉得不好看,而永远遗落在角落里,成了昂贵的垃圾。
而你仍旧为每天出门穿什么而发愁,衣柜里的衣服永远少一件。
有了衣服又要为配什么鞋、什么包、什么首饰、眼镜、手表而为难;看人家染了头发,自己也去染发,结果出来的颜色让你大惊失色,甚至当场再染另一种颜色才敢走出来见人。
有些人觉得自己穿什么都不好看,久而久之自信心受到挫败,误认为是自己长得不漂亮,其实这些都不过是因为没找到自己的色彩季型,不知道自己的用色规律而已。
当你通过测试知道了自己的色彩季型和用色规律,你会发现事情原来如此简单,所有困扰你的烦恼与困惑迎刃而解,每个人都可以根据他所属的色彩季型,对自己的用色原则从头到脚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包括染发、眼镜、口红、眼影、腮红、指甲油、手表、装饰品、服装、丝袜、鞋、包。
适合你的颜色不单是提亮脸色,它能使你的皮肤质地看上去显得很薄、很通透、晶莹,光泽感很好,五官轮廓立体、清晰、眼睛明亮、有神采、脸型有收紧的感觉,脸上的线条柔和,整个人都会显得健康、漂亮、有活力,甚至气质都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要理解和运用色彩,必须掌握进行色彩归纳整理的原则和方法。
而其中最主要的是掌握色彩的属性。
色彩,可分为无彩色和有彩色两大类。
前者如黑、白。
灰,后者如红、黄.蓝等七彩。
有彩色就是具备光谱上的某种或某些色相,统称为彩调。
与此相反,无彩色就没有彩调。
无彩色有明有暗,表现为白、黑,也称色调。
有彩色表现很复杂,但可以用三组特微值来确定。
其一是彩调,也就是色相;其二是明暗,也就是明度;其三是色强,也就是纯度、彩度。
明度、彩度确定色彩的状态。
称为色彩的三属性。
明度和色相合并为二线的色状态,称为色调。
有些人把明度理解为色调,这是不全面的。
功能的概念。
功,包含着力与艺;能,则可解释为能力,能量或效能。
功能一词可作作用、能量来解释。
色彩的功能是指色彩对眼睛及心理的作用,具体一点说,包括眼睛对它们的明度.色相.纯度.对比刺激作用,和心理留下的影响、象征意义及感情影响。
色彩依明度、色相、彩度、冷暖而千变万化,而色彩间的对比调和效果更加千变万化。
同一色彩及同一对比的调和效果,均可能有多种功能;多种色彩及多种对比的调和效果,亦可能有极为相近的功能。
为了更恰如其分地应用色彩及其对比的调和效果,使之与形象的塑造,表现与美化统一,使形象的外表与内在统一,使作品的色彩与内容、气氛、感情等表现要求统一,使配色与改善视觉效能的实际需求统一;使色彩的表现力、视觉作用及心理影响最充分地发挥出来,给人的眼睛与心灵以充分的愉快、刺激和美的享受,必须对色彩的功能作深入地研究。
色彩感情规律的应用色彩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感情,在广告画设计中,利用色彩感情规律,可以更好地表达广告主题,唤起人们的情感,引起人们对广告及广告商品的兴趣,最终影响人们的选择。
(1)运用色调的兴奋感,引起人们观看的兴趣。
红、橙、黄等暖色调以及对比强烈的色彩,对人的视觉冲击力强,给人以兴奋感,能够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到广告画上来,使人对广告产生兴趣。
蓝、绿等冷色以及明度低、对比度差的色彩,虽不能在一瞬间强烈地冲击视觉,但却给人以冷静、稳定的感觉,适宜表现高科技产品的科学性、可靠性。
(2)运用色调的明快活泼感,产生优美愉悦的效果。
一般说来,暖色、纯色、明色以及对比度强的色彩,使人感到清爽、活泼、愉快,利用色彩的这一特点设计广告,能够使人心情愉快地接受广告信息。
(3)运用色调的档次感,体现商品的不同品味。
色彩也有档次感,有气派的、华贵的色调总是用于高档的产品,那些朴实大方的色调总是与实用品相联系。
时装广告、化妆品广告常常用彩高度、明度高以及对比强烈的色彩来表现,给人以华丽感。
(4)运用色调的冷暖感,表现不同商品的特点。
在广告色彩中,常常运用暖色调来表现食品,因为食品的颜色大多以红、橙、黄等暖色调为主,儿童用品给人的感觉是热情、活泼、充满朝气,因而儿童用品广告也多用暖色调。
而空调、冰箱、冷饮的广告大都用白色、蓝色等冷色调,使人感到寒冷、清爽!目录第1章色彩原理与色彩构成6第1.1节色彩构成的定义及物理属性61.1.1 色彩构成的定义61.1.2 色彩的物理性质61.1.2.1 光与色61.1.2.2 物体色、环境色、光源色与固有色7第1.2节色的特性与分类71.2.1 色的分类81.2.1.1 无彩色系: 81.2.1.2 有彩色系: 81.2.2 色彩的基本特征81.2.2.1 色相(Hue) 81.2.2.2 纯度(彩度、饱和度)(Chroma)81.2.2.3 明度(Value)8第1.3节色的混合91.3.1 原色理论91.3.2 混色理论101.3.2.1 加色法混合101.3.2.2 减色法混合101.3.2.3 色彩中性混合的规律:11第2章色立体与视觉的生理理论12第2.1节色立体12第2.2节色彩的生理理论122.2.1 色彩的视觉适应122.2.1.1 距离适应122.2.1.2 明暗适应122.2.1.3 颜色适应122.2.1.4 色的恒常性132.2.2 错觉与幻觉132.2.2.1 形的错觉与幻觉132.2.2.2 色的错觉与幻觉13第3章以色相变化(对比)为主的色构知识15第3.1节三原色对比15第3.2节邻近色相对比15第3.3节类似色相对比15第3.4节中差色相对比15第3.5节对比色相对比16第3.6节互补色相对比16第3.7节作业:16第4章以明度对比为主的色构知识18第4.1节明度184.1.1 高长调——积极、明快、强烈、醒目194.1.2 高短调——淡雅、温和、淡雅之美,象征女性194.1.3 中长调——明快、有利、阳刚之美象征男性194.1.4 中高短调——丰富、含蓄具有层次感194.1.5 中低短调——模糊、厚重具有神秘感194.1.6 中短调——沉着、含糊、暧昧194.1.7 低长调——强烈、明快、威严和沉重感194.1.8 低短调——沉闷、忧郁缺乏生气19第4.2节作业:19第5章以纯度对比为主的色构知识20第5.1节同一纯度构成20第5.2节邻近纯度构成20第5.3节类似纯度构成20第5.4节对比纯度构成20第5.5节综合构成21第5.6节作业:21第6章色彩构成的形式美法则23第6.1节色彩的均衡23第6.2节色彩的呼应236.2.1 局部呼应236.2.2 色彩的全面呼应24第6.3节色彩的主从24第6.4节色彩的层次24第6.5节点缀色25第6.6节色彩的衬托256.6.1 明暗衬托256.6.2 冷暖衬托256.6.3 灰艳衬托256.6.4 繁简衬托26第7章以冷暖关系为主的色构知识及其它色彩的对比关系27第7.1节冷暖感觉277.1.1 色彩的冷暖感277.1.2 在同一色相中,明度的变化也会引起冷暖倾向的变化27 7.1.3 我们可以从冷暖区域彩色示意图小总结出以下几点:27第7.2节亮调与暗调28第7.3节纯调与浊调的调性表达28第7.4节其他对比287.4.1 面积与色彩对比297.4.2 形状与色彩对比29第7.5节距离与色彩对比31第7.6节数量与色彩对比31第7.7节虚实对比31第7.8节作业:32第8章色彩的象征性与联想性及色彩情感的心理构成训练33第8.1节中国的色彩观分类:33第8.2节悠久的色彩文化33第8.3节中国古代的五色体系和美学思想33 8.3.1 儒家色彩观348.3.2 道家色彩观34第8.4节西方近现代画派的思想观368.4.1 印象派画家的色彩观368.4.2 新印象主义368.4.3 分离派画家的色彩观378.4.4 现代派画家的色彩观378.4.4.1 蒙德里安388.4.4.2 康定斯基388.4.4.3 马蒂斯388.4.4.4 毕加索39第8.5节共同的色彩心理反应398.5.1 色彩的冷暖感398.5.2 色彩的轻重感398.5.3 色彩的强弱感408.5.4 色彩的软硬感408.5.5 色彩的明快与忧郁感。
408.5.6 色彩的兴奋与沉静感408.5.7 色彩的华丽与朴素感41第9章色彩的性格与表现力41第9.1节色彩的移情与暗示419.1.1 色彩的音乐感419.1.2 色彩的味觉感429.1.3 其它42第9.2节色彩的性格429.2.1 红色的性格与表现439.2.2 黄色的性格与表现439.2.3 蓝色的性格与表现449.2.4 橙色的性格与表现449.2.5 绿色的性格与表现459.2.6 紫色的性格与表现469.2.7 黑色的性格与表现469.2.8 白色的性格与表现479.2.9 灰色的性格与表现479.2.10 金属色的性格与表现47第9.3节信息与色彩48第9.4节作业:49第10章色彩肌理、采集重构练习50第10.1节来自自然色彩的灵感启示50第10.2节来自传统艺术色彩的启示50第10.3节来自其它艺术色彩的启示50第10.4节色构在设计中的实际运用51第10.5节作业:51第1章色彩原理与色彩构成第1.1节色彩构成的定义及物理属性1.1.1 色彩构成的定义从光源发出的光,如果碰到不透明的物体或颜料,在那里一部分被吸收,剩下的部分反射到眼睛中,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额色彩。
比如兰色,它是将白色光中的其他成分吸收,而不吸收兰色光,所以呈现出兰色;黑色是将六种色光都吸收了,不反射光,所以呈现黑色;白色是平均反射六种色光,故而呈现白色。
如果在一个反射兰色的物体前放置一个滤光镜,设法滤掉蓝光,则该物体不再反射任何光,而变为黑色;同样,将一个白光下呈现绿色的物体移至仅有红灯的暗房中,因为红光不含有可反射的绿色,该物体在暗房中变成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