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鹦鹉亦称“情侣”鹦鹉。
属鹦形目,鹦鹉科,计有9个品种,均产于非洲。
我国常见的有黑头牡丹鹦鹉和棕头牡丹鹦鹉两种.[形态]牡丹鹦鹉体长一般在15厘米左右,体重40-50克。
喙红色,眼及蜡膜白色。
头部黑褐色,颈部有赤黄色的环带。
上胸浅绿色,背部和翼为绿色,翼端呈黑色,尾绿色,脚灰色。
另有棕头牡丹鹦鹉,头部棕褐色,俗称棕头牡丹.虎皮鹦鹉是全世界最普遍的鹦鹉,受到大众广泛地喜爱,全世界的总数量超过5百万只,它们常是许多刚对鹦鹉有兴趣的人买的第一只鹦鹉,也是最常出现在鸟展的种类,自从公元1900年澳洲生物学家-癸格曼德对基因工程的重大发现与突破后,各种虎皮鹦鹉的变种即进入前所未有的多样性,现在共有上千种的变种,再加上它们非常容易照顾及繁殖,所以会如此的普遍。
外型分公母鸟体为黄绿色;头部後方、颈部两侧、背部上方和翅膀覆羽为浅棕色,每片羽毛均带有黄色和黑色;喉咙和面部为黄色;脸颊下方带有不同程度的蓝紫色,喉咙部分有3个黑色点状;胸部羽毛带有细窄的黑边。
主要飞行羽覆羽为浅蓝色;飞行羽为灰绿色并带有浅\色的条纹;内侧灰色并且带有白色的斑纹;尾巴上方中央的羽毛为蓝绿色,尖端黑色,内侧黑色。
虎皮鹦鹉体长16~18厘米,体重35克。
前额、脸部黄色。
颊部有紫蓝色斑点。
上体密布黄色和黑色相间的细条纹。
腰部、下体绿色。
喉部有黑色的小斑点。
尾羽绿蓝色。
虹膜白色。
嘴灰色。
脚灰蓝色。
雄鸟鼻包为淡蓝色,雌鸟为肉色。
黑天鹅大型游禽。
体长80~120cm,体重6000~8000g。
全身羽毛卷曲,主要呈黑灰色或黑褐色,腹部为灰白色,飞羽为白色。
嘴为红色或橘红色,靠近端部有一条白色横斑。
虹膜为红色或白色,跗跖和蹼为黑色。
黑天鹅分布于澳大利亚南部、塔斯马尼亚岛和新西兰及其邻近岛屿。
栖息于海岸、海湾、湖泊等水域。
成对或结群活动。
以水生植物和水生小动物为食。
繁殖期为每年6~7月。
营巢于水边隐蔽处。
每窝产卵4~8枚。
孵化期为34~37天。
白天鹅,学名大天鹅,别名黄嘴天鹅,隶属脊椎动物门雁行目鸭科雁亚科天鹅属,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全球易危物种。
形态特征体长120—160公分,体重6500—12000公克。
全身体羽为白色。
嘴基黄色,并且延伸到鼻孔以下。
嘴的端部和脚黑色。
身体丰满,长脖子。
腿部较短,脚上有蹼。
生态习性天鹅是一种候鸟,主要生活在多芦苇的湖泊、水库和池塘中。
栖息于西伯利亚的白天鹅为了避寒,在气候转冷之际,迁徙至中国南方各地越冬,等到明年春暖花开的4月才又陆续返回故乡,夏季多在中国东北、内蒙古、新疆一带繁殖。
杂食性。
以水生植物的根、茎、叶、种子,及软体动物、昆虫、蚯蚓等为食。
性情和顺,成群活动。
白天活动。
善于飞翔和游泳,也能在地面行走。
飞行时头部向前伸,脚伸向腹部后方。
鸳鸯在东北北部、内蒙古繁殖,在东南各省越冬,少数在台湾、云南、贵州等地是留鸟小型游禽。
全长约40厘米。
雄鸟羽色艳丽,并带有金属光泽。
额和头顶中央羽色翠绿;枕羽金属铜赤色,与后颈的金属暗绿和暗紫色长羽形成冠羽;头顶两侧有纯白眉纹;飞羽褐色至黑褐色,翅上有一对栗黄色、直立的扇形翼帆。
尾羽暗褐,上胸和胸侧紫褐色;下胸两侧绒黑,镶以两条纯白色横带;嘴暗红色。
脚黄红色。
雌鸟体羽以灰褐色为主,眼周和眼后有白色纹;无冠羽、翼帆。
腹羽纯白。
栖息于山地河谷、溪流、苇塘、湖泊、水田等处。
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也食昆虫等小动物。
繁殖期4~9月间,雌雄配对后迁至营巢区。
巢置于树洞中,用干草和绒羽铺垫。
每窝产卵 7~12枚,淡绿黄色。
鸳鸯最有趣的特性是“止则相耦,飞则成双”。
千百年来,鸳鸯一直是夫妻和睦相处、相亲相爱的美好象征,也是中国文艺作品中坚贞不渝的纯洁爱情的化身,备受赞颂。
不过根据科学研究,鸳鸯并不是终生不二配的。
福建省屏南县有一条11公里长的白岩溪,溪水深秀,两岸山林恬静,每年有上千只鸳鸯在此越冬,又称鸳鸯溪。
是中国第一个鸳鸯自然保护区。
葵花凤头鹦鹉外形特征葵花凤头鹦鹉是美丽优雅的大型凤头鹦鹉,由于天性活泼聪明,常被训练至马戏团表演,它们在澳洲当地是普遍且便宜的宠物鸟,在许多农耕区甚至被视为农业害鸟,叫声大而响亮、破坏力强是其缺点。
葵花鹦鹉是一种相当长寿的动物,如果喂养的方法得当,它们的寿命一般在40年左右。
但是在野外因为有天敌,它们的寿命会比家养条件下短很多。
分布范围分布在澳洲的北部、东部与南部及塔斯马尼亚、袋鼠岛,印尼的东摩鹿加群岛、新几内亚、国王岛、艾鲁岛等,也引进一些非原生地的地方如新西兰即为新西兰及数个岛屿。
生活习性葵花凤头鹦鹉通常群居,常常数百只成群,在觅食时会各自分散为一小群,通常在地上觅食,有些会在树上警戒,注意有无危险,有危险的状况时会警告正在觅食的同伴,主要食物有种子、坚果及水果、飞行时常发出沙哑响亮的巨大叫声,有时会到农作物区觅食,造成很严重的农业损失,被视为害鸟,在某些地区的农民被允许可以猎杀破坏农作物的葵花凤头鹦鹉,也有人为了它们的美丽羽毛而猎杀它们。
豪猪又叫箭猪,从它的背部到尾部,均披着猪所没有的、像笑话簇箭一样的棘刺。
特别是臀部上的棘刺长得更粗、更长、更多,其中最粗者宛苦筷子,最长约达半米。
每根棘刺的颜色都是黑白相间,很是鲜明。
豪猪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已濒临灭绝状态.外形特征豪猪除有棘刺外,它还有一个非常肥胖的身躯和锐利的牙齿,鼠一般的嘴脸。
豪猪为啮齿目动物。
豪猪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夜行性动物,它白天躲在洞里睡大觉,晚上则出来寻找食物。
浣熊全部产于美洲。
体粗,肢短,尾长。
浣熊分布于美洲的热带和温带地区。
浣熊属包括7种动物,模式种浣熊产在北美和中美,食蟹浣熊产在哥斯达黎加至南美洲北部地区,其余5种产在各个岛屿上。
浣熊体长一般在42-60厘米之间,尾长20-26公分。
它们的脚觉发达,经常用前爪捕食和吃食,使用前爪几乎同猴子一样灵活。
浣熊常常把捕到的食物放在水中洗去泥沙,因而得名“浣熊”。
它全身的毛由灰、黄、褐等色混杂在一起,脸上有黑色的斑毛,眼睛的周围有一圈黑毛,就像戴着一副太阳镜似的。
它的尾部上有五、六个黑白相间的环纹。
浣熊经常在树上活动,巢也筑在树上。
当受到黑熊追踪时,它就会逃到树梢躲起来。
到了冬天,北方的浣熊还要躲进树洞去冬眠。
浣熊喜欢栖息在靠近河流、湖泊或池塘的树林中,浣熊还是优秀的“游泳健将”。
它们大多成对或结成家族一起活动。
浣熊白天大多在树上休息,晚上出来活动。
浣熊是杂食性动物,吃鱼、蛙和小型陆生动物,也吃野果、坚果、种子、橡树籽等。
鸵鸟:非洲一种体形巨大、不会飞但奔跑迅捷的鸟(鸵鸟),特征为脖子长而无毛、头小、脚有两趾。
是世界上存活着的最大的鸟。
分布于非洲和阿拉伯半岛的部分地区。
产于非洲,又叫“非洲鸵鸟”。
雄鸟高约2.75米,重达155公斤。
颈长几占身体的一半,雌鸟稍小。
鸵鸟卵是现代最大的卵。
雄鸟体羽大部呈黑色,但翅和尾羽白色;雌鸟大部褐色。
头和颈的大部分淡红至浅蓝;稍有绒羽:头小,喙短而稍宽;眼大,褐色具浓黑色睫毛。
它们生活在沙漠草原地带。
群居,日行性。
嗅听觉灵敏,善奔跑,跑时以翅扇动相助,一步可跨8米,时速可达70千米/小时,能跳跃达3.5米。
以植物的茎、叶、种子、果实及昆虫、蠕虫、小型鸟类和爬行动物等为食。
鸵鸟常结成5~50只一群生活,常与食草动物相伴。
鸵鸟用强有力的腿(仅有两趾,主要的趾发达几乎成为蹄)逃避敌人,受惊时速度每小时可达65公里。
若被逼于绝境,脚踢对手。
鸵鸟主要以植物为食,没有水也能生活很长时间。
雄鸟互相争夺3~5只雌鸟,发出吼叫和滋滋声。
中世纪骑士喜用鸵鸟羽毛装饰头盔。
鸵鸟皮可制柔软、细致的皮革。
鸵鸟经训练后可供乘骑及驾单座两轮车。
鸵鸟对豢养条件不容易适应,可活50年。
鸵鸟是不能飞行鸟类的典型。
各地的鸵鸟在皮肤颜色、体形大小和卵的特征方面稍有差别,以前认为,这是不同的种,其实只是鸵鸟的亚种。
火鸡即吐绶鸡(turkey)。
鸡形目——吐绶鸡科——吐绶鸡属的一种。
因发情时扩翅展尾成扇状,肉瘤和肉瓣由红色变为蓝白色,所以又叫七面鸟(或七面鸡)。
原产于北美洲东部和中美洲,本为野生,现已驯化为肉用家禽。
现各国多引进饲养。
火鸡是美洲特产,在欧洲人到美洲之前,已经被印地安人驯化。
火鸡的名字在英文中叫“土耳其”。
因为欧洲人觉得它的样子像土耳其人的服装:身黑头红。
欧洲人很喜欢吃烤鹅。
在移民到美洲之后,还没有养好鹅就有了吃鹅的要求,于是就吃火鸡,竟然发现火鸡比鹅好吃。
而且北美洲有很多火鸡。
于是烤火鸡成了美国人的大菜,重要节日中必不可少。
孔雀孔雀双翼不太发达,飞行速度慢而显得笨拙,只是在下降滑飞时稍快一些。
腿却强健有力,善疾走,逃窜时多是大步飞奔。
觅食活动,行走姿势与鸡一样,边走边点头。
孔雀有绿孔雀和蓝孔雀两种。
绿孔雀又名爪哇孔雀,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南部,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蓝孔雀又名印度孔雀,分布在印度和斯里兰卡。
蓝孔雀还有两个突变形态:白孔雀和黑孔雀。
人工养殖主要指蓝孔雀。
孔雀被视为"百鸟之王",是最美丽的观赏鸟,是吉祥、善良、美丽、华贵的象征。
有特殊的观赏价值,羽毛用来制作各种工艺品。
而且人工饲养的蓝孔雀,含有高蛋白、低能量、低脂肪、低胆固醇,可做为高档珍馐佳。
孔雀开屏也是为了保护自己。
在孔雀的大尾屏上,我们可以看到五色金翠线纹,其中散布着许多近似圆形的“眼状斑”,这种斑纹从内至外是由紫、蓝、褐、黄、红等颜色组成的。
一旦遇到敌人而又来不及逃避时,孔雀便突然开屏,然后抖动它“沙沙”作响,很多的眼状斑随之乱动起来,敌人畏惧于这种“多眼怪兽”,也就不敢贸然前进了。
孔雀的头部较小,头上有一些竖立的羽毛,嘴较尖硬;雄鸟的羽毛很美丽,以翠绿、青蓝、紫褐等色为主,也是白色的,并带有光泽;雄孔雀尾部的羽毛延长成尾屏,有各种彩色的花纹,开屏时非常艳丽,像扇子。
雌鸟无尾屏,羽毛色也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