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设要求:
1. 用R语言编写程序.
2. 理论方法先写出来,并附上程序. 程序中用注释详细的写出每一步的产生思路. 其中题目5供4人选择、其余题目分别供3人选择。
注意同一个题目的三到四个人之间可以讨论, 但是不允许抄袭. 不能完全一致, 按自己想法独立完成.
3. 利用第二周第三周搜集资料, 完成课设. 第四周课设答辩, 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答辩时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即可.
4. 答辩之后需要上交学生的课设实验报告, 程序源代码, 还有答辩
2012级数理统计课程设计题目
1. 已知两样本
A:79.98 80.04 80.02 80.04 80.03 80.03 80.04 79.97 80.05 80.03 80.02 80.00 80.02
B:80.02 79.94 79.98 79.97 79.97 80.03 79.95 79.97
计算两样本的T 统计量。
2. 建立一个R 文件,在文件中输入变量)3,2,1('=x ,)6,5,4('=y ,并作以下运算
(1) 计算e y x z ++=2,其中)1,1,1('=e ; (2) 计算x 与y 的内积; (3) 计算x 与y 的外积.
3. 已知有5名学生的数据,如表1所示,用数据框的形式输入数据.
4. 编写一个R 程序(函数),输入一个整数n ,如果n<=0,则终止运算,并输出一句话:“要
求输入一个正整数”;否则,如果n 是偶数,则将n 除2,并赋给n ;否则,将3n+1赋给n 。
不断循环,直到n=1,才停止计算,并输出一句话:“运算成功”。
5. 某单位对100名女生测定血清总蛋白含量(g/L ),数据如下:
74.3 78.8 68.8 78.0 70.4 80.5 80.5 69.7 71.2 73.5 79.5 75.6 75.0 78.8 72.0 72.0 72.0 74.3 71.2 72.0 75.0 73.5 78.8 74.3 75.8 65.0 74.3 71.2 69.7 68.0 73.5 75.0 72.0 64.3 75.8 80.3 69.7 74.3 73.5 73.5 75.8 75.8 68.8 76.5 70.4 71.2 81.2 75.0 70.4 68.0 70.4 72.0 76.5 74.3 76.5 77.6 67.3 72.0 75.0 74.3 73.5 79.5 73.5 74.7 65.0 76.5 81.6 75.4 72.7 72.7 67.2 76.5 72.7 70.4 77.2 68.8 67.3 67.3 67.3 72.7 75.8 73.5 75.0 73.5 73.5 73.5 72.7 81.6 70.3 74.3 73.5 79.5 70.4 76.5 72.7 77.2 84.3 75.0 76.5 70.4
计算均值、方差、标准差、极差、标准误差、变异系数、偏度、峰度。
6. 绘出5题数据的直方图、密度估计曲线图、经验分布图和QQ 图,并将密度估计曲线与
正态密度曲线相比较,将经验分布曲线于正态分布曲线相比较(其中正态曲线的均值和
标准差取5题计算出的值)
7.绘出5题数据的茎叶图、箱线图,并计算五数总括。
8.某校测得19名学生的四项指标,性别、年龄、身高(cm)和体重(磅),具体数据由表
2所示
表2: 学生身高、体重的数据
学号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
02 Becka F 13 65.3 98.0
03 Gail F 14 64.3 90.0
04 Karen F 12 56.3 77.0
05 Kathy F 12 59.8 84.5
06 Mary F 15 66.5 112.0
07 Sandy F 11 51.3 50.5
08 Sharon F 15 62.5 112.5
09 Tammy F 14 62.8 102.5
10 Alfred M 14 69.0 112.5
11 Duke M 14 63.5 102.5
12 Guido M 15 67.0 133.0
13 James M 12 57.3 83.0
14 Jeffery M 13 62.5 84.0
15 John M 12 59.0 99.5
16 Philip M 16 72.0 150.0
17 Robert M 12 64.8 128.0
(1)绘制出体重对于身高的散点图;
(2)绘出不同性别情况下,体重与身高的散点图;
(3)绘出不同年龄段的体重与身高的散点图;
(4)绘制出不同性别与不同年龄段的体重与身高的散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