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培儿科出科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C
2. C
3.B
4. B
5.E
6.B
7.B
8.C
9.C 10.A 11.A 12.B 13.E 14.C 15.B 16.A 17.B 18.D 19.E 20.A 21.B 22.B 23.A 24.D 25.D 26.B 27.E 28.D 29.C 30.D 31.A 32.C 33.B 34.E 35.D 36.E 37.A 38.E 39.D 40.D 41.C 42.A 43.C 44.E 45.A 46.B 47.B 48.C 49.D 50.D 51.C 52.D 53.B 54.E 55.D 56.B 57.E 58.B 59.D 60.B 61.A 62.B 63.C 64.B 65.E 66.E 67.E 68.E 69.A 70.A 71.A 72.E 73.C 74.D 75.C 76.A 77.E 78.C 79.B 80.A 81.A 82E 83.B 84.C 85.B 86.A 87.E 88.A 89.D 90.D 91.D 92.D 93.C 94.E 95.A 96.D 97.A 98.A 99.D 100.C 101.B 102.D 103.E 104.B 105.C 106.E 107.D 108.E 109.C 110.B 111.D 112.E 113.C 114.C 115.D 116.D 117.B 118.B 119.C 120.B 121.B 122.C 123.B 124.C 125.E 126.B 127.E 128.A 129.D 130.C 131.C 131.E 133.D 134.E 135.A 136.B 137.D 138.E 139.E 140.B 141.B 142.C 143.E 144.D 145.E 146.B 147.B 148E 149.D 150.C 151.A 152.B 153.C 154.B 155.B 156.E 157.E 158.C 159.C 160.B 161.A 162.D 163.E 164.C 165.A 166.D 167.E 168.B 169.B 170.C 171.A 172.C 173.B 174.E 175.E 176.D 177.A 178.B 179.C 180.C 181C 182D 183E 184A 185D 186D 187A 188C 189B 190E 191D 192E 193A 194E 195D 196D 197C 198A 199C 200E
二、简答题
1. 病毒性肺炎:以间质受累为主,但亦可累及肺泡;细菌性肺炎:以
肺实质损害为主;临床上支气管肺炎及间质性肺炎两者常同时并存;
2.重症肺炎:除呼吸系统受累外,其他系统亦受累,全身中毒症状
明显。
3.三凹症:指患儿呼吸困难时,出现胸骨上窝、肋间隙和剑突下吸
气时凹陷。
4. 呼吸衰竭:凡累受呼吸器官或呼吸中枢的各种疾病,产生肺氧合障
碍或肺泡通气不足而影响气体交换着,均可引起呼吸衰竭,血气分析标准为PaO2≤50mmHg,PaC02≥50mmHg,Sa02≤0.85。
5.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特点:小儿上呼吸道鼻腔短,无鼻毛,后鼻道狭窄,鼻窦口较大,扁桃体处于发育中。
下呼吸道气管狭窄,粘膜血管丰富,纤毛运动差,肺泡数量少,间质发育旺盛。
胸廓短膈肌高,胸廓活动范围小。
6.小儿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呼吸方式,婴幼儿呈腹式,年长而为胸腹式。
年龄愈小潮气量愈小,呼吸频率愈快。
每分钟通气量及气体弥散量与成人类似。
气道阻力大于成人。
7.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PaO2≤50mmHg,PaC02≥50mmHg,Sa02≤0.85。
8.小儿肺炎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分别是:肺动脉高压和中毒性心肌炎是心衰的主要原因。
表现为心率突然加快、呼吸困难突然加重,呼吸明显加快、突然极度烦躁,面色苍白或紫绀、肝脏进行性增大或短时间内迅速增大1.5~2cm以上、心音明显变钝或出现舒张期奔马律,心脏扩大、颜面及四肢出现轻度浮肿。
治疗原则是强心利尿、吸氧镇静、抗菌消炎、营养心肌。
9.支气管肺炎糖皮质激素机制和治疗指征:机制:糖皮质激素可以减少炎症渗出,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血管通透性和微循环,减轻颅内压。
指征:1、严重喘憋或呼吸衰竭2、全身中毒症状明显3、合并感染中毒性休克4、出现脑水肿5、胸腔大量渗出6、超高热
10.呼吸性酸中毒:是由二氧化碳潴留,碳酸增加;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酸性代谢产物增加、高热、饥饿、吐泻等;重症肺炎往往出现混合性酸中毒。
11.①病情突然加重,咳嗽剧烈,烦躁不安;②呼吸困难,面色青紫;
③听诊在积液上方呈鼓音,下方呈浊音;④呼吸音减低或消失。
12.①早期可见肺纹理增粗;②以后出现小斑片状阴影,以双肺下野、中内带及心隔区居多;③可伴有肺气肿或肺不张;④斑片阴影可融合成片;⑤可伴有脓胸,脓气胸及肺大泡。
13.异物吸入史;突然出现呛咳;胸部X线检查:可使支气管部分或完全阻塞而导致肺气肿或肺不张。
14.①心肌炎、肺炎、肾炎、胸膜炎;②格林巴利综合征;③各型皮疹;④溶血性贫血。
15.①肺门阴影增浓为突出;②胸腔积液;③支气管肺炎改变,单侧右中下肺野多见;④间质性肺炎改变;⑤大叶性肺炎改变的均一实变影。
16.①常年均可发生;②有全身不适、头痛、咽痛、肌肉疼痛;③本病多见年长儿及婴幼儿;④常发热、热性不定,热程1-3周;⑤刺激性咳嗽为突出表现;⑥肺部体征常不明显;⑦部分患儿出现全身多系统的临床表现。
17.①应持续至体温正常后5-7天,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后3天;②支原体肺炎至少2-3周;③葡萄球菌肺炎,一般于体温正常后继续用药2周,总疗程≥6周。
18.①一般用鼻前庭导管:氧流量为0.5-1L/min,氧浓度<40%;②缺氧明显者宜用面罩给氧,氧流量为2-4L/min;氧浓度50-60%;③若出现呼吸衰竭,应使用人工呼吸器。
19.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使脑血管舒缩功能失调,脑血管扩张,血流缓慢,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脑细胞及血管周围水分增加,导致颅内压增高。
20.禁食和胃肠减压,应用酚妥拉明。
三、病例分析
1.急性重症肺炎(细菌性)(1分)伴左侧气胸(0.5分),Ⅱ型呼吸衰竭(0.5分),代谢性酸中毒(0.5分),低钠血症(0.5分)。
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分)。
治疗方案①呼吸衰竭的治疗:氧疗,监测血气(1分);②抗感染治疗(1分);③对症支持治疗:左侧胸腔引流,纠正酸中毒,营养支持,保持气道通畅等(1分)。
2.诊断:支原体肺炎(2分)诊断依据:10岁,干咳8天伴有低热和胸痛。
两肺呼吸音粗,无干、湿罗音,肺部X线显示两下肺呈云雾状浸润影(2分)
有助于本病的快速诊断:急性期免疫荧光测定抗原(2分)。
最适宜采用的抗生素:红霉素。
(1分)
3.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2分)肺炎支原体肺炎。
对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项目(2分)MP-DNA或MP-IgM 3。
治疗方案(3分):一般治疗(保持气道通畅、物理疗法、合理饮食、补充液量等);(1.5分)病原治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静滴。
(1.5分)
4.哮喘性支气管炎,病毒相关性喘息,血清IgE。
5.氧吸入,止痉。
脑脊液常规检查。
免疫荧光抗体检查。
6.支气管哮喘,肺功能检测,呼吸道吸入糖皮质激素。
7.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片状侵润影,弥漫性网状结节样阴影,多发小脓肿,肺大泡。
青霉素族抗生素。
8. X现胸片,腺病毒肺炎合并心衰,洋地黄制剂。
9.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气胸。
10.婴幼儿哮喘,吸入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