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考易错题6.图2的四幅图中气流及其运动方向,正确的是C读图4为“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9—10题。
9.①处的盛行风向是A .东北风B .西北风C .东南风D .西南风10.气压带②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A .炎热干燥B .高温多雨C .温和干燥D .温和湿润9.2008年初春,我国南方发生了罕见的大雪灾。
形成此次灾害的天气系统是DA B C D 图6读图5“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表示重熔再生的序号是A .①B .②C .③D .④12.图中表示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序号是A .①B .②C .③D .④图1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读图1回答3~6题。
3.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BA .海拔B .热量C .水分D .土壤 4.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BA .广泛种植水稻B .雨热同期C .冬季河流结冰D .水运发达 5.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CA .河流流向B .海陆位置C .纬度位置D .盛行风向6.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DA .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B .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C .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D .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读图10“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26—27题。
26.图10说明该地区 A .城市化水平高B .城市人口是2500万C .大约10%的人口在郊外居住D .人口密度较大27.这种状况可能造成的问题是①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②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产值下降③城市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加④农村人口增长速度缓慢,出现负增长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读图13印度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图47.根据图13中的信息,比较两个工业区的工业区位条件,叙述错误的是A .都有发达的铁路系统和海港条件B .都有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C .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等资源D .沪宁杭工业区矿产资源和能源短缺 40° 30°110° 乙甲图1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
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库,拦截了几乎全部上游来水。
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城市发展,各类用水剧增,民勤的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
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危险,并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沙源地之一。
读图3,回答9~12题。
9.民勤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BA .水土流失B .土地荒漠化C .旱涝灾害D .气候变暖10.民勤成为北方地区沙尘暴沙源地的直接原因是 CA .深居内陆,气候干旱B .多内流河,有断流现象C .植被稀疏,地表物质松散D .地势低平,地形以盆地为主11.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A .过度用水B .过度樵采C .过度放牧D .过度开垦12.民勤治理其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C A .上游水库恢复向下游供水B .以治为主,全面恢复荒漠植被C .规划农林牧用地,退耕还林、还牧D .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读图5“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图”,据图回答18~20题。
18.图中A 与C 的界线大致是 BA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B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C .200毫米等降水量线D .50毫米等降水量线19.图中B 与A 的界线大致是 DA .昆仑山—祁连山—贺兰山B .昆仑山—阿尔金山—贺兰山C .喜马拉雅山—祁连山D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20.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基本因素是CA .气候和植被B .植被和水C .气候和地貌D .地貌和土壤22.东部经济地带的优势:①集中了我国最主要的工业区和主要的农业基地 ②经济国际 化程度高,出口份额高 ③具有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明显优势 ④在沿边经济贸易上有较大优势 ⑤具有高科技文化的优势 DA .①②③B .③④⑤C .①②④D .①②⑤23.考虑到东部地带资金、科技实力和中部地带的资源情况,今后可逐步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工业是 AA .劳动力密集型B .资金密集型C .技术密集型D .市场指向型24.图6阴影部分都是平原地区,图序地区与其适宜发展的农作物对应正确的是D图3图6A.小麦、玉米、水稻、玉米B.天然橡胶、甘蔗、甜菜、可可C.咖啡、可可、甜菜、棉花D.水稻、小麦、玉米、小麦25.图7为我国某地区地下潜水位及含盐量年变化示意图。
该地区最可能是 D图7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珠江三角洲26.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固定的B.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边界C.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D.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30.下列四组省区中,全部位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是( C )A.吉林、安徽、湖南、广西B.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C.河南、黑龙江、江西、湖北D.江西、湖北、河北、四川31.自然状态下,哪一种陆地自然带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最大(A )A.中国温带荒漠带B.巴西热带雨林带C.北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俄罗斯苔原带36.我国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开放时间早、程度高,不是利用了( B )A.交通便利B.经济国际化程度高C.劳动力资源丰富D.土地资源丰富37.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工业发展与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和工业地带全部集中在东部B.东部地带工业最发达,中部地带工业基础最薄弱C.中部地带的有色金属工业和重工业比较发达D.东部以轻工业为主、中部以重工业为主、西部以能源工业为主45.有关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后有三次产业转移B.第一次产业转移开始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C.珠江三角洲的工业目前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D.珠江三角洲的环境污染是由第二次产业转移引起的47.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理差异有(AD )A.甘肃和新疆多戈壁沙漠,青藏有大河湖泊B.陕甘宁地势低平,云贵川地形崎岖C.新疆的河流皆为内流河,西藏的河流皆为外流河D.青藏高寒,甘肃干旱51.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有( B D )A.可以改变大范围的气候状况B.可以保护濒危的野生动植物C.可以减少地表水的使用D.可以缓解受水区的生态缺水1.造成黄土高原沟壑遍布地表的外力作用是()A.流水沉积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风力沉积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4.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有()①平整土地②禁止开矿③修建水库④修建水平梯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今后,黄土高原的农业发展应该()A.陡坡退耕、植树种草B.逐步由种植业改变为畜牧业C.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D.大力发展林木业三峡工程集防洪、发电、航运以及养殖和供水多种综合效益于一体,三峡工程不仅是世界上在建水利工程中最大的水利枢纽,而且是我国长江流域综合开发与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成之后将对长江流域的整体规划和利用产生深远的影响。
依据以上材料及相关知识,回答10—12题。
10.素有长江“九曲回肠”之称的河段是()A.金沙江段B.川江河段C.三峡河段D.荆江河段11.长江三峡水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①以清洁的电能代替水电,可大量减少三废的排放②可预防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③缓解华中、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④产生的电能可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2.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在航运上的意义主要表现在()①使川江河道加宽、加深,增加航运能力②淹没险滩,使水流趋缓,提高了航运的安全性③可从根本上改变整个长江河段的航运条件④使上游增加运输吨位,降低运输成本,真正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读图2“德国鲁尔区和我国鞍山钢铁工业基地图”,比较两地特点,回答23—24题。
图223.两地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 ) ①各自国家较早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②区内发达的商品性农业的支持 ③廉价的劳动力 ④市场广阔 ⑤接近煤、铁产地 ⑥交通便利A .①②③B .①④⑥C .②③⑤D .④⑤⑥24.鞍钢及附近地区实现工业振兴,可以从鲁尔区振兴中学习的经验是 ( ) ①发展科技和教育 ②调整工业布局 ③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④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 ⑤发展现代农业 ⑥消除污染,美化环境A .①②③④B .②③⑤⑥C .①③④⑥D .①②③④⑤⑥26.关于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 .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过程而发生的现象B .一般而言各国的工业化水平都高于城市化水平C .目前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水平高于城市化水平D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水平高于城市化水平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并进,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27—28题。
27.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 ①调整行政区划,加大城市凝聚力和辐射力 ②“组团式”发展城市群,着力建设“苏北板块” ③积极建设小城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④控制农民工进城务工,减轻城市压力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48.如果将GIS 用来监测森林火灾,下列做法最可能的是A .用来分析引起火灾的原因B .预测森林火灾发生后所造成的后果C .预测森林火灾发生的地点D .分析火灾地点范围及火势蔓延方向读图4,回答49-50题49. 该信息显示屏应用的是A. 遥感 B . 地理信息系统C. 全球定位系统D. 卫星导航系统50. 应用该显示屏所呈现的动态信息,便于对车辆的 A. 准确定位 B. 流量统计 C. 超速监控 D . 合理分流读图11“中国地理区域图”,完成3~8题。
3.不同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点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区民居屋顶坡度最大B .②区民居注重通风和防潮C .③区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感强D .①区民居窗户较④区严实厚重4. ①④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海拔高度B .热量多少C .水分条件D .风俗习惯5. 人类活动对四个区域地理环境影响最小的是 A .① B .②C .③D .④图4 图1 ④ ② ① ③6.图中②与③的界线大致是A .昆仑山—祁连山—贺兰山B .昆仑山—阿尔金山—贺兰山C .喜马拉雅山—祁连山D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7.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④——洪涝灾害 B . ①——土壤肥力C .②——灌溉水源D .③——生长积温8.②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A .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B .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C .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D .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10.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人类对东部季风区自然环境深刻影响的产物是 ( )A .东北山区的针叶林B .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C .青藏高寒区广布的冻土D .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11.下列四组省区中,全部位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是 ( )A .吉林、安徽、湖南、广西B .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C .河南、黑龙江、江西、湖北D .江西、湖北、河北、四川20.图2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转移过程,其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A .玩具制造B .汽车工业C .石化工业D .钢铁工业21.东部经济地带的优势:①集中了我国最主要的工业区和主要的农业基地 ②经济国际 化程度高,出口份额高 ③具有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明显优势 ④在沿边经济贸易上有较大优势 ⑤具有高科技文化的优势 DA .①②③B .③④⑤C .①②④D .①②⑤24.黄土高原林草植被的主要环境效益是A .蓄水拦沙.保持水土 B.防风固沙.滞洪蓄水C.绿化美化.吸烟滞尘D.保塬护坡.固沟保肥25. 田纳西河为了有效控制洪水灾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 .建设巨大航运网B .兴建众多大坝,疏通河道C .发展林业,改善气候D .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38.衡量一国是否完成工业化,国际通常有三个指标,不属于的是A.农业产值占国民生总值的比重降到15%以下B.农业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C .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超过60%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60% 40.从自然条件分析,该国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是A.劳动力 B .水源 C.市场 D.农业科技41.该国盐碱地面积广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气候干燥 B .不合理的灌溉 C.种植业发达 D.围海造田42.该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比较差,但种植业发达,主要受益于图2A .广阔的市场B .发达的交通运输C .先进的农业科技D .传统的耕作经验31.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 ①丰富的劳动力 ②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③历史悠久的农业经验 ④广阔的市场需求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33.早期鲁尔区得以发展,其优越的区位条件有①丰富的铁矿 ②充沛的水源 ③便捷的水陆交通 ④环境优美A.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②④35.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A ) ①调整行政区划,加大城市凝聚力和辐射力 ②“组团式”发展城市群,着力建设“苏北板块” ③积极建设小城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④控制农民工进城务工,减轻城市压力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读图9“华北地区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位:元/平方米),回答24—25题。