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考前必看一、物理试题解答总体要求:(一)审清题意1、审题细而又细,“咬文嚼字”,反复推敲。
尤其是看来较容易的题目,更要字字认准,句句看清,严防错觉。
有些题目似曾相识,更要严防疏忽大意,造成错漏。
一定要做到:一不漏掉题;二不看错题;三要看准题;四要看全题目的条件和要求。
2、审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一些关键字,如声音的高低....、热量计算中温度升高..和声音的大小到.多少度和温度升高了...多少度、透镜成像中告诉是物像距离还是物镜距离还是像镜距离……;要注意题目中的一些条件,如“光滑”、“静止”、“漂浮、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水平、左、右、柱形、立方体、容器里装满.液体、用电器正常..在…、并联..在…不计(绳..工作、串联重和摩擦、空气阻力、滑轮重、温度对……影响、轻杆)、均匀的…;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将用电器接在家庭电路上……等。
(二)规范化答题语言规范化,用物理语言表述、且表述准确。
错误类型如:汽化→气化;竖直向下→向下。
格式规范化,不写错别字,如熔化→融化、溶.化;竖直→坚.直:逐渐变大→变大或大;凝华→凝化。
字迹应整齐干净,做到基础题不丢分;中等难度题少丢分;压轴题多抢分,不得零分。
二、不同题型解题方法与技巧(一)选择题解答选择题的一般解法分析。
1.直接判断法:这种解题方法直接运用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对备选项中的答案进行判断。
选项常以物理单位、物理现象、物理结论等内容为主,对应的题型多数是识记型选择题。
2.直接求解法:若在选项中陈述的是题目的数据或代数式答案供选择这类题可直接采用物理规律、公式计算结果,对照答案进行选择。
3.图示法:根据题意,将物理过程用示意图、图像等作图方法形象、直观地反映出来,通过迅速而简捷地分析,使问题一目了然,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
4.筛选法:对题目中各选项逐一经过题意的这个“筛子”,把符合题意的答案筛选出来。
5.排除法:按照题意的要求,熟练运用物理概念、规律,对选项与题干的关系或对选项本身的科学性进行判断,将与题干无关或缺乏科学性的选项排除。
6.推理判断法:根据题目中的物理问题的条件、原因,按照规律逐步加以分析、推理,判断出最后结果。
7.极值法:有一些题中涉及到研究物理量“变大”、“变小”的情况,我们通常按题目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取变化的极端值来考虑,如将“变小”当作极值零来处理。
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判定某些物理量的变化,可先讨论它滑动到中点或两端的特殊位置的情况再来判定。
这种方法称为极值法。
做选择题要注意弄清题目是要求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选项(二)、填空题解答要求对概念性的问题回答要确切、简练;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数字的位数、单位、正负号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
包括回忆法,观察法,分析法,对比法,剔除法,心算法,比例法,图象法,估算法。
常用方法归纳为:1.直接填空法:将识记型填空题考查的物理概念、规律、常数、单位等知识,通过回忆直接填空。
填空时要做到文字准确、简洁。
2.分析填空法:根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分析物理现象和过程,利用物理规律或公式,作出定性分析、推论,从而找出答案。
此方法常用来解现象解释型填空题。
3.图示分析填空法:对题目中给出的物理图形、函数图像进行分析,理解它们的物理意义,根据填空的要求,选用合适的规律或作出图线进行解答。
4.计算填空法:此题型实际上是计算题,需要填入的只是答案,不要求反映解答过程。
解题方法与计算题一样,首先要认真审题,分析题意,然后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量,选择公式,代入已知量求解。
注意结果要按照题目要求的单位填空。
由于只需要结果,解题过程中任何一个步骤都要仔细,不然就一错全错。
注意:填空题的解答要求对概念性的问题回答要确切、简练;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数字的位数、单位等(三)作图题作图题的内容广泛,有力学、光学、电学等,图的形式有示意图、实物图、模拟图等。
作图时,规范化作图尤为重要!作图题要注意实线与虚线、直角标记、箭头指向(力与光线一定画带箭头的实线)、等距等问题,利用直尺把线画直。
如画电路图中导线要横平竖直;连线交叉处要加黑点。
同一图中不同大小力的长短应区分,辅助线(包括法线)画虚线。
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作图画图随意,作出画出的图不美观;连线图的连线不到位;虚实线不分,多次改动卷面脏;不符合要求(如人在地面使用滑轮组提起重物将拉力向上);漏做或不全…(四)、简答题的解法演绎推理法,返普归真法(这里的“普”和“真”都是指普遍的规律,对于给出一系列实验过程(或探究过程、或一系列数据)让大家总结规律的考题,一般思路是依托课本,总结规律。
),透视揭纱法(这里的“视”和“纱”是指考题中给出的一种现象,大家需要通过科学分析,透过现象,看出本质。
),信息优选法。
(五)、实验题的解答实验探究题是中考学生最容易失分的地方,也是我们在复习时比较关注的一类题。
要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做出比较合理的猜想(不是无根据的乱猜),设计出能操作且能解决问题的测量方法或实验方案来,这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要求较高。
在对数据进行分析论证后得出的结论能够定量的就不要定性;使用控制变量方法得出的结论,一定要先表述条件。
对于设计实验,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探究要求(或实验结论。
证伪题中的实验结论,是依据材料中的猜想或结论,得出一个相反的说法),结合给定的实验器材,自己首先要运用类比和联想,回忆该探究实验的一般性实验步骤,搞清实验中的所需物理量及自变量、因变量,然后确立一个正确的方案和相应的实验结论,在此基础上对题设方案做出正确的解答。
设计实验记录表要把必须的物理量都反映进去,并把实验结论所涉及的物理量(因变量)置于最后一栏。
同时要严格按题中要求进行:一是测量型实验题(直接测量型实验与间接测量型实验),探究型实验题(解探究题要深入了解课本上的物理规律,做到了如指掌,才能对基础探究题做到万无一失;二是掌握探究的方法,了解探究的全过程(七个步骤),熟练运用各种探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等,以不变应万变的解答提高性的题目。
),设计型实验题(设计型实验题所能涵盖的内容较多,提供的信息较少,出题的知识点不好把握,要求我们要富有创新精神,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变“学物理”为“做物理”,遇到问题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开放型实验题(求解开放性实验,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多思考、多做实验,试着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相同的问题,了解事物的内涵,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
)。
(六)、计算题的解法:(1)仔细读题、审题,弄清题意及其物理过程。
(2)明确与本题内容有关的物理概念、规律及公式。
(3)分析题目要求的量是什么,现在已知了哪些量,并注意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该记的物理常量。
(4)针对不同题型,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求解。
分析、逆推等方法是解题时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5)详略得当、有条有理地书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并注意单位统一。
1、统一单位制。
根据定律、公式对单位制的要求,将不同的单位换算成统一单位,一般来说应采用国际单位制,如热电综合题中如果计算的电能是kw·h,代入热量公式计算时换算成焦耳;质量单位如果是t,要换算成Kg;长度、面积、体积的单位,一般用m\m2\m3,这样才能参与涉及压强、压力、功等的计算。
中间计算结果如除不尽,请暂时以分数保留,如果后面计算还要用到,最后代入分数进行运算,否则将影响最终结果;但最终结果必须是小数形式,不能写分数,小数保留数位按题中要求(没有要求但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即:使用科学计数法的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机械效率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
2、强调完成计算题时的格式是:写公式→代入数据→写结果,一般情况下建议分步做,比较稳妥。
重要的关系式要事先列出。
如所写内容较多,而本题与下一道题之间空档较小,可将空挡部分从左向右用两条竖直线分成三部分(一题中出现多个问题时,写明解1、解2、解3等)。
书写绝对要认真,否则就会被误阅。
3、大计算题中书本上没有的关键公式要写出推导过程(如柱形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强计算可用p=ρgh);不过,因为这个推导过程一般不设步骤分,为了方便,推导也可直接写出。
需要判断、比较的须进行判断比较。
4、注意下标的正确使用。
力学计算题中的液体不一定总是水。
5.对结果进行检查或初步判断。
求出计算结果后,并非大功告成,如果时间允许,还要审查计算结果,看是否有错误或漏答。
即使时间紧张,也要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判断。
例如,有同学在计算一瓶上标有"5L"字样,密度为0.92×103kg/m3的"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的质量时,得出4.6×103kg的答案,如果联系实际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其不合理性。
三、应试技巧(一)通览试卷,考虑答题计划接到试卷首先要看清楚试卷前面的说明和要求,随后冷静、迅速地认真通览一遍试卷。
这样做的好处是:(1)接触每一道题,初步掌握题意,为正式审题解答题打下基础。
(2)能够了解整体分量,难易试题的比例和分布,做到心中有数。
有些同学以为通览试卷浪费时间,其实恰恰相反,这样才能预防错漏,少走弯路,合理利用时间,提高答卷效率。
安排答题计划应考虑两个主要准则:一是自己对考试的熟知程度;二是不同考题的分值。
安排好了准备用于每道题的时间后,就要按计划去做。
要记住,对每一道题都写出一点答案来,远比详尽无遗地答一道题,而对其他试题却一字不答为好。
(二)先易后难统观全卷之后,对于较容易的题目,应先做解答,以便集中精力攻克难题,这样才能合理利用时间,提高考试成绩,而不至于因一两道难题耗去大部分时间,致使一些较浅易的试题由于时间仓促而解答粗疏,造成错误,甚至有时还来不及解答。
在解答比较复杂的题目时,一定要“袖手于前”、落笔在后。
就是在答卷之前深思熟虑,特别要抓主要点,严格解题步骤,然后再一挥而就。
这既可以防止误走弯路,又可避繁就简,还节省文字、时间。
(三)审清题意见前面答题要求(四)科学安排时间科学安排时间的原则是,保证在能得分的地方决不丢分,不易得分的地方力争得分。
在自己心中时刻要意识到,与其花10分钟去攻克一道2分的选择题,不如花10分钟去攻克一道6分的大题。
在作答过程中学会随机应变。
(五)细心检查订正检查答卷,一要检查题目是否有遗漏,二是检查答案是否正确。
要对照原题,看是否弄错了题意,是否抄错了字母、符号等。
(六)书写整洁作为一种常识性的观点,书写一定要认真。
你可能没有一手漂亮的字体,但你却不应该书写潦草,字迹模糊。
二、初中物理“控制变量法”实验案例(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2)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3)影响滑动摩擦力打小的因素;(4)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5)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6)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7)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8)物体吸收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9)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10)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1)电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13)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14)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15)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16)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