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温和降水(复习学案)

气温和降水(复习学案)

《气温和降水》复习学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气候最基本的两个要素。

2、掌握气温的含义、测定方法,降水量的测量方法及降水类型。

3、掌握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和“等降水量线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能总结出世界气温的分布
规律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4、知道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正确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教学过程:
一、知识点速记:
1、气候的两个要素:和。

2、气温的测定
①一般在每天的北京时间、、、时观测,把四次结果相加除以4得出了一天的平均气温便是日平均气温。

②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

③气温日较差是指,气温年较差指,
3、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世界气温由低纬度(赤道)地区向高纬度(两极)地区逐渐。

影响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是。

②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同、相同),影响因素是
a夏季气温,陆地,海洋;b 冬季气温,陆地,海洋。

③纬度的陆地,气温不一样,海拔越高,气温越。

④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弯曲),原因是:
4、降水的测定:基本仪器:;单位:
年降水量是指。

5、降水形成的条件:;
6、①降水的三种主要类型:雨,多分布在;
雨,多分布在
雨,多分布在。

②世界“雨极”是乞拉朋齐,其降水类型属于雨。

7、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①赤道附近降水较,两极地区降水较;
②在中纬度(相当于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内陆地区降水。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东岸降水,大陆的西岸和内部降水。

8、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等值线图,表格,坐标图。

二、难点辨析:
1、如图:A为陆地。

B为海洋,据此判断
①此地区属于()半球,
判断依据是()
②A比B气温()(填高、低)
③此图表示的是()季节,原因是()三、核心地图突破:
(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
1、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大洲是,
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是。

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3、A处气温比周围气温,是因为
这里是高原,海拔高,气温低
4、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球的,
是因为南半球面积大。

(2)、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
1、赤道地区降水多在毫米以上
极地地区降水多在毫米以下,由此
可见,赤道地区降水,两极地区降
水。

2、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量多在
毫米以下,大陆东岸降水多在毫米
以上,即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
大陆西岸降水。

3在图中找出亚欧大陆,可知亚欧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内陆地区降水。

4、图中降水最多,被称为世界雨极,此处年降水量多,主要是其位于山脉的南坡,东、北、西三面地势较高,从洋吹来的暖湿气流,在此受阻抬升,形成雨。

(3)、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表,完成
1、绘制该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

2、该地最热月是月,该月平均气温是,最冷月是月,该月平均气温是
该地在半球,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

3、该地月降水量在50 毫米以上,月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由此得出:该地
季多雨,季少雨。

4、归纳该地的气候特征:
四、典型题提高
1.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青岛3月17日气温为2~8℃,2℃是指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气温()
A.午夜
B.日出前后
C.日落之后
D.早晨8时
2.世界上最炎热和最寒冷的大陆分别是()
A.亚洲、非洲
B.非洲、大洋洲
C.非洲、南极洲
D.南美洲、南极洲
3.下列有关降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降水就是降雨
B.测量降水量的基本器具叫雨量器
C.赤道附近降水多
D.非洲撒哈拉沙漠属于干燥少雨区
4.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差别大,影响降水这样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因素
B.洋流因素
C.海陆因素
D.地形因素
5.下列有关降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同一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
B.雨量器就是测量降水量用的量杯
C.赤道附近的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
D.降水对人民生活、生产带来的影响很大
6、.北京的降水量是644毫米,其含义是()
A.某一年的降水量
B.多年来的平均降水量
C.每天测得的降水量总和
D.历史上降水量最多和最少平均值
7、读“等温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温度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若阴影部分为海洋,非阴影部分为陆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图表示北半球冬季
B. 该图表示北半球夏季
C. 该图表示南半球冬季
D. 该图表示南半球夏季
8.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9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