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父爱之舟》精品教案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父爱之舟》精品教案

《父爱之舟》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蚕、栈、冤、枉”等14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生字。

掌握课后词语。

2.默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说出我难忘的场景。

3.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题目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深刻的父爱。

教学重点:
1.认识“蚕、栈、冤、枉”等14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生字。

掌握课后词语。

2.默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说出我难忘的场景。

教学难点:
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题目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深刻的父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导入课文
生活中处处洋溢着父母的爱,父亲的爱在肩上,在车座上,在小船上。

2.交流预习任务:
预设:
预习任务一:准确朗读课文。

预习任务二:多种方法学习词语。

读了课文以后,你能解决哪些问题?
作者梦里的场景你读到了几个?你记住了几个?
3.出示课题《父爱之舟》。

你的梦里有什么?是甜蜜的梦吗?看看作者的梦境有什么场景呢?
二、初读感知
(一)带着预习任务整体预习课文,听课文朗读,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二)认读词语。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得很熟了。

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你认识他们吗?
出示字词,同桌指读。

茧栈冤枉惚跷僻迪嫁缴榜兼嘲枕
要求:字正腔圆、一板一眼,试着组词识记生字。

教师指导个别读音。

出示词语:
渔船报考教训心疼席子庙会彩排
糖果抽象启迪毕业寄宿师范
路费轮换领略意境磨灭精致
(三)交流预习。

交流预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梳理问题,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展开学习。

预设:
问题一:解决“泥灶、乌篷船”等词语。

预设:泥灶就是“用泥土修建的灶台”。

“乌篷船”指的是南方的一种小船。

问题二:初小高小是意思?
预设:这里指的是一种学习的学历。

问题三:找一找作者梦里的场景有什么?
预设: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问题四: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梦里的场景。

预设:注意说通顺。

问题五:这些场景的主题是什么?
预设:父爱。

三、感知理解
(一)朗读感知。

你能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朗读提示:
(1)朗读课文。

(2)划分层次。

(3)概括文意。

(二)感知理解。

1.课文的题目猜想一下本课的主题是什么?作者梦里的场景有什么?
提示:
(1)同桌交流。

(2)班级交流分享。

(3)结合文章的课题理解。

(4)听一听老师的建议。

预设:逛庙会上学去买枇杷铺床缝被子
2.小组交流“每一个场景的具体内容”,关注细节。

要求:
(1)注意:说场景的时候要求用完整、通顺的句子表达。

(2)说场景的时候,结合课文中的有关句子说。

(3)说说场景的时候抓住关键词。

(4)其他同学说的时注意倾听,注意补充。

(5)思考:这些场景的主题是什么?
3.读一读让你感动的句子,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例如:
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但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

体会:父亲为我做玩具,我很开心也很感动。

4.小组之间交流每一个场景里感动人的画面。

四、学写生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很深情。

下面我们来学习会写的字12个!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课件出示:
会写的字:蚕考疼席糖屑启迪钉陪毕暑煮枕
注音领读,去掉拼音朗读、齐读、开火车读。

预设:“疼糖枕”注意撇笔的穿插与避让。

“考暑煮”注意撇笔要写舒展。

2.打开学生字,逐个学习,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形近字识字:
4.学生在田字格里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5.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12个生字。

展示书写,跟课本上范例比较一下,看谁写得好。

想一想你能怎样记住它,组成词语记一记。

比一比谁的方法最好用。

6小组评选最美书写,教师投影展示。

第二课时
一、回忆导入
1.同学们,回忆我们上一节课交流的场景画面有哪些?
2.分享场景。

二、课文赏析
(一)合作交流。

1.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个场景呢?
先默读,并批注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

小组合作分享,班级交流。

预设:
交流流程:
(1)品读交流。

(2)引导思考。

(3)朗读课文。

(4)边读边想象画面。

(5)感受父爱。

(二)课堂展示。

1.场景交流:关键词新滋味。

出示句子:
替我铺好床,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2.小组交流感受:最触动你的场景是哪?细节有哪些?
预设:根据每一个成员的展示感受来进行。

3.想象父亲为了给我凑学费粜稻、卖猪的情景。

4.你感受到了什么?
同学之间讨论交流。

5.新滋味是指什么滋味?
分别说一说,可以以“父亲的辛苦”为主线。

6.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父亲的爱。

(三)合作交流。

1.每一个同学都要参与交流,说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场景。

2.按照这样的方式体会其他场景和细节。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里的场景,说一说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父爱”?
4.小组交流感受:最触动你的场景是哪?细节有哪些?
示例:逛庙会。

5.关注逛庙会的场景,说一说描绘的热闹。

出示句子一: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

出示句子二: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
6.写庙会热闹对文章主题有什么作用?
预设:环境烘托出父亲对我的爱。

7.关注逛庙会的场景,感受庙会上的热闹场景。

细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节俭。

出示句子一:
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

出示句子二:
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

8.思考:父亲这样节俭,还给我买东西吃?
预设:父亲对我的爱。

9.家里很困难,父亲买不了庙会上的玩具,所以给我做了一个万花筒,找找描写这部分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句子一:回家后他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

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吧!
10.“唯一”“最珍贵”说明我很珍惜父亲做的礼物,表达了对父亲的爱。

(四)梳理其他场景。

任务一:选择一个场景进行学习。

任务二:思考父爱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任务三:每一个场景都要关注到。

任务四:梳理好每一个场景汇报交流。

7.梳理“父爱之舟”。

出示句子:
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
提问:关注一下其他描写渔船的情节,想一想:“小渔船”出现了几次?父亲在上面做了什么?
预设:
出现了三次。

父亲在上面做饭、缝被子,送我上学考试。

为什么以为“父爱之舟”为题目?
因为这小舟与父爱紧紧联系。

(五)父爱无边。

讨论:
还有哪些场景可以体会到父爱?
预设:做好批注。

对父亲的付出,我有什么样的感受?
预设:我很感动,仔细寻找细节,小组合作交流。

(五)合作交流
1.做儿子的爱父亲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认真品读父子之间发生的事情。

3.抓住一些细节来感悟。

4.儿子也深爱着父亲。

5.观察一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看看以梦境展开描写有什么好处?预设:写出了父爱在我心里的分量。

6.讨论交流:
(1)你的父亲是怎样爱你的?
(2)谈一谈“我和父亲的故事”。

(3)想一想父亲是怎样爱自己的?
(4)问一问自己爱父亲吗?
(5)今后怎样做,父亲才会欣慰呢?
三、课堂扩展
用一段话来写一写自己“爱父亲”的感受,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1.尝试用场景和细节的描写来体现吧!
2.选取生活小事表达自己的感情,试着练习一下这样的写作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