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模拟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模拟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高一期末考前模拟物理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1. 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实验发现并命名了正电荷和负电荷B. 库仑发现了库仑定律但并没有测出静电力常量C. 开普勒通过研究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D. 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用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答案】D【解析】【详解】A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实验发现并命名了正电荷和负电荷,选项A 正确,不符合题意;B .库仑发现了库仑定律,但是他并没有测出静电力常量,选项B 正确,不符合题意;C .开普勒通过研究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选项C 正确,不符合题意;D .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选项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

2. 一物体在以xOy 为直角坐标系的平面上运动,其运动规律为x =-2t 2-4t ,y =3t 2+6t (式中的物理量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x 轴方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 物体运动的轨迹是一条直线C. 物体在y 轴方向上做变加速直线运动D. 物体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曲线【答案】B【解析】【详解】A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2012x v t at =+可知x 方向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m/s x v =-42222m/s 4m/s x a =-⨯=-速度与加速度同向,物体在x 轴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错误;B .y 方向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6m/s y v =2232m/s 6m/s y a =⨯=则初始时刻63tan 42yy x x v a v a θ====-- 可知初速度与加速度共线,物体运动的轨迹是一条直线,B 正确,D 错误;C .物体在y 轴方向上加速度恒定且与速度同向,所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错误。

故选B 。

3. 如图所示,虚线a 、b 、c 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同,实线为一带负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 、Q 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由此可知( )A. 三个等势面中,c 等势面电势最高B. 电场中Q 点的电势能大于P 点C. 该带电质点通过P 点时动能较大D. 该带电质点通过Q 点时加速度较大【答案】A【解析】【详解】A .电荷所受电场力指向轨迹内侧,由于电荷带负电,因此电场线指向左上方,沿电场线电势降低,故c 等势线的电势最高,故A 正确;BC .因为从Q 到P 电场力做负功,则电势能变大,动能减小,则Q 点的电势能小于P 点的电势能,带电质点通过Q 点时动能较大,选项BC 错误;D .由于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同。

等势线密的地方电场线密场强大,故P 点位置电场强度比Q 点较大,电场力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在P 点的加速度也大,故D 错误。

故选A 。

4. 如图所示是北斗导航系统中部分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已知P 、Q 、M 三颗卫星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其中P 是地球同步卫星,则( )A. 卫星P 、M 的角速瘦P M ωω<B. 卫星Q 、M 的加速度Q M a a >C. 卫星P 、Q 的机械能一定相等D. 卫星P 和Q 均可相对地面静止【答案】A【解析】【详解】A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G 2 Mm r=mω2r得 3GM rω= 则半径大的角速度小,则ωP <ωM ,故A 正确;B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 2 Mm r =ma得a =G 2 M r卫星Q 、M 的加速度a Q <a M .故B 错误;C .卫星P 、Q 的质量关系不确定,则机械能不一定相等,选项C 错误;D .卫星Q 的轨道平面不与赤道重合,则不可能相对地面静止,选项D 错误。

故选A 。

5. 如图所示,李明和张华在小区电梯内看到一则小广告:“铁笼飞车燃情登场,挣脱地心引力,给你一场极限视觉享受”。

关于广告内容,二人发生了争技,以下是二人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 飞车不可能挣脱地心引力,除非飞车速度达到7.9km/sB. 飞车不可能挣脱地心引力,除非飞车速度能够超过11.2km/sC. 若飞车速度足够大,最终可以成为一颗绕地球运动且速度大于7.9km/s的卫星D. 由牛顿运动定律可知,只要飞车一直加速,速度最终就可以超过光速【答案】B【解析】【详解】AB.要想脱离地球的引力而飞出地球,其速度必须要大于第二宇宙速度11.2km/h,则选项A错误,B正确;C.第一宇宙速度7.9km/h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则即使飞车速度足够大,最终也不可能成为一颗绕地球运动且速度大于7.9km/s的卫星,选项C错误;D.光速是自然界速度的极限,在任何参考系中,物体的运动速度都不能超过光速,故D错误。

故选B。

6. 一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启动,在前4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s末达到额定功率,之后保持额定功率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

已知汽车的质量为m=3×103kg,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2倍,g 取10m/s2,则下列不正确的是()A. 汽车的最大速度为20m/sB. 汽车的额定功率为180kWC. 汽车在前4s内的牵引力为1.5×104ND. 汽车在前4s内牵引力做的功为3.6×105J【解析】【详解】ABC .汽车匀加速启动,则在匀加速阶段,牵引力恒定,由图可知,在匀加速运动阶段加速度2212m/s 3m/s 4a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f ma -=0.2f mg =代数解得41.510N F =⨯在4s 末,汽车达到额定功率,根据P Fv =代数可得,汽车的额定功率为180kW P =当达到额定功率后,功率不再变化,速度继续增加,故牵引力减小,当牵引力减小到等于阻力时,汽车达到最大速度。

有max P Fv =F f =解得max 60m/s v =所以A 选项符合题意,BC 选项不合题意,故A 正确,BC 错误;D .汽车在前4s 内牵引力做的功为W Fx =212x at =联立解得 53.610J W =⨯所以D 选项不合题意,故D 错误。

7. 如图所示,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A 、B 两等势面间的距离为5cm ,电势差为25V ,在电场中的P 点固定放置电荷量为5×10-9C 的负点电荷,忽略其他电场影响,关于空间场强为零的点的个数及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一点,在P 点的下方30cm 处B. 只有一点,在P 点的上方30cm 处C. 有两点,在P 点的上方和下方30cm 处各有一点D. 有若干个点,均在以P 点为圆心的圆周上【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A 、B 两个等势面的电势差为U 、距离为d ,则匀强电场的场强25=V/m=500V/m 0.05U E d = 设M 的场强变为零,说明负电荷在M 点产生的场强与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M 点必定与P 点在同一电场线上,且位于P 点下方。

设M 、P 之间的距离为r 。

则有2q E kr = 联立解得 999105100.3m=30cm 500kq r E -⨯⨯⨯=== 故选A 。

8. 如图所示,无限大均匀带正电薄板竖直放置,其周围空间的电场可认为是匀强电场.光滑绝缘细管垂直于板穿过中间小孔,一个视为质点的带负电小球在系管内运动,以小孔为原点建立x 轴,轨道x 轴正方向为加速度a 、速度v 的正方向,下图分别表示x 轴上各点的电势ϕ,小球的加速度a 、速度v 和动能k E 随x 的变化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D【解析】【详解】A.在0x <范围内,当x 增大时,由U Ed Ex ==,可知,电势差均匀增大,x φ-应为向上倾斜的直线;在0x >范围内,当x 增大时,由U Ed Ex ==,可知,电势差均匀减小,x φ-也应为向下倾斜的直线,故A 错误;B.在0x <范围内,电场力向右,加速度向右,为正值;在0x >范围内,电场力向左,加速度向左,为负值;故B 错误;C.在0x <范围内,根据动能定理得:212qEx mv =,v x -图象应是曲线;同理,在0x >范围内,图线也为曲线,故C 错误;D.在0x <范围内,根据动能定理得:k qEx E =,k E x -图象应是倾斜的直线;同理,在0x >范围内,图线也为倾斜的直线,故D 正确.故选D 。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9. 静电现象在技术中有很多应用,图中四张图片反映的是静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为超高压带电作业的工作人员,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他们必须穿上橡胶制成的绝缘衣服B. 图乙为家用煤气灶的点火装置,它是根据尖端放电的原理而制成的C. 图丙为避雷针的示意图,只要在高大建筑物屋顶插入一根尖锐的导体棒即可防止建筑物被雷击D. 图丁为静电喷漆的示意图,静电喷滓时使被喷的金属件与油漆雾滴带相反的电荷,这样使油漆与金属表面结合得更牢固,这个过程中带电油漆雾滴的电势能减小【答案】BD【解析】【详解】A.由静电屏蔽原理可知,金属壳或金属网内的场强处处为零,因此超高压带电作业的工作人员,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必须穿上掺入金属丝制成的衣服,故A错误;B.家用煤气灶的点火装置,它是根据尖端放电的原理而制成的,故B正确;C.避雷针通过接地引线与接地装置连接,有雷电时通过就尖端放电避免累计,只在高大建筑物屋顶插入一根尖锐的导体棒而不接地,不能防止建筑物被雷击,故C错误;D.静电喷漆时使被喷的金属件与油漆雾滴带相反的电荷,这样使油漆与金属表面结合得更牢固,这个过程中电场力对带电油漆雾滴做正功,其电势能减小,故D正确。

故选BD。

10. 如图所示.,粗糙斜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O点.现将物块拉到A点后由静止释放,物块运动到最低点B,图中B点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B点一定在O点下方B. 速度最大时,物块的位置可能在O点下方C. 从A到B的过程中,物块和弹簧的总机械能一定减小D. 从A到B的过程中,物块减小的机械能可能大于它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答案】BCD【解析】【详解】A.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处于O点,所以在O点,弹簧弹力为零,物体从A向B 运动过程,受重力、支持力、弹簧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当平衡时速度最大,由于不知道摩擦力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所以无法判断B点在O点的上方还是下方,故A错误;B.物体从A向B运动过程,受重力、支持力、弹簧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当平衡时速度最大,此时摩擦力平行斜面向上;若mg sinθ<f,所以当弹力和重力沿斜面的分量等于摩擦力时,速度最大,此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所以速度最大时,物块的位置在O点上方;若mg sinθ>f,所以当重力沿斜面的分量等于摩擦力和弹簧弹力时,速度最大,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以速度最大时,物块的位置在O点下方,若mg sinθ=f,当弹力为零时,速度最大,此时弹簧处于原长,所以速度最大时,物块的位置在O点,故B正确;C.从A到B的过程中,滑动摩擦力一直做负功,故物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减小,故C 正确;D.从A到B的过程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物块减小的机械能等于弹性势能的减小量和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若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时,则物块减小的机械能大于它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故D正确.11. 如图所示,一固定斜面倾角为30°,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自斜面底端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此过程中,物块的()A. 动能损失了2mgHB. 动能损失了mgHC. 机械能损失了mgHD 机械能损失了mgH【答案】AC【解析】【分析】知道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动能定理可求得动能的损失;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摩擦力,得到摩擦力做功,即可根据功能关系求解机械能的损失.【详解】AB .已知物体上滑的加速度大小为g ,由动能定理得:动能损失等于物体克服合外力做功为:22sin 30k H E W F mg H mgH ∆==⋅=⋅=︒合合,故A 正确B 错误; CD .设摩擦力的大小为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sin30mg f ma mg ︒+==,解得:0.5f mg =,则物块克服摩擦力做功为:20.52f W f H mg H mgH =⋅=⋅=,根据功能关系可知机械能损失了mgH ,故C 正确D 错误.【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根据动能定理可求得动能的变化,掌握功能关系,明确除了重力以外的力做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12. 如图两个等量正电荷固定于光滑水平面上,其连线中垂线上有A 、B 、C 三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