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可爱的动物
一、课题:《可爱的动物》
二、目标分解依据
1. 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一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本册教学内容中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
2. 基于标准的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是综合性很强的课业。
因此,本课内容无论从形式到内容在设计上都贯穿了很新的教学理念。
本人对教材得理解是:由于是造型表现课,因此很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很大的想象与创作空间。
能够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达到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完美统一
3. 基于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认知有限,但对孩子们来说,喜爱动物之情是与生俱来的,并对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发生兴趣,这种兴趣将激发他们自主地去观察、认识动物。
所以,教学时,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设计多种活动,努力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从而达到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4. 学习表现程度
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表现程度课堂评价
可爱的动物观摩初步掌握、掌握、熟练掌握自评
探究独立、自由师评、自评创作创新、合作小组评、自评评价运用美术语言(造型、色彩等)比
较准确的表述
多元性评价
结合
三、评价方案设计
1、通过倾听,观察来评估学生的课前自主探究目标落实情况。
2、通过学生展示作品,巡视学生实践情况等方式来评价技法的掌握落实情况。
3、在学生展示作品,互动观摩的基础上,通过互相评价,小组代表评、自评、和老师评,并回去给爸爸妈妈看自己的课堂收获量表等多元方式来评价。
四、学习目标
1、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相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各种材料特性,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探索各种媒材的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
3、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掘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观察、认识身边常见的动物,了解动物的一些基本特性,能对动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难点: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喜爱和保护动物的情感,初步意识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六、教具学具:
教具:示范工具、课件。
学具:素描本、彩色水笔和油画棒或制作材料。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做好上课准备。
【设计意图】组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导入新课:
1、猜谜语:
(1)头长小树杈,身开白梅花,四腿细又长,奔跑快如马!(梅花鹿)
(2)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大象)
小结:经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大自然中的动物非常多,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和动物有关的内容。
2、板书课题----《可爱的动物》
【设计意图】用猜谜语的方式引入新课更容易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三)讲授新课
1、认识可爱的动物
(1)观看“动物集锦”,说说在视频中你认识了哪些动物?(对说得好的学生进行鼓励)
(2)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动物?(小兔子、金鱼、小猫、小狗······)
(3)每组动物的生活习性有什么相同之处?(陆地、天空、水里)。
小结:在这神秘的动物王国里,据说有百万种以上的动物呢!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它们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就像魔术师一样,变幻出多姿多彩的动物世界。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认识常见的动物,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
2、发现探究:
(1)请学生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
你最喜欢谁?它长什么样子?是什么颜色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引导赏析艺术家表现动物的美术作品:
欣赏艺术家笔下的动物,民间“动物”工艺品,现代“动物”工艺作品,这些作品和生活中动物有什么不同?(造型更夸张、色彩更鲜艳、表现形式更丰富)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了解艺术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3、小组讨论:
(1)如果要你制作,你们组要制作一组什么动物?
(2)用什么材料?
(3)小组如何进行分工合作?
(4)每个动物起个什么名字?编一个什么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明确制作,做到心中有数,为后面作业做好铺垫。
4、欣赏作品:
欣赏学生的作品,探究制作的方法、步骤。
(1)赏析教师制作的动物作品,探究制作步骤。
(2)赏析学生的作品,探究制作的方法、步骤。
从形色、花纹、动态等方面引导交流,探索如何巧妙地运
用各种材料制作动物的方法。
特别交流如何让动物站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优秀学生作品,学习制作方法和技巧。
5、教师示范:
(1)教师演示塑造一只小动物,引导学生观察制作的手法,演示制作步骤。
复习旧知识: 回忆我们学过的橡皮泥制作方法;请一位学生说出制作过程中的方法;揉,捏,搓,压,刻,连接等。
(2)启发学生尝试多种表现手法进行塑造。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从形、色、花纹、动态方面进行欣赏,探索如何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动物以及制作动物的各种方法。
(四)学生作业:
1、作业:(1)利用刚才学过的方法,小组合作制作一组自己喜欢的动物,可提醒学生用丰富的材料,如小树枝、彩泥、泡沫板、小纸船等
(2)采用绘画的方式,画一张可爱的动物,要求构图饱满,色彩鲜艳。
【设计意图】通过作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检查学生的学习能力,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课所学内容,解决难点。
(五)展示评价:
1、以小组为单位把作品摆放到老师课前准备好的背景图上。
2、欣赏、评价作品: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引导从动物的形、色、动态等欣赏、评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大胆评价能力,提升创作自豪感。
(六)课堂延伸,拓展创新
1、总结:人们对许多动物有非常强烈的喜爱之情,有了它们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变得丰富多彩,富有趣味。
小朋友们,我们只有喜欢动物,爱护动物,才会和小动物们成为永远的好朋友!
2、延伸:你知道动物可以分为哪些种类?你还知道其他更多的关于动物的知识吗?知道其他国家如何保护动物吗?请课下查找资料。
【设计意图】培养他们保护动物的意识和善于思考,勤动手的学习能力。
九、板书设计
可爱的动物
形态特征、花纹特征、
轻泥:揉、捏、搓、压、刻、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