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施工技术交底-上传再生水技术交底1.2外部再生水管网施工1.2.1施工概述1、再生水管线污水处理厂和再生水厂工程外部再生水管线施工,采用PE100聚乙烯给水管道。
选用的PE100聚乙烯给水管道管径从小到大分为:DN100、DN150、DN250、DN300。
管道的埋深为1.5m上下。
2、管线附属建筑物污水处理厂和再生水厂工程外部再生水管线附属建筑物施工,井室采用砖砌施工,支墩采用现浇混凝土施工。
砖砌井室建筑物分为:砖砌阀门井、排气阀井、排泥阀井、排泥湿井,其中主要为砖砌阀门井。
混凝土支墩建筑物分为:水平弯管支墩、水平三通支墩、水平管堵支墩,其中主要为水平三通支墩、水平管堵支墩。
3、管材说明PE给水管作为一种新型管材,具有耐腐蚀、无毒性、内壁光滑阻力小、抗老化使用寿命长(50年)、重量轻(密度只有钢管的1/8)、安装劳动强度低、施工费用少、抗震性能强、材质柔韧性好等特点。
通常情况下,PE管要求埋地敷设,覆土深度大于0.7m,若确需局部地面敷设时,须使用抗紫外线的黑色PE管并采取保护措施。
1.2.2施工步骤测量放线→施工降排水→沟槽开挖→管道基础处理→管道连接→管道敷设→沟槽回填→管道水压试压→管道冲洗与消毒1.2.3施工方法1.2.3.1测量放线1、沟槽开挖测量控制首先,根据图纸测放出管线路由中线位置,按其加密测量控制点,测放沟槽开挖边线(沟槽开口线)、征地范围连线、建筑物开挖边线等,以便于开挖控制。
在沟槽开挖到底部附近,测量人员随开挖作业,同步控制开挖底高程、槽底宽。
2、管道安装测量控制管道安装前,做好方向、坡度、里程、管线转折的计算,并按照计算成果,将管道安装测量控制点布放在沟槽内。
管道安装完成后,检查管道的直线性,高程。
1.2.3.2施工降排水根据施工情况暂时不进行施工降排水施工计划。
1.2.3.3沟槽开挖及管道基础1、沟槽开挖施工(1)一般稳固的土壤管道沟槽断面形式有直壁、放坡以及直壁与放坡相结合等形式,管沟断面形式确定应根据现场施工环境、施工设备、土质条件、沟槽深度、气象条件和施工季节等因素综合确定。
(2)管沟开挖断面大小对施工进度及成本有较大影响。
通常于地面上预制较长管线以减少管沟的开挖宽度。
槽底宽度根据公式确定:再生水沟槽底宽=管道外径+ 400(mm)当管材、管件在槽底连接或管道与附件连接的位置,应适当加宽并将工作面考滤在内。
沟槽断面类形可根据管道及构筑物类型作适当调整,以保证施工工作面,保证施工安全为准。
(3)管道基础要求平整并有足够的强度,开挖管沟须防止扰动基底原状土壤。
基底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较软土层时,可采用先垫15cm厚、粒径小于50mm厚碎石,再铺5cm厚砂垫层的处理方法,使管道获得长期稳定的支撑。
(4)管道沟槽应按设计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开挖,人工开挖且无地下水时,沟底预留值宜为0.05~0.10m;机械开挖或有地下水时,沟底预留值不应小于0.15 m。
预留部分在管道敷设前应人工清底至设计标高。
(5)人工开挖管槽时,要求沟槽底部平整、密实,无尖锐物体。
沟底可以有起伏,但必须平滑地支撑管材,若有超挖时,必须回填夯实。
2、管道基础当槽底验收合格后,槽底铺设200mm厚的中、粗砂作为垫层,砂基的宽度与密实度要满足施工图的要求。
砂基铺设前,槽底不能有杂物,不能有任何积水。
1.2.3.4管道连接1、选择连接方式PE管的连接采用热熔连接法,热熔连接法有成本低、管道接口质量好、不需管件等优点而被大量使用。
由于存在需配备熔焊设备、接口热熔操作耗时长、技术要求高等不利因素,热熔连接的主要步骤有:①材料准备:将管道或管件置于平坦位置,放于对接机上,留足10-20mm的切削余量。
②夹紧:根据所焊制的管材、管件选择合适的卡瓦夹具,夹紧管材,为切削做好准备。
③切削:切削所焊管段、管件端面杂质和氧化层,保证两对接端面平整、光洁、无杂质。
④对中:两焊管段端面要完全对中,错边越小越好,错边不能超过壁厚的10%。
否则,将影响对接质量。
⑤加热:对接温度一般在210-230℃之间为宜,加热板加热时间冬夏有别,以两端面熔融长度为1-2mm为佳。
⑥切换:将加热板拿开,迅速让两热融端面相粘并加压,为保证熔融对接质量,切换周期越短越好。
⑦熔融对接:是焊接的关键,对接过程应始终处于熔融压力下进行,卷边宽度以2-4mm为宜。
⑧冷却:保持对接压力不变,让接口缓慢冷却,冷却时间长短以手摸卷边生硬,感觉不到热为准。
⑨对接完成:冷却好后松开卡瓦,移开对接机,重新准备下一接口连接。
2、热熔连接质量控制要点热熔连接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应注意对接口质量进行外观检查,要求接口处形成均匀的凸缘。
造成连接质量问题常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施工中应注意防范:①不同材质、品牌、壁厚的管材和管件混用;②连接件的端面未保持清洁,对粘有的水或泥土应及时清理;③操作人员技能不高,对热熔连接的工艺参数(加热时间,加热温度、连接压力、冷却时间)未按规定要求严格控制;④未完全冷却就移动连接件或对连接件施加外力;⑤熔接设备要定期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良好的使用状态。
3、管道分接PE管道在应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主管分接的问题,传统的管材必须先切除一段主管然后安装一个三通来完成分接。
鞍形三通可采用鞍形对接方式连接,即采用鞍形对接焊机,直接在主管上连接一个鞍形三通,然后采用配备的切刀切割主管,这样就完成了主管的分接,施工非常快速。
4、管道与阀门连接PE管道和钢管及阀门连接时宜采用钢塑法兰连接:PE管道与相应的塑料支撑环之间可采用热熔对接方式进行连接,钢管端与金属法兰的连接,应符合相应钢管焊接的规定:然后采用法兰片即可完成PE管道与钢管的连接。
法兰连接也适用于PE管与PE管之间的相互连接。
一般而言, PE支撑环之间与PE支撑环之间不需要密封圈,但在大尺寸,高压力工作条件下仍需要添加密封圈。
当PE支撑环与其它材质(钢管,镀锌管等)的管道进行法兰连时,必须使用密封圈。
1.2.3.5管道敷设1、管道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分段施工,管材应沿管线敷设方向排列在沟槽边; 2、热熔连接管道应分段在槽边进行连接后,以弹性敷管法移入沟槽。
3、施工图纸指定拐弯处用弯头连接,其它管段要保持管道敷设平直顺滑,与基础有良好的接确。
4、雨期施工或地下水位较高地区管道敷设时,应防止管道上浮,采取相应的抗浮技术措施。
5、管道移入沟槽时,不得损伤管材,表面不得有明显划痕,应采用非金属绳索下管。
6、管道穿越重要道路需设置金属或混凝土套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套管应伸出路边或路基1.00~1.50 m;(2)套管内应清洁无毛刺,管道穿过套管时不得使管道表面产生明显拉痕,必要时管道表面应加护套保护;(3)穿越的管道应采用热熔连接,经试压且通过验收合格后方可与套管外管道连接;(4)寒冷地区穿越管应采取保温措施;(5)管道在涵洞内通过时,涵洞宜留有通行宽度。
5、管道分段敷设结束,进行系统闭合连接时,宜选择运行水温与施工环境温度差最小的时段进行。
1.2.3.6管道附属建筑物施工1.2.3.6.1概况1、再生水管道附属建筑物设计说明中要求,检查井井盖采用轻型及重型球墨铸铁井盖。
2、再生水管道附属建筑物分为:砖砌井室和混凝土支墩。
砖砌井室建筑物分为:砖砌阀门井、排气阀井、排泥阀井、排泥湿井。
3、井室混凝土盖板采用厂家预制件。
1.2.3.6.2施工方法1、施工顺序砖砌井室建筑物施工顺序为:混凝土垫层→钢筋混凝土底板→砖砌井室→钢筋混凝土盖板→砖砌井筒→球墨铸铁井盖,所用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
2、砖砌井室建筑物施工(1)砖砌井室井径确定根据本工程施工图纸确定各种井体规格。
(2)砖砌井室施工①土方开挖为保证施工进度,井室测量放样、开挖施工与管线沟槽开挖施工同时进行。
②基础施工首先,进行混凝土垫层浇筑施工,完成后再进行阀门井底板钢筋混凝土浇筑。
进行基础浇筑施工时根据现场情况选择采用汽车泵或溜槽方式进行浇筑;基础底板砼浇筑时,施工人员在底板上铺设马道,严禁任意乱踩。
砖砌阀门井排气阀井③砖砌井室本工程砖砌井采用 M10水泥砂浆砌筑,各井砖墙底部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根据设定的轴线及图纸上标注的墙身尺寸,在基础顶面上用墨线弹出墙身轴线和墙体宽度线。
砖砌体砌到规定标高后,如需等待下道工序施工,则洒水养护,且用潮湿的草袋遮盖。
砖砌体在砌筑完之后,至少养护5天,养护期内避免雨淋或曝晒。
砌筑过程中使用三皮一吊,五皮一靠的方法,把砌筑误差消灰在操作过程中。
砌体墙面的灰浆,在砌筑时,边砌筑边刮除,以免影响面层施工。
排泥阀井及排泥湿井④盖板、井筒及井盖施工本工程再生水井室混凝土盖板采用厂家预制后安装。
混凝土盖板根据施工图纸指定图集制作。
盖板厚度根据现场实际从图集中选取。
本工程中的盖板人孔全部为700mm,盖板钢筋需设吊装挂钩。
安装前井室砖砌墙体需养护完成,能载其上结构荷载后方可吊装盖板。
本工程井筒设置方向需进行统一规划。
井筒及井盖施工前应做好准备工作,根据井盖具体型号,安排好井筒结构与施工方法。
井盖安装完成后,应与原路面齐平。
3、混凝土支墩(1)施工内容混凝土支墩建筑物包括为:水平弯管支墩、水平三通支墩、水平管堵支墩,其中主要为水平三通支墩、水平管堵支墩。
具体施工内容根据施工图要求的图集进行。
(2)混凝土支墩施工1)、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详细检查有关准备工作,包括基槽、模板等,并做好记录。
2)、入仓混凝土采取溜槽缓降措施,如果入仓混凝土出现轻微的离析,应采取人工翻拌,杜绝骨料分离现象。
3)、浇入仓内的混凝土,应随浇随平仓,不得堆积,仓内若有粗骨料堆叠时,应均匀地分布于砂浆较多处,绝不可用水泥砂浆覆盖,以免造成内部蜂窝。
如发现混凝土和易性差严禁入仓,已入仓的不合格混凝土必须清除。
4)、混凝土进入仓面后,人工进行仓内摊铺作业,摊平后用振捣器自坡脚向坡顶方向进行振捣,防止漏振、重振。
其移动间距应不大于振捣器有效半径1.5倍,振捣至混凝土无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泛浆并不产生离析后,徐徐提出,不留空间。
5)、振捣器头至模板的距离,应约等于其有效半径的1/2,并不得触动模板等。
6)、在无法使用振捣器或浇筑困难的部位,应辅以人工捣固,使其密实。
7)、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表面泌水过多,应及时研究减少泌水的措施,仓内泌水应及时排除。
但不得带走灰浆。
(3)养护和表面保护①、采用洒水养护,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18小时内开始进行,其养护期时间对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为14天,在干燥、炎热气候条件下,应延长养护时间(至少养护28天)。
②、薄膜养护:在混凝土表面涂刷一层养护剂,形成保水薄膜,涂料应不影响混凝土质量。
③、混凝土表面保护: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混凝土表面保护。
1.2.3.7沟槽回填(1)管道铺设后应及时进行回填,回填时应留出管道连接部位,连接部位应待管道水压试验合格后再行回填,回填前应按规定,对管道系统进行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