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中学苏东坡专题片
“一自坡公谪南海, 天下不敢小惠州。”
东坡寻踪第五站——惠州、儋州
贬谪海南 ①劝农事耕 ②掘井惠民 ③良方医疾④ 授黎酿酒⑤笠屐醉归⑥榔庵讲学⑦草舍 著述 ⑧离琼北返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 ——《惠州一绝》 • 沧海何尝断地脉,珠涯从此破天荒。 • 锦衣不日人争看,始信东坡眼力长。
黄州与“东坡居士”
东坡肉……
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 富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
慢着火,少作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河东 狮吼”
调笑好友陈慥:
龙丘居士亦可怜,
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
拄杖落手心茫然。
我的朋友真可怜, 谈论佛法忘睡眠。 忽听夫人一声吼, 手杖落地心发抖。
苏轼一生都在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此, 他屡遭贬谪,历经坎坷,但他无论走到哪里他都 能在江山风月中自得其乐。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对豁达乐观的坚守如皎皎明月照亮了历史的天空!
明月不老,东坡永远不朽! 明月不老,精神永远年轻!
• 来生便嫁苏东坡 • 刘艳琴 • 佛说,人是有来生的,修得今生的善事, 来生便能如愿以偿,我也宁愿相信人生真有一 个轮回,在生命的另一片天地中,我祈盼能心 随愿迁,能活得山水生色,日月增辉,再嫁一 个我又敬又爱时刻与他生死相依的男人,捧着 他的诗文,背着他的笔墨,随着他塞北江南山 东河西,踏遍山山水水,走进岁岁年年;在他 的风月里,感受着他的真爱,在他的辛劳中, 体味着他的洒脱,在他的报国之志里,沸腾热 血,在他的闺阁之情里,幸福一生。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 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 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 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东坡寻踪第三站——杭州、密州、徐州
通判杭州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堤 春 晓
走近文学大家系列之苏轼
一蓑烟雨任平生
—寻访东坡
苏轼(1037-1101):北宋文
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弟
辙合称“三苏”。北宋中期最伟大、最
全能的文学家。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
的全才。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 “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绘画:善画竹,“湖州竹派”的重要人物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 并称“宋 四家”。
(一)奇才出世,少有大志
(二)少年成名,声震天下 (三)勤政爱民,有为东坡 (四)乌台诗案,潇洒东坡 (五)一贬再贬,巨星陨落
东坡寻踪第一站——四川眉山
驻足眉山,奇才出世
让我们铭记这个日子:
宋仁宗景佑三年
1037年1月8日
苏洵《名二子说》: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无所为者。 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完车也。轼乎,吾 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 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
宋徽宗即位,太后陈氏执政, 召苏还京。1101年北返途中病逝。 享年66岁。
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 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 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 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 者,是瑜珈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 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 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 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 开玩笑的人。 ——林语堂《神· 鬼· 人—苏东坡传》
毙,而患不及辙,是辙者,善处祸福之间
也。辙乎,吾知免矣。
东坡寻踪第二站——汴梁
驻足汴梁,一举成名
苏轼那时才二十一岁,苏辙也不过才 十九岁。古人有句话,叫“三十老明经, 五十少进士”,五十岁你考中进士算是年 轻的,那二十一岁和十九岁考中进士自然 是少年成名天下知。
学而优则仕
科举奇才苏轼的首任官职 是凤翔府判官。
•
公元2000年,法国《世界报》开展了 一项评选活动,评选公元1001—2000年 1000年间的世界级杰出人物,授予世界英 雄称号,全世界一共12位,苏东坡位列其 中,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也是亚洲唯一 入选者。
“屈原、陶潜、杜甫、苏轼四个人, 即使没有文学天才,凭着他们的人格也 可以永垂千古,我们说这四个人当中最 具人格魅力的,又首推苏轼。” ——王国维
苏轼《黄州寒食贴》
杭州太守 造福杭州
三潭印月
西湖的诗情画意,非东坡的思不足 以极其妙;苏东坡的诗思,非遇西 湖的诗情画意不足尽其才。 ——林语堂
东坡寻踪第五站——惠州、儋州
东坡寻踪第五站——惠州、儋州
东坡在惠州两年七个月,共创作诗187首,词 18首,散文363篇,书画20幅。不少苏学专家认为, 东坡寓惠创作仅次于他寓黄时期.
•
都说女人是为情而生的,可我觉得女人的爱情首先 是建立在敬佩上,因而,女人也最容易被文字所打动, 然而,古往今来,三千年的沧海桑田里,真正用文字打 动我心弦的惟有宋代的苏东坡一人而已。捧读着苏东坡 的诗文集,我总是不由地感慨:这才是一个值得我用一 生之光阴倾心相守的男子汉!也许真有来生呢,那么, 我要认真地,虔诚地,刻苦地……修炼今生,也许上帝 受了感动,会可怜我的一片苦心,让我转世投胎为一个 才貌双全的美人,满足我那千年等一回的愿望——嫁给 苏东坡。虽然他曾经有过三任妻子,虽然他的妻子的寿 命都不长,然而,我仍然愿意把生命浓缩成一束烛光, 辉映在他的指间心上。哪怕只有十一年(他的女人总是 跟十一这个数字紧密相关),哪怕为此,历尽千年的情 劫。
一路寻踪走来,苏东坡的全才 让我们赞叹不已,堪称人间绝版!
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 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年; 他一作诗,就有流传于世的佳作名篇辐射古今; 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 肴; 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 他一提笔,就让和尚成为名僧…… 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抹浓重的文 化色彩。
我仍愿意倾尽我的全部虔诚来祈祷:来生让我嫁给苏
轼,嫁给这个上帝唯一的骄傲。
推荐阅读
林语堂《苏东坡传》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 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 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 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 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 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 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 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黄州才情
•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 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 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 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烟雨任平生。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 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 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 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 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徐守任上
政绩最为突出的是在徐州做知州的时 候,徐州这个地方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黄 河水患。苏轼这个时候一直都是七十多天 里戴着斗笠,穿着蓑衣,拄着木杖,趿拉 着木板鞋很辛苦。徐州的抗洪抢险工作, 这只不过是苏轼在八年的地方行政工作当 中一个很小的侧面。
徐守任上
在此辛勤耕耘,显示出了他卓越的工 作能力。 抗洪水、挖煤炭、 抓冶铁 造兵器、劝农桑、修水利、建黄楼
假如我生活在苏东坡的年代,我 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嫁给他。 ——方方
人间绝版苏东坡
纯音乐 - 迷情仙境.mp3
名师大家系列之苏轼
寻 访 东 坡
• 他是在北宋最好的皇帝(仁宗) 年间长大,在一个心地善良但野 心勃勃的皇帝(神宗)在位期间 做官,在一个十八岁的呆子(哲 宗)荣登王位之时遭受贬谪。
寻访东坡的人生轨迹分为五个驿站: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 下可陪田院乞儿;
眼见天下无一个不好
人!
《与弟子由书》: “任性逍遥,随缘放旷, 但尽凡心,无别胜解。 以我观之,凡心尽处, 胜解卓然。”
黄州生活,清雅东坡
苏东坡的生活雅趣无处不在,那份清雅, 那份雅趣,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哪怕处 于逆境,也纵然潇洒自得,东坡美食已经传 天下,成为了后人用之不尽的宝贵财富。如 “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豆腐”、 “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 “东坡酥”、“东坡豆花”…… 发明插秧机 “浮马”。即参禅又悟道又练瑜伽术。
初到黄州,俸禄没有了,家里人口又 • 多,生活十分贫困,日子过不下去了,寄 居在承天寺中。元丰四年(1081),就 是他到黄州的第二年,徐太守在城外东 坡划了一块“故营地”,给苏东坡耕种。 苏轼自此就以“东坡居士”自居,这也 就是名号“东坡“的由来。
表达了苏轼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东坡寻踪第四站——黄州
乌台诗案,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
字狱,结果苏轼被抓进乌台,被关4个月。 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 树,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
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密州任上
•
苏轼到密州任上不久,密州蝗灾 四起,百姓民不聊生,苏轼组织灭 蝗,沿着城墙拣拾弃婴,最后与百 姓一道挖野菜,终于度过了饥荒。
抒写了自己的抱负与理想,表现出慷慨豪迈的爱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